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高部長想太多了美國要不要賣F22、F35給我們完全是不需要看台灣臉色的吧與其空想不如現在就開始投入資源自力研發不需要拗說台灣研發不出來不給資源研發 當然研發不出來啊!!看看國防法不知道有沒有法律專業的網友給點建議不以自製為優先時有沒有違法啊?國防法第22條(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應依國防政策,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獲得武器裝備,以自製為優先,向外採購時,應落實技術轉移,達成獨立自主之國防建設。 國防部得與國內、外之公、私法人團體合作或相互委託,實施國防科技工業相關之研發、產製、維修及銷售。 國防部為發展國防科技工業及配合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得將所屬研發、生產、維修機構及其使用之財產設施,委託民間經營。 前二項有關合作或委託研發、產製、維修、銷售及經營管理辦法另定之。
難得不糊塗 wrote:總覺得高部長想太多了美國要不要賣F22、F35給我們完全是不需要看台灣臉色的吧與其空想不如現在就開始投入資源自力研發不需要拗說台灣研發不出來不給資源研發 當然研發不出來啊!!看看國防法不知道有沒有法律專業的網友給點建議不以自製為優先時有沒有違法啊?(恕刪) 真的是想太多了..如果背後沒有美國, IDF 到現在還飛不起來呢
killy_chu wrote:Saab 的廣告不是...(恕刪) 台灣也會做F-125發動機呀!F404渦輪扇發動機RM12的發展富豪航空(Volvo Aero)公司決定以F404發動機為基礎進行改良,各方面的飛行表現比原F404發動機為佳,同時更具備抵抗鳥擊、冰雹和外物損害(FOD)的能力,以增加單具發動機使用時的安全係數(因為JAS-39只裝用1具發動機)。60%的引擎部件由奇異公司產製,再船運至瑞典做最後組裝。其餘的部件,如風扇葉片、壓縮器軸心和全部的後燃器組件等,則是由該公司在瑞典本地設計製造。本型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和軍用推力分別是80.5 kN和54 kN。
華擎才多大規模要他有能力生產戰機引擎,而且人家是專攻汽油車用引擎技術得目前國內廠商生產渦噴得都是給小型RC模型用得,推力從7~17kg不等漢翔勉強有能力設計生產(我沒記錯他手上還是只有第一代單晶葉片技術),uav後來得引擎就有漢翔參與但推力足夠的引擎需要材料.設備.累積經驗的總合支援,從設計生產經驗豐富的日本至今自製國產噴射引擎仍在1萬磅附近掙扎也許多少可以看出這條路需要多龐大厚實的重工業基底才有可能實現吧...
killy_chu wrote:那看來是qualit...(恕刪) 其實是核心科技掌握度的問題,F-125台灣能自製的零件大約也是60%,其餘無法自制的部分都是各國不傳之密,是各國累積數十年的工業技藝與不計代價投入資金而成的結晶,這個"各國"的數量在地球上大概一隻手就夠數,所以F-125對於台灣而言,或是RM-12對於瑞典而言,大約相當於我們去光華商場買個電腦主機,然後又從別的地方買了高檔顯示卡或LCD顯示板或閃爍燈什麼的加上去,然後沾沾自喜的宣布這是自己完成的,某些性能還超過原先的主機製造商,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自製"無疑,但是稍微有點內行的就知道這個"自製"到底摻了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