大家來說說 以前拿的是什麼槍


旋風 wrote:
50機槍蠻恐怖的以...(恕刪)


50單純打人絞肉其實我覺得不是很適合
因為殺傷力太大,一發後面就是大大一個洞,幾乎就是斃命
跟蝦米慈悲還是人權或是彈藥消耗都無關,
大家都知道,重傷一個敵軍可以拖累其他兩個敵軍
整群重傷患慘叫聲更可以拖垮敵方士氣
50開下去,全部都葛屁了,剩下的敵人說不定腦袋阿達還更拼命

題外話,我比較喜歡T74,不重,上彈、換槍管容易,打的還挺準的
7.62mm,威力也不小
只是那顆調射速的瓦斯鎖螺超容易積火藥渣,每次打過軍械士都清到哀哀叫
高中:M-1
新訓:57/M-14(上面還有美軍標記)
下部隊:65k2
TCH1974 wrote:


工校受訓時印象中...(恕刪)


我在新訓時是練遠,但是下部隊進行329體能戰技訓練時除了練遠外還包括練準。
在後勤學校士官訓時則沒有五項戰技,只有帶隊跑步跟體能訓練
小弟當年新訓拿的是65K2 最難忘的是清槍動作的 將槍斜舉於左胸前這停止的動作之後 吃飯時只聽到鐵筷敲擊鐵碗的的聲音
前面有人提到M3衝鋒槍

這個是當年守橋的衛兵的標配

我們連上有一堆,沒人敢用!後來也繳回了!

我打過一次!用的是45手槍彈,30發長彈匣

有效距離大概就是20多公尺吧!槍太老舊了!

不過那個背心很酷,胸前可以插四隻彈匣!

不過我們連上最酷的的是M14

大部分是綠色塑膠槍身,有些是棕色的,黑色的,銀色的(沒打錯)

有帶腳架連發的A式,有折疊槍托的

每次群集會,大家都挑最搶眼的!整個後指部也只有我們連用這種槍

T68大部分的人應該連看都沒看過,非常好的一隻槍(民國72年時)

全槍身塑膠,彈匣辦透明可以看到還有多少彈藥

標配瞄鏡兼提把,這部分不是很好用

因為這種槍彈匣在手把後面,不是很好持槍瞄準,不習慣

但是幾乎無後座力,單手持槍可以做連續射擊!

這支槍沒有配發,只是給我們試用而已!
看到大家拿過的槍,
可見得大家都是LKK了,想不到軍武版大家年紀都這麼大。

30步槍==>57步槍==>M16

57步槍這槍打靶真的很準,中心時,300立靶和175半形靶,幾乎都是滿靶,
M16 下部隊應該是只有打過175和25歸零。
題外話, 現在女兵真的很天。 這樣做會怎樣?


2018/09/15:
陸軍規劃在5年內逐年編列預算更新國軍個人戰鬥裝備與輕兵器等槍械,包括預計2021年以前獲得,讓50機槍汰。
但是因為新型50機槍尚未能取得相關專利技術,陸軍已將2021年全面更換新型的50機槍計劃延後,待有確定技術後才會編列預算進行生產。

以上這新聞還有新的進展嗎?
牛奶伯 wrote:
共軍如果登陸, 也不會像70年前的萬歲式衝鋒, 必然伴隨著相當數量的裝甲車輛. .50"機槍對裝甲車輛大概無效.
我若是灘頭上的步兵, 我寧可有6~13倍的步槍彈, 至少打得久. 而不是幾分鐘就打完備彈, 然後就一籌莫展.


我以為這是個平衡問題

一般步槍別說對戰車裝甲無用 那怕輕甲車甚至載重車傷害都有限
且射程遠遜於50機槍 打仗一寸長一寸強..

你能遠程就開始削弱敵人 是蠻有意義的..

且50機槍雖對重甲無用 但對裝步車之類輕甲仍算相當有效
戰鬥中能將這類車輛擊毀 仍然遠較打死幾十純步槍兵還強得多..

我的看法是50機槍與T74 T91等相互搭配 或許1:2:4這樣彈藥數..
遠近皆宜 可以靈活應付各種狀況..

畢竟我們無法確定中國整個登陸部隊的比例 應對的戰術本就該有相當彈性.
例如若真的是步兵萬歲衝鋒為主 那短兵相接時 T74擔任遠射主力 T91近衛就很夠用..
若有一定比例甲車先鋒掩護 那50機槍就要有才能勉強對抗...
若遇到兩棲戰車 那咱們的M60/CM11必須得上陣應付..

國軍想在陸戰對抗中國精銳登陸部隊 不但必須要擁有數量及火力優勢
戰術也要有相當彈性 才能讓訓練與素質較差的一般陸軍部隊 可以勉強應付戰況..
需要遠距離反器材,反而應該設置反器材槍械。
但是似乎西方國家少有反器材槍械。
這是我一直認為很可惜的地方。

海島守勢作戰是需要大口徑反器材槍械的。

macross_sato wrote:
讓50機槍汰...(恕刪)


可是這次採購的 M1A2T 戰車中, 表單中不是還有新購的 50 機槍? 跟之前的不一樣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