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_Jiang wrote:
基本上 老美沒撤...(恕刪)


有沒有撤出有關係嗎.美軍現在敢在無優勢下第一島鏈跟共軍交手嗎
我就回幾個常有的迷思

<<基本上 老美沒撤出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前..
都不要妄想在台灣東部海域用潛艦作戰>>

潛艦作戰,有很多種

一種是在你預設的海戰發生地前緣部屬
這應該比較會發生在初期

初期可能會發生在南北海域
南方尤其有運動空間

若第一階段騷擾有成可能會到東部

另外共軍戰機繞台 你美軍在做啥

----------------------------------------------------------------
台灣潛艦真正的用處在於擾敵>>

你既然是擾敵 我也不用太在乎你
高速戰術行駛就再見
拖住中國.......又是一廂情願
你可以看歐美指揮官對只有魚雷的傳統潛艦有多少擔心

你可以找英國指揮官日誌
呆灣有翻譯
----------------------------------------------------------------
<<中國攻擊台灣港口 想誘出台灣海空軍主力 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 用飛彈及遠火回敬回去>>

這個迷思在於他要接近 400公里的範為內
正統海軍會戰術運動

因為若你直線運動 防衛方可以在你 400多公里外就先設
若你有戰術運動 譬如發射後改變撤退方向加速離去 防衛方的有效射程將只會有 350公里

且對方遠火的射程會比防衛方更吃香 因為陸地目標不會移動
----------------------------------------------------------------
<<台灣東部海空域 不是不經血戰 並搞定美日 你是到不了的>>
喔!共軍戰機繞台 萬一這哪天改變了
對方從南海進東部 你不哭死

----------------------------------------------------------------
<<光用戰術彈道飛彈是不可封鎖港口的>>

這個真的不用封港

你真的要去看看歷史上港口在敵方火力範圍會發生的結果

他只要幾次飽和攻擊 你的船有受傷 目的就達到了
真的不用封港

最好的例子 德國海軍最後都 龜縮到 挪威
為啥 人家偶而空襲你港口 你戰艦一受傷又得歸好幾個月

這幾個月誰知你哪時又來

況且現在導彈有潘興的能力
再加子母彈..............你港口的戰艦想好好保全
真的是場硬仗
---------------------

就像德國在南法的 兩艘戰鬥巡洋艦
受不鳥英國時常騷擾

最後得用最困難的手段撤離
直接走英吉利海峽 到德北

闖英吉利海峽因為當時作戰保密
在經過英吉利海峽才被發現

所以英海軍反應不及
只有戰機接戰

但德為掩護這兩艦歸行動用很多戰機
接班為其護航

也發生零星空戰.........

歐對了你知道最後德最大的戰艦龜在挪威
最後還是被擊沈.....因為人家就是不爽他

他不知吃過幾次炸彈

你可以查察德國 2 戰法國潛艦港(不是只有一座) 碉包化的程度
德二戰潛艦港


老共 俄國 瑞典 都有搞 但就呆灣與你 自己關起門 說沒問題.......??????
人家沒事幹嘛做個大工程 是吧

你說要龜本島
人家就依了你嗎????

遠火的數量只要專心用在第一階段
削弱你海軍不能出海威脅

第一階段後
皆下來他可以按他的步調重新生產
-----------------------------------

其實呆灣會有今天
也不是一兩天的事

積習難改,但想說看會不會有奇蹟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終於在網上找回易思安這個笨蛋的文章, 貼一下 (我知這裡的台灣版友可能都倒背如流了, 但既然這個樓是講攻台策略, 也就貼一貼吧!)

