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kavam wrote:
你是不是搞錯什麼?...(恕刪)
其實, 這種文章, 要好似G君咁"駁", 可以好"小學雞"咁駁一餐.
1. 何謂"重大"發明? 就可以是無了期的討論.
2. Jack Challoner只是一位學者, 他一個人的話有何權威性? 而且他也是站在西方的觀點去看, 觀點總會帶些偏見云云...
但總體去看, 我也有些回應:
1. 1500年前, 中國就有民主嗎? 用回那位教授的例子, 在春秋戰國和宋國的絕對君權制度下, 中國人的所謂"自由"在那裡?
2. 文中並沒有提及, 那30項重大發明皆是於春秋戰國和宋代出現. 那你又如何證明兩者有關係? 如果那30項重大發生皆並非在春秋戰國和宋國的時段內出現, 你如何證明思想和行動自由和創新發明有正比關係呢?
3. 請誠實地回應, 相比起前1500年, 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是比當時更獨裁嗎? 人民比當時更不自由嗎?
4. "只有自由,才能使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使中國變成一個創新型國家"? 你可曾聽過,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要使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 是要有利可圖. 要使創造力得到發揮, 是要有國家或商界的資金支持, 而不是有沒有自由.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
要跑出中國創新的“加速度”,人才是核心關鍵。
我們不僅要利用好本土人才,而且要利用好海外人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止人才流失。
就在10年前,人才流動狀況是大約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
但目前,狀況正在改變,每7人中有6人回國。
換言之,折磨了中國幾十年的人才流失狀況正在接近尾聲。"
(http://news.sina.com.cn/c/nd/2018-03-09/doc-ifxpwyhw4748402.shtml)
看到這段新聞, 你能告訴我, 難度今日的中國比10年, 比1500年前更自由嗎?
你們時常掛在口邊的獨立思考, 一遇上民主自由這四個字, 立刻就無影無縱嗎?
最後, 我想告訴你, 不要被人洗腦了. 先別說中國的是研究發明還是後彷造應用, 科技發明是為了甚麼? 是為了更多的科技發明嗎? 是為了諾貝爾獎嗎? 當然不是. 科技發明, 是為了令人生活得更好.
除非你沒看新聞, 否則你大概都應知道, 5G科技現在是中國在領跑. 那第一代呢?
"1839年薩繆爾.莫爾斯利用電子脈衝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報"
"1876年3月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
"194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戰地移動通訊電話。"
"1978年,可愛的貝爾實驗室成功開發了高級流動電話系統(AMPS),主要採用模擬信號和FDMA(頻分多址)技術,後來人們給這個時期起了一個簡單好記的名字,那就是1G(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
(https://kknews.cc/zh-hk/tech/e9xr2oz.html)
那麼, 5G算是中國研究, 發明, 還是後彷造應用呢? 這種區分, 除了給歷史留個名字之外, 還有何用處? 是的, 移動通訊標準不是中國發明的. 那5G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好嗎? 如是, 便夠了.
中國山寨俄羅斯的發動機又如何? 獲得經驗後, 就夠研發出下一代, 更強的自家發動機. 如果這也要感謝, 那所有國家的人要不要感謝發明發動機的人? 要不要感謝發明空氣動力學的人? 要不要感謝研究治金學的人? 要不要感謝中國人發明了紙張, 讓人類的經驗可以傳承下去?
J20是偷了美國的彷製品? 先不說中國有沒有"偷". 如果美國能偷到中國的量子通訊秘密, 你覺得美國會點做呢?
"中國長征五號搖二運載火箭搭載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因故障原因,墜毀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帶,這次發射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卻對中國的航天事業起了重要的作用。這次的實踐十八號衛星,攜帶着兩項讓美國都眼紅的航天技術,一個是霍爾電推進技術,一個是量子通訊技術。
美國得到實踐十八號衛星墜落的消息,就立即派遣了驅逐艦,前往該海域進行搜索,但該衛星上安裝了自毀程序,所以美國未能如願以償。"
(https://kknews.cc/zh-hk/military/oxobzpm.html)
你現在還想說, 國與國的競爭是要講"道德"嗎? 還是你是活在另一個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