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聊 ] 如果台東增加軍港 ?

disappearstar wrote:
講到這個也是讓我覺得(恕刪)

潮汐海面高低變化, 對東部陡峭水下地形影響不大, 在西部平緩地形, 一退潮可退個1~2公里露出廣大沙灘.

一些港口的出入口, 或成喇叭狀, 或增建港外堤防, 或彎曲航道, 或出入口與浪呈垂直方向 ......., 都是為了降低直襲而來的浪 (就像車子的消音器)

例 :
台南將軍港為雙喇叭口, 港外有些浪, 緩衝區浪小些, 停泊區就平靜多了.



花蓮港出入口大, 港內越往內越窄, 以流體力學眼光來看, 有點奇怪的設計. ( 浪湧入狹窄的地方, 浪頭會變高 )
南邊出入口再對正北上黑潮流向, 更是雪上加霜 .



飄沙問題, 西部台中港北邊梧棲港堤外, 20~30年前原本是海, 現在多了約800米寬的沙灘. 台中港北堤延伸到 1.4公里外, 成了攔沙堤............

烏溪南邊原本填出個突出海岸線外的彰濱工業區, 如今, 飄沙沉積後比工業區還要往外.

有興趣可上 GOOGLE MAP 衛星地圖看看世界各地的港口. ( 當做地圖上漫遊世界 ), 可惜的是很多地方的港口海面都修圖, 看不出波痕.

飛彈時代, 潛艦及水面艦用 明洞 基地, 巡戈飛彈 及 反艦飛彈 的低空掠海彈道, 直接就水平鑽進洞內引爆.
傳統露天式碼頭, 能攻擊的武器就更多了.


在想, 堤防加寬至 100米左右, 變成 旗津式 外島, 再加高靠海一邊的擋浪牆, 能停靠的艦艇就更多了, 也能降低風浪影響. 填海土方可自山坡採取, 採取區域經都市計畫後擴大可用的較平的陸上面積, 可容納更多的人口.


只是閒聊, 相互學習 !!!
莊孝爺 wrote:
那些刮下的貝殼類, 有沒有送進廚房加菜 ??
(恕刪)


船底的黑色/紅色看過照片吧,現在的漆料有沒有改善我不清楚,但是為了防止水生物附著,2-30年前的這個漆料都是劇毒。我想不會有人把這東西拿來吃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船底的黑色/紅色看過照片吧,現在的漆料有沒有改善我不清楚,但是為了防止水生物附著,2-30年前的這個漆料都是劇毒。我想不會有人把這東西拿來吃大笑

嚇 ~~~~~~~~~~~~~~~

可惜, 一些藤壺料理看起來都蠻好吃的.
disappearstar wrote:
講到這個也是讓我覺得(恕刪)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 不是只有東部的港口會這樣,西部的高雄港一樣會有颱風的問題。

港口風浪會隨著風雨變大而高漲,所以你可以去看港口管理,一些船會在颱風來之前被趕出去。

另外颱風來時,那些船隻的繫纜都要注意防颱措施。一般的船隻還好,如果是大型貨櫃船撞一下可不得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莊孝爺 wrote:
潮汐海面高低變化, ...(恕刪)

北堤最大的問題是風飛沙。。。請參考圖片。

北邊是沙灘,尤其東北季風一起沙子就從北往南吹。

以前常看到釣友,開車進去,出來時路被砂子掩蓋,要叫拖車。

現在開放後,有社團在管理兼收費,定時雇小山貓清除路面的積沙。

北邊的沙灘,如果有去過梧棲觀光魚市,可以繞過去看看,有關單位一直想綠化那塊,可是我看到的效果不臧,底下都埋著水管種樹,死的比種活的多很多。

所以我一直覺得人要跟大自然爭地,勞民傷財,但是有時候又不得不為。
莊孝爺 wrote:
潮汐海面高低變化, (恕刪)



東部大規模造港也是可以的
問題在錢與戰略需要
萬一發生戰爭時
美軍補給就可以避開高危險區域

西部就高雄港比較有價值
離開水道後就是深海

北部基隆港當軍港有先天的優點
加上附近都是山丘
很適合防禦低空飛彈來襲

傳統飛彈難以進攻
除非用上彈道飛彈
莊孝爺 wrote:
TW Energy wrote:
船底的黑色/紅色看過照片吧,現在的漆料有沒有改善我不清楚,但是為了防止水生物附著,2-30年前的這個漆料都是劇毒。我想不會有人把這東西拿來吃大笑

嚇 ~~~~~~~~~~~~~~~

可惜, 一些藤壺料理看起來都蠻好吃的.~~~~~~~~(恕刪)
不會吧,藤壺黏上面泡海水都沒毒死
炒來吃會中毒.......
disappearstar wrote:
對於潛艦基地小弟一直
況且要做這麼大的工程,在21世紀衛星環繞的環境下,根本不可能保持跟二戰同樣的隱蔽
特別是共軍已經擁有了航母、航程足以從東岸發起攻擊的機種
瞄準潛艦出入口廢掉基地的可能性不是挺高的嗎?(恕刪)

就算是在21世紀衛星環繞,美蘇攻擊潛艇導彈潛艇
在大西洋還是在玩躲貓貓。
在水裡用聲納要找到潛艇沒那麼容易
愛。回。家 wrote:
北堤最大的問題是風飛(恕刪)

台灣周邊的海流圖 :

冬季的西部, 南下的強風加上南下的海流, 都會帶動河川出海口的沙子.
台南以北的主要河川南邊的人工填海區 及 港口, 都飽受飄沙侵襲.

麥寮工業區 因濁水溪集集段建了攔河堰, 阻擋了沙子出海 ( 攔河堰上游有沙石廠常年在採沙石 ), 延後被沙包圍, 再往下的外傘頂洲, 過去會因海流而改變沙洲形狀, 號稱會移動的國土, 現在因缺沙正在縮小中.
濁水溪的水被攔截後, 由攔河堰以下水量急降, 沙灘面積擴大, 冬季強風一吹, 南岸下風的 崙背 二崙 麥寮.....那一帶是飛沙走石, 聽說居民是吃飯配沙子, 恐怖啊 ..........
cougar2015 wrote:
就算是在21世紀衛星(恕刪)


不是在講潛艦,是在講"潛艦基地"
我的主張是高度隱蔽的基地在現時中仍適用於導彈潛艦,而且有其必要
但對於攻擊潛艦的隱蔽性無需要提升到如此高的層級
開戰時直接下潛疏散經濟性比較好,錢留著可以每年造一艘維持產能比較實際
而且基地位置不可能保密,能不能捱過第一波攻勢都是問題,
能在各處神出鬼沒的進行補給遂行作戰,才是潛艦真正的價值

畢竟潛艦不像飛機,放出去可以撐個好幾天,不是幾個小時就要找地方加油
躲在海裡隱蔽性絕對比被敵方標定的基地來的更安全

然後....人吃汞米也沒有馬上就掛了,黏在重鉛紅丹漆上的藤壺也可以活一陣子XD
但是藤壺料理不是從船廠收的啦!多半都是阿姨去海邊挖來的
濱江市場偶爾會看到有在賣活藤壺
海軍一定有人嘗試過.....不過出那麼賽的工差,應該沒什麼心情搞來吃吧?
而且船進港大修,船上應該是不開伙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