"最近2份研究讓我們對於台海戰爭可能的樣貌有更清楚的圖像:第一份來自一位學者——塔夫茨大學政治系助教授麥可・貝克利(Michael Beckley),第二份研究則是一本書:《中國入侵威脅:台灣防衛與美國在亞洲的策略》(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作者是「2049 計畫研究所」的研究員易斯安(Ian Easton)。這2份研究都援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內部統計數據、軍事訓練手冊、攻台計畫、也參考了美國五角大廈以及台灣國防部的戰爭模擬研究。根據他們的看法,台海衝突的樣貌,與中共叫賣的版本有極大的不同。

人民解放軍的司令們,不但害怕他們的敵人接受了更好的軍事訓練、(衛台)動機決心也更堅強,並且準備好面對攻台共軍所有的攻勢。對中國來說,台海戰爭看起來不但不是勢如破竹的勝利,反而是風險極大的賭博。

中共的攻台想像:兩週內全島投降
根據中國軍事文件的想像,這場賭博將以導彈開始。為了發射第一枚導彈,解放軍火箭部隊將事先準備幾個月;從兩岸開戰到開始入侵的這段期間,導彈會不斷射向台灣海岸,目標是機場、通訊基地、交通樞紐、雷達設備、政府辦公室。與此同時,隱藏在台灣社會的共諜、或者暗中偷渡台灣的特種部隊,則會展開各種暗殺任務,目標包括蔡總統、內閣官員、民進黨高層、重要機構官員、媒體人士、科學家、工程師、以及他們的家人。

發射導彈的目的有兩層。第一是滿足較狹窄的策略目標:人民解放軍希望儘可能殲滅仍在地上的台灣空軍,在事情一片混亂的時候,台灣空軍無法快速起飛,無從挑戰中共的制空權。

第二層目標更單純:就是癱瘓台灣。因為總統死亡、領導層噤聲、網路不通、運輸不可能的時候,台灣軍隊群龍無首、士氣低落、不知何去何從。這樣的「震撼教育」將是中共正式入侵的先聲。

侵略台灣,將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中共將集結數萬艘船隻——絕大部分徵用中國的商船——以載運100萬軍隊渡過台灣海峽,分兩梯次進行登陸。在他們登陸之前,駐福建的火箭部隊將不斷發射導彈,中共的戰鬥機將飛越台灣海峽,登陸船將由軍艦護航。

尚未被殲滅的台灣軍隊在混亂、孤立無援、無法支應的情況下,很快就失去後援補給、不得不放棄台灣海灘的防守位置。共軍一旦佔領了灘頭,入侵就開始了:解放軍一旦控有了制空權,就可以隨意選擇目標:如摧毀台灣軍隊的司令部,前進的共軍也輕易殲滅、掃蕩孤立的台灣軍隊小隊。

一週內,共軍攻入台北;2週內,佔領軍宣布戒嚴,台灣島將變成人民解放軍的指揮作戰基地,以展開對日本軍隊、美國軍隊的作戰。

對人民解放軍來說,上述是侵台的最佳劇本。然而,在共軍登陸2週後,台灣全島就會接受失敗,乖乖聽話,這是無法保證的。共軍侵台計畫的最大絆腳石在於:它是否能出其不意?可是,奇襲對於共軍來說是不可能的:攻台一定要在4月或10月發生,這是因為台灣海峽的天候,渡海艦隊一定要利用這2個海象較佳的月份;加上共軍侵台的規模太過龐大,奇襲根本不可能,而兩岸的情報單位也早被對方滲透,保密難上加難。

易斯安認為:台灣、美國、日本的領導人將在共軍準備渡海戰爭前六十多天前就知道中共的作戰計畫。在第一枚導彈發射的三十多天前,他們就會確知中共即將侵台。這會讓台灣有足夠的時間移動指揮部到安全的山區基地、轉移軍艦到不容易攻擊的港口、逮捕可疑的共諜、情報人員、在海上布水雷、把部隊分散到全國各地、改換經濟模式以為戰爭作準備、並且武裝250萬後備軍人。

解放軍可以進行登陸的台灣西部海灘只有13個,每一個都已經為可能的入侵作了準備。每一個可供登陸的海灘,都已經配備漫長、錯綜的地下隧道——此外,還有地下的軍備品儲存中心。每個海灘的突起處都種滿了刺人植物。多個海灘的城鎮設有化學工廠:意味著共軍如果不分青紅皂白進行攻擊,就必須小心毒氣雲的來襲。這是在兩岸未開戰之前,台灣就已經做好的準備。

