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2525 wrote:
美國是利用美元優勢以...(恕刪)

很可惜。並不是。

日本因為貿易戰而停頓。
大陸沒有因為貿易戰而停頓。
對美貿易額跟轉出口貿易堅挺。

經濟量體不同,日本也對美直接投資
或第三地投資生產。消費過度不是
對自國的加分項目。
只有促進對外地投資美資企業,
回流美國才是形成投資還原。
跨國企業已經規避這個手法。
多數的企業在美除了必要的生產,
絕大多數都是為了銷售市場。
人事土地各種成本高於他處。

事情複雜,美國會採取更嚴格的納稅
也是針對跨國企業的帳務及稅務。
其他各國也有類似手段。

量大形成質變,面對事實。
中美貿易逆差巨大,美債被拋售。
川普+馬克紅+司機 忽然在法國總統府三方會面,談完後司機自稱氣氛嚴肅肅殺但是很有建設性。司機自稱他強調了烏克蘭需要和平,與烏克蘭付出巨大代價抵擋俄羅斯,希望俄國無功而返。


但是美方媒體NBC 透露,川普當面要求司機和談,以後給他的軍援會明顯變少。
●川普談完後在自家經營的真相社群上發文,說烏克蘭已經損失了40萬士兵,要求烏克蘭立即停火談判。

司機自稱戰死43,000人,另有370,000傷兵。總計41萬人傷亡。
Trump calls for immediate Ukraine ceasefire
☆如果只損失41萬人,美國(民主黨)又何必施壓下降徵兵年齡到18歲以獲得另外100萬士兵?從前徵召的25~60歲的500萬役男都死哪裡去了?
Brian 168 wrote:
..經濟量體不同,日本也對美直接投資(恕刪)


日本當初因為日美貿易戰被迫對美投資被說成差點把美國買下來,但日本投資美國的下場是被美國的經濟拖下來搞到好幾家日企破產。
美國對中國貿易戰只能以軍事以及美元優勢逼中國讓步,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代表國內消費市場不活絡,一旦美國聯合其它國家成功擋住中國製造的產品,中國經濟會像日本一樣立即泡沫化,因為產出的產品會沒去處,最後就會跟當初台灣被美國經濟制裁一樣債留台灣,錢進大陸。
經濟發展要的是均衡以及均富,達成這目標就能永續發展不怕被人制裁,只是資本家通常很摳,大部份上班族賺的只能糊口。
https://m.yicai.com/news/101487393.html

陳小春2525 wrote:
日本當初因為日美貿易...(恕刪)

因為貿易戰主要的焦點在中美,
以及論證美國對俄羅斯的策略不行。
一樣發生在對中貿易上
,所以就回你以下:

1.用中國的分析報告,說明
RCEP對於亞洲地區中國對外貿易增長
對東南亞(特別越南)轉口出美國貿易
對印度貿易增長,印度工業化率低
對日本貿易增長,減少逆差。
主要的原因來自中國生產出口成本低廉,
歐洲美國因俄烏戰爭物價更高昂。
這是構造性問題,非關稅或保護主義可解。

2.日本對美國在經濟上有潛在競爭關係,
購買地標性建築,如帝國大廈不符期待。
美國股票期貨地產,日本介入虎口搶食。
商人逐利,憑什麽日本要買美國夕陽
產業,雇用美國大爺?
直接投資也是要獲利,所以外資投資
美國沒有利基,乃是經過務實經驗,
生產類廠房等,需要充分利益方可。

在總體經濟下看貿易問題及國家戰略,
就不應該拿個人的年收入跟消費,
來評論得失,美國的窮人跟上班族,
承受的高物價,不會比中國壓力少。
也不會比台灣少。
任何國家的民生經濟都是剛性需求,
中國生產物價低廉,奢侈品不是剛需
有錢人可以做,普遍做。這是歐洲
產業擅長的項目。所以外銷量大等於
內銷不活絡,這是不一定的。
出口-進口=貿易差額,不會只出口,
中國進口及自國消費還是很多。
Brian 168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通常是以買美國國債,買黃金,買美國金融產品等形式存在美國或週邊機構。做為外匯存底的美元存在。但是美債被拋售金價新高。知道理由吧。
德國經濟要崩了。
北溪管線被烏克蘭12名特務炸斷之後,德國被迫向美國進口高出40%價格天然氣,德國各大企業受不了暴漲的經營成本,瘋狂關廠出逃。美國從德國的經濟衰退中受益。川普還揚言上任後要大漲關稅,並且把美國天然氣出口列入對德國談判項目,要求德國多買。
1/5德國人活在貧窮線仰賴政府救濟,吸毒和暴力犯罪暴漲。

✓博主情報有誤,是3倍價,不只40%
陳小春2525 wrote:
美國對中國貿易戰只能以軍事以及美元優勢逼中國讓步,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代表國內消費市場不活絡,一旦美國聯合其它國家成功擋住中國製造的產品,中國經濟會像日本一樣立即泡沫化,


你这个论点是错误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大并不是中国没有消费力造成的,而是美国自己问题,一是本身美国出口最多的商品就是美元本身,没有逆差,美元如何收割全球。二是美国压根不卖中国所需高科技产品,只准中国购买美国的成品(波音飞机)农产品和美国国债。
再者美国出口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中国总体出口的11%,而且你也不看中国本土如手机汽车等消费品的占全球比例。
√ 川普公然要求司機立刻停戰議和後,司機公然在社群網站上貼文,說川普入主白宮之前,和他談論沒有任何意義。司機要求和拜登在北約峰會上面談,討論北約軍隊直接出兵駐軍烏克蘭事宜。據瞭解法國馬克紅很有興趣出兵。

™ 烏克蘭重大消息,將在今年年底前(只剩半月)強力徵兵20萬人,很有可能如美國要求下降徵兵年齡到18歲。武器來源必須仰賴西歐,因為美國川普多次放話不再供應。


✓ 司機和台灣菜頭一樣,還活在民主黨架構的虛擬世界裡,拒絕相信1/20伺服器即將關閉的事實。
✓ 司機3週前公開抱怨美國在4月份就答應的軍援只到貨10%,只能裝備2個半旅,導致烏軍吃敗仗死傷慘重,因此拒絕再降低徵兵年齡。3天前美國眾議院又否決了拜登新的援烏預算。現在又屈服了要瘋狂捉兵,這個傀儡政權真的符合烏克蘭人的利益嗎?
Brian 168 wrote:
中國進口及自國消費還是很多。..(恕刪)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2023年中國進口總額2.56兆美元,美國3.11兆美元,台灣進口總額344億美元,以人口數而言,中國進口量確實是少的讓美國相當不爽,如果用講的不行就只能訴諸武力了。
黑夜有雨 wrote:
你这个论点是错误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大并不是中国没有消费力造成的,而是美国自己问题,一是本身美国出口最多的商品就是美元本身,没有逆差,美元如何收割全球。二是美国压根不卖中国所需高科技产品,只准中国购买美国的成品(波音飞机)农产品和美国国债。...(恕刪)


賣方本來就需要給買方回饋,這樣生意才能做的長久,至於美元強勢地位是因為大家信任美國不會倒,所以跟美國有生意來往特別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的貨幣都競相對美元貶值,但美國也不能濫印美元,因為這樣會導致人民越來越懶惰而使國家競爭力越來越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