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車用雷射砲 90 發迫擊砲彈,全被雷射給摧毀了


L.A.1113 wrote:
76應該是直射砲吧?...(恕刪)


Elevation -15°/+85°
speed: 35°/s (acceleration: 72°/s²)

To provide multiple roles for the gun, OTO provides the user with wide ranges of specialized ammunition:[3]
HE standard (all models): weight 6.296 kg, range 16 km, effective 8 km (4 km vs. air targets at 85°)
MOM: developed by OTO (Multirole OTO Munition)
PFF: anti-missile projectile, with proximity fuse and tungsten cubes
SAPOM: 6.35 kg (0.46 kg HE), range 16 km (SAPOMER: 20 km) semi-armored piercing
DART: guided shells for anti-aircraft maneuvering targets
Vulcano: 5 kg, maximum range around 40 km (it is a smaller version of the 127 mm Vulcano)[4]



應該看他用什麼彈 打什麼目標吧?


NaCl-2012 wrote:
這種東西可怕在萬一裝...(恕刪)


有裝過了歐 雷根時代的星戰計畫就是用雷射從衛星上做攻擊

美國曾經有過利用衛星取代核打擊的構想並且實驗性的從太空攻擊地面

但是後來發現威力太低範圍太小 無法如同爆炸性武器般做廣域攻擊
更不用說像核彈一樣毀滅一座城市

所以才會轉向利用雷射攻擊彈頭
此篇文章已被作者刪除.
(因為不知如何從mobile01刪文,只好手動處理)

cwchang2100 wrote:
能量武器要有效,有兩...(恕刪)


能量武器現在有兩項很關鍵的技術 一是儲放能量技術的進步 電磁彈射也是這個關鍵技術受惠者

現代科技儲能技術很進步 比如飛輪技術 超級電容 它們的儲放電速度很高 可以儲放MW等級電力

我們定義攻擊是不會像八二三砲戰那樣一直瘋狂的打下去 舉例 在一個小時內 被攻擊100發飛彈

假設一個小發電機 或者電力線 是100KW.hr 儲能24小時後 該飛輪儲能設備就有2400KW.hr

以一小時內放出100次雷射來計算 每次5秒 功率被平均分配之後2400*3600/500=17280KW

也就是每次光束可以分配到17280KW.s 大約17MW.s等級的雷射在攻擊目標 集中在一個點

這種數字的雷射攻率 幾乎等同一座小型電廠功率 集中在一個點上面 就算用反射鏡面也很難反制

而上面所說100KW發電機 其實只是一個很小的發電機而已 爭取到一個小時空檔 戰況都可以扭轉


第二項關鍵技術是可調式透鏡 這項技術是來自於天文望遠鏡的光波同步 鏡面不是舊型硬式玻璃

可以利用電力驅動 在透鏡面上製造凹凸不平的曲面 利用這種鏡面補償遠距離的空氣折射誤差

L.A.1113 wrote:
能量武器現在有兩項很...(恕刪)

雷射
此篇文章已被作者刪除.
(因為不知如何從mobile01刪文,只好手動處理)
cwchang2100 wrote:
我的描述是NIF的人...(恕刪)


那是NIF說給不懂的人聽的
因為比喻很差~

NIF的問題
就是核融核的困難點

因為要核融合
恒星很簡單
用的是內聚力
內聚力是等向性的往內壓縮

非常簡單

唯一的問題是要有像恒星一樣大的質量
人類當然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質量

所以人類所能用的方法
只有用外力向內壓縮
不是用內聚力
使用外力
因外力極大
只要有一點的misalignment
核就偏掉
也就完蛋~

NIF還可以玩個幾十年
我開玩笑的跟我朋友說
你兒子若不棄嫌
玩到退休都沒問題

核融合還有其他方法
只是還不成熟~

不是理工科的
引用別人的話
容易引據失誤~

--------------

雷射有很多種
高能雷射有高能雷射難處
小弟有玩過高脈衝雷射
pico, fento-second
各有各的理論模式~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此篇文章已被作者刪除.
(因為不知如何從mobile01刪文,只好手動處理)
cwchang2100 wrote:
簡單的說,要我信NI...(恕刪)


NIF的問題
都是一些理論物理學家在解決的
那個比喻真的不恰當
這才是老實話
我引述是某理論物理學家(Michio Kaku)的論點

如果不懂物理
才會去引用別人的話才不會用自己的能力去判斷~


請問是那個NIF的人出來講的?
我也可以寫信給他跟他討論~

就物理而論
不是誰官大學問大
在美國沒有這種現象~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此篇文章已被作者刪除.
(因為不知如何從mobile01刪文,只好手動處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