對台動武恐讓中國所向無敵的神話破滅

一旦台海戰雲密佈,每個海灘都可以改頭換面,成為共軍步步驚心的地點。這些海灘前往台北的所有路線,早已被鉅細靡遺地紀錄;一旦台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共軍前進的每一步都可以預藏陷阱或炸彈。人民解放軍的戰爭手冊警告軍人們,台灣可能在摩天大樓之間、山岳高點架設鋼線,以攔截嶊毀直升機;隧道、橋樑、高架橋可能布置軍事武器;台灣亦可能把都會的密集建築物改成游擊戰士作戰的地點,這意謂著共軍將面對耗時費日的都市巷戰。

為了瞭解台灣防衛的力量,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解放軍士兵的個人體驗。就像絕大多數的士兵一樣,他來自窮鄉僻壤。有生以來,他不斷被灌輸台灣軍隊遠遠不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觀念。他很想給那些「分裂份子」一個教訓。然而事態發展與他的想法有很大差別。在戰爭發生前一週,他的堂姊丟了在上海的工作——她寄回安徽老家的錢是他祖父母唯一的養老金。所有台灣匯來的錢都停止了,台灣公司所僱用的數百萬中國員工都領不到薪水。

台海戰雲密佈時,這位士兵在汕尾市大加慶祝:他正在此地接受3週的訓練,以適應中國南部燠熱的叢林戰。此時,人民解放軍已全面封鎖媒體,然而各種謠言耳語仍然流傳不息:昨天,火車誤點了10個小時,據說與使用人數太多沒有關係,是遭台灣間諜破壞;今天,據說湛江第一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遭到暗殺;明天,大家懷疑輪流限電是否真的是為了打仗而必須做的省電動作。

等他抵達福州時,中國所向無敵的神話已經破滅,讓它毀於一旦的,不只是謠言而已。福州人民解放軍辦公室遭導彈摧毀的殘景,將是他第一次見識到導彈的威力。也許他會因台灣射來的導彈遠遠不如中國射去的導彈眾多而感到安慰,但這樣抽象的想法對他緊張不安的感覺沒有太大的幫助。他也沒有太多時間適應新的現實,隨著一顆顆導彈落地,他對解放軍會保障他個人安全的信心漸漸瓦解。

最後一顆最可怕的導彈,在他上船的時候降落——而他是少數登上兩棲攻擊艇的幸運兒,其他人只能屈就於最後一刻才改裝成戰船的民用船艇——但這只是海上諸多災難的開始而已。一些運兵船遭到台灣後備潛艇的魚雷攻擊而沉船。台灣的F16戰鬥機——從堅固、可防核武的山區基地起飛——可發射魚叉飛彈(Harpoon missiles),把其他的運兵船擊沉。只不過,造成最多死傷的將是水雷。侵台艦隊的每一艘船都必須駛過連續不斷的水雷區,有的水雷區甚至寬達8海哩。因為台灣海峽風浪太大而暈船的這位士兵,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祈禱他的船可以平安渡海。

他越接近陸地,心理壓力也就愈大。第一艘登陸的船,如易斯安的研究所顯示的,首先遇到的,可能是地下油管引爆的一面火焰牆。這位解放軍士兵的船幸運地平安穿越(其他船隻受困),但他必面對長達一英哩的障礙物,根據易斯安的描寫,這些是:「刺網、鈎刺版、剝皮板、 鐵絲網、鐵絲障礙、鈎刺地帶、地雷、反坦克障礙牆、反坦克障礙物⋯⋯竹刺、樹幹、空貨櫃、報廢汽車。」

到了這個階段,他的人身安全將倚賴解放軍空軍,而中國空軍是否能區別真正的高射炮彈,還是台灣軍隊設下的眾多假軍備、假目標,將是關鍵。然而,中國空軍擊中要害的機率相當低:如貝克利在去(2017)年秋天所發表的論文指出:在1990、1991年的波灣戰爭中,美軍所領導的盟軍丟下了8萬8500公噸的炸彈,卻沒有擊中任何一個伊拉克的移動式導彈發射台。北約(NATO)為攻擊塞爾維亞的空軍自衛設備,進行了78天的空襲,只摧毀了3個導彈的電池。所以中共空軍在攻擊台灣的移動式高射炮或者反導彈裝備時,我們也沒有理由相信共軍的成功機率會比較高。

就算這位解放軍士兵幸運地越過海灘障礙,要打進台灣首都,他還必須面對台灣的主力部隊、250萬分散在城市與叢林的後備軍、以及數英哩長的地雷、陷阱、障礙物。對一位從來沒有戰爭經驗的士兵來說,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高。對於一位誤信自己軍隊所向無敵的士兵來說,這樣的要求更是過份。"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5170)
當然, 這些只有小孩才會信的"台海戰爭可能景況", 有知識的地球人都不會信了.

"解放軍中將:台海若爆發戰爭,台軍最多堅持個把星期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近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發表專文,宣稱美國智庫和美專家的研究報告,「呈現了台海戰爭的可能景況」,認為「台海若爆發戰爭,結果會與北京所威脅的景況迥異」。

該文論點和論據主要有五:

一是「台美日領袖在北京敵對行動開始前60多天,就能知道解放軍在做准備。時間足夠讓台灣轉移大部分指揮管制設施到堅固的山中隧道,將艦船開離港口,在海中布雷,分散及偽裝各地的軍事單位,將經濟轉供作戰之需」。

二是「台灣西部沿海僅有13處海灘可供解放軍軍登陸,每處均有因應作戰的准備」。

三是「很多沿海都有化工廠,解放軍展開攻擊后,面臨毒氣威脅」。

四是「解放軍空軍打擊台灣空防與機動火炮時,不會有更高的成功率」。根據是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投擲了8.85萬噸彈藥,都沒能摧毀一輛在伊拉克公路上機動的導彈發射車」;還有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對塞爾維亞78天空襲,隻摧毀了22個機動導彈連中的3個」。

五是解放軍登陸後,要「面對散布於稠密城市與各地叢林中的250萬後備軍人」。

結論是:「在一個利於防守的年代,像台灣這樣的『小國』不需要大規模軍事預算,就能拒解放軍於彼岸」,所以要讓「台灣人知道前述的有利情況,對防衛台灣應比現在更加樂觀」。

最後全文歸結為「只需要確保買到足以讓解放軍無法入侵的軍備即可。這若能在美國獲得解決,解放軍就不再有威脅開戰的能力」。

---------------------------------------------------------

還是不要認真地展開批駁了吧,僅就常識問題談幾點:

台灣當局領導人上台以來多次演練「危機避難」。足見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第一個拋棄台灣外逃的會是誰!

一是雙方的戰爭准備。台灣在60多天前就知道我要攻台,台灣能從容準備。孰不知,我近一二十年一直在和平環境下進行戰場建設等各項戰爭准備,主要攻台部隊幾十年來一直「枕戈待旦」,戰備等級極高,星期天休息日都異於其他部隊。

可以告訴「專家」和台方, 真要打的話, 也就是十天半個月的直前準備 。「戰略突襲」階段已省略了「部隊前推」這個環節,甚至以營區作為進攻出發陣地,從駐地直接發起攻擊行動。現在我軍的裝備和部隊訓練已完全能夠勝任。

最多個把星期,我軍指戰員就能坐在台北街角喝凍頂烏龍茶了。

近些年來,解放軍的戰鬥力在全體系層面的實現全面突破,台灣海峽早已經不是「天塹」。

二是台軍以疏散隱蔽避開我火力打擊。這一招能減少損失,但也有限。艦船在台島東北海域的疏泊地,軍機的佳山、台東洞庫,能隱蔽陸軍軍力的雪山隧道,台北的衡山圓山指揮中心,都在我重點打擊范圍之內,還能逃到哪裡去?

除非去日本,但也要日本敢收留。由於我火力突襲和登陸作戰、縱深搜剿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一氣呵成,等到台軍收攏部隊,恢復戰力,黃瓜菜早涼了。還是收攏疏散人員直接進戰俘營吧。

三是台島西部13個登陸場早有抗登陸部隊因應。「專家」怎麼不規劃東部?圍著台島從不同方向登陸是必然的,美國「專家」就是這麼不專業。台軍要按美國「專家」指導去做,還不死定了。

就算台島西海岸有13個登陸地域,台軍現有兵力顧得過來嗎?台陸軍隻有約12萬兵力,還要區分為抗登陸、要地(城市)守備和機動打擊部隊,分到抗登陸作戰的隻有區區四五萬人,每公裡正面隻有一二百人,三公裡三五百人,不足一個營。就算其防御正面隻有我一個加強旅進攻,10:1的優勢不是明擺著的嗎?

四是破壞化工廠,讓我登陸部隊進入染毒區。美國「專家」還是人嗎?如此反人類的舉動,美國還要往敘利亞政府軍頭上栽贓,怎麼教唆起台軍就這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台灣當局真敢這麼幹,我軍都不需登島,島內民眾都會起來把「台獨」政權推翻。黔驢無技,也不必出此爛招。

五是我打擊機動兵力兵器效果很差。「專家」舉了伊拉克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兩個例子。美軍8.85萬噸炸彈打不了一輛導彈發射車。我勸「專家」先到美軍有關部門核實一下,故事編到如此境界,好萊塢大片都望之不及。

建議「專家」改為編劇是否更對位一點?北約對塞爾維亞空襲78天,只打掉了3個機動導彈連。此事如果屬實的話,我倒想請教「專家」,塞方的空防對北約飛機造成多大的損失?78天之後塞方是堅持下去了,還是投降了?事實是塞方只打下一架F117飛機,還是固定式的薩姆2導彈設伏擊落的。

戰時防空系統起不了作用,像地老鼠一樣到處亂鑽,倒是減少了損失,但空域是向敵方開放的。保留下來的防空兵器,難道是台空軍司令戰後給我軍的投名狀?那就笑納了。

六是我軍將面對250萬後備軍人,而且還分布於稠密城市和山地叢林廣大范圍內。鐵杆「台獨」只是一小撮人,為「台獨」能玩命的人更是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站出來。還不如日本戰後出了一個為軍國主義剖腹請命的三島由紀夫,儘管立場反動,卻也讓人佩服。

據島內中國文化大學邱毅教授調研統計,在中國大陸不打台灣、或打台灣美國出兵的情況下,有80%的台灣人贊同獨立;沒有這兩個條件,贊同的人立刻降到了14%。邱教授沒有統計願為「台獨」玩命的人,估計趨於零,無法統計。

不知道美「專家」是怎麼算出來為保衛「台獨」而打仗的有250萬後備軍人?還有分布於稠密城市和叢林,似乎陷我軍於「台獨人民」的汪洋大海。

我在前幾個月關於武統台灣的論文中已明確,不會有巷戰和叢林游擊戰發生,這裡不做重復。要點式的、斬首式的,以火力戰、特種作戰和心理戰為主的打擊方式,讓台軍組織不起有效的防御,滿打滿算三天結束戰斗。

最後要強調的是,美「專家」這兩個報告的畫龍點睛之筆,是要「台獨」多買美國的武器裝備,「足以讓解放軍無法入侵」。這就更不須批駁了— —「專家」原來是美國軍火商豢養的走狗。"

(http://beyondnewsnet.com/20181017/41977/)

Derek2025 wrote:
"解放軍中將:台海若爆發戰爭,台軍最多堅持個把星期


又是王洪光!連中共軍網都客氣的說「不必過度解讀」,有甚麼參考價值?就是個幹話王而已吧!

http://www.81.cn/jwgz/2017-03/04/content_7513216.htm

Funnyshow wrote:
又是王洪光!連中共...(恕刪)


中共是說不要"過份"解讀,但正常的解讀,是沒問題的。

問你,你又說不出,人家說出來,你又說不需理會。

你們無視現實的能力,比嘴炮還強啊!
解放軍高層應該先瓦解共產政權,台灣自然就不攻自破,要不就別亂折騰別人。
統一的障礙明顯是中共本身,解放軍還甘願為馬列子孫賣命,使漢民族自相殘殺真是千古奇觀。
中共攻台只能使兩岸的漢族同歸於盡,滿、蒙、藏、回、越五大族趁此天賜良機把漢族給滅了。
民族歷史分分合合朝代更迭不止,漢族結束了數百年外族統治推倒了清朝滿族。
卻出了中共這等不肖子孫,漢文、漢字、漢文化不要就算了,連漢族的一絲血脈也要被它搞丟了。
沒讀書就多唸書再出來
不然很丟臉
加油好嗎?

farmer3000 wrote:
中共攻台只能使兩岸...(恕刪)


只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越族是什么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