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PG-80 與 AN/APG-83 比較 一番


kruppag123 wrote:
idf本身設計的重...(恕刪)


說得好! 入肉入骨!

lordkon wrote:
AT5貴的原因要去...(恕刪)


嗯~~~很有理. 那 AIDC 一直選用 F124 F125 是您認為是政治因素還是成本因素呢? 另外F124 F125 中華民國到底有無生產熱段單晶葉片的能力呢? 聽說都是進口來的. 那是進口單晶的原料還是葉片的成品呢?
嗯~~~很有理. 那 AIDC 一直選用 F124 F125 是您認為是政治因素還是成本因素呢? 另外F124 F125 中華民國到底有無生產熱段單晶葉片的能力呢? 聽說都是進口來的. 那是進口單晶的原料還是葉片的成品呢?
mixky123 wrote:
嗯~~~很有理. ...(恕刪)


台灣會生產零件
但壽命跟品質比不上美國製造
也就是美國不提供材料.台灣也變不出來零件


F124只是堪用而已
要性能就要F404甚至F414-EPE(美國不賣)


畢竟發動機推力
才是飛機性能的指標
而且要軍用推力夠大.才會飛的快跟省油

如果採用的是韓國T-50教練機
就會引進F404發動機

台灣想自己搞教練機
那只有F124可以用


想研發下一代戰機
沒有弄到大推力發動機
那還是不要搞比較好
畢竟已經有一個不上不下的IDF了

想靠F124放大版本的發動機設計.說真的很難

kruppag123 wrote:
idf本身設計的重點就是防空用戰機,而且是毫無懸念的去優化整體的概念很接近冷戰時期MIG-21以前的各式米格機。而在防空做戰上地面指揮本身就負擔了相當大一部分戰機需要搭載的電子偵測設備,而且由於是國土防空所以機體也不需要太大(當然是以台灣論)。整體就像越戰時北越拿著MIG-17..(恕刪)


很抱歉,你說錯了!

30年前,台灣空軍總司令與一票幕僚在與美方的開發顧問公司討論IDF性能要求時,有一段非常冗長的辯論,基於攔截機設計無法防衛台灣本土,再加上即使是攔截機,在確定對岸飛機出海,我方飛機才緊急起飛時,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攔截機設計也無法使我方飛機衝到15000公尺的高度,因此飛彈低射高是必要條件來攔截敵機,同時在飛彈射完後必須要進行近距離空戰也是必要考量,在這種全盤考量之下,IDF必須要是一架空優戰機,具備BVR戰力的空優戰機,因此在美方顧問幫助下,台灣定下鷹揚計畫 雲漢計畫 天劍計畫 天雷計畫 安翔計畫 (請參考台海翔鷹-IDF研發的故事) 與 (雲漢的故事--IDF戰機引擎研發過程剖析) (戰機的天空-從U2、雷霆到IDF)

IDF的空戰纏鬥能力必須要比F-16A/B有過之無不及,這是總司令的期望! 結果也還真是不錯,只是腿太短了!

開機快、熱機也快,降下來整備時間短,這些都是哪時定下還的要求,所以我們具備全世界緊急起飛最短時間的戰機,但是它從頭到尾都不是攔截機的基因,而是空優戰機。
我們武器研發跟韓國比除了受限於對岸的哭么以外整個體制上也是差非常多的。我們研發飛機從一開始就是國家去投資然後交由國有機構去研發(雖然現在算民營)。但是韓國開發金鷹的韓國宇航後面的金主卻是銀行與年金機構,從一開始就打算營利。

像最大股東韓國產業銀行本身就是政策性銀行,有一定扶植與投資目的的營利機構。而第二大股東國民年金公團是韓國最大的投資公司,這跟台灣主要是政府出資花完錢只是想做出東西沒打算營利完全不一樣。

所以開發初期韓國人就已經把未來要能賣出去給含進開發計畫了,用大路貨的F-404當然更有利於其外銷。

waffe
mixky123 wrote:
可其它國家的教練機都不貴. 就拿用F124的M346來說它的單機價還比AT5少. 你覺的是什麼因素呢?
F124 F125 應該是 AIDC ITEC 共同持有那在發動機的取得上應該要比M346來的少不是嗎? 怎麼會搞的AT5整體比人家來的高價呢?..(恕刪)


這件事如果從原理解釋起來又是兩三頁!
簡單從成本解釋起
一架高教機的性能不需要像戰鬥機一樣,具備超音速的低阻力翼型,也不需要考慮戰鬥機所有電子設備設備空間與用電,更不需考慮安裝機砲與雷達,因此它當然便宜非常多,如果只是把F-CK-1B拆掉電子設備與機砲雷達,價格一定比m346便宜。但是漢翔為了設計出一架可以當一高教機兼部訓機也符合世界最新趨勢得高教機,因此需要改裝IDF非常多的地方,還有一大堆的測試,這架飛機的重新設計成本,製造原型機改裝測試成本,與開發出一台可以當高教機的儀表也可以當部訓機的戰術模擬器的整合儀表系統,更安全的腳架,更低速的飛行性能,這整個研發成本全部攤在這66架飛機成本裡,因此它比M346貴。

你回過頭去看老共的部隊轉訓教練機就是把東西拆一拆,加個第二座位與儀表,就變成部訓機!

但是漢翔到底會不會在AT-5上裝雷達?還是換成一個戰術模擬器的整合儀表系統,我覺得應該會把舊的IDF GD-53裝上同時再整合一套戰術模擬器的整合儀表系統,同時保留天劍-I與天劍-II的發射控制系統及電路。因此該機可以隨時轉作BVR戰機。
waffe wrote:
我們武器研發跟韓國...(恕刪)


個人認為: IDF賣不出去主要是美,中兩國的阻撓, 戰鬥機本身就她的定位 -----快速攔截機-----而言確實非常優秀的! 說句坦白話: 你我今天還能在這裏侃侃而談, 70~80%以上要感謝IDF!

一般人沒幹過戰管不曉得台海緊急性。 真的5分鐘內 (還是沒開後燃器) 就到西岸頭上了! 沒IDF頂著, 靠幻象2000-5那貴公子, 等他起飛時敵機已把新竹跑道塔台炸完了! F16A/B緊急起飛雖較快, 仍趕不上需求! 只有IDF能緊急起飛攔截下來-----所以我們至今仍能在此談天說地。

可憐的打雜機, 最辛勞, 居功最大, 卻不被重視! 我老戰管深深為她抱不平-----包括他辛勞的飛官!
美國戰機跟發動機好像都是分開計價的


美軍購買飛機和發動機 一向分別下單
而非由飛機廠轉單給發動機廠
Henry_S wrote:
這件事如果從原理解...(恕刪)


IDF的特異功能
來自失敗的F-20
機身架構設計參考F-16.F18

IDF跟F-20都是採取一樣設計的電子產品
所以F-20雍有的緊急起飛性能
IDF就有


那為何
不買F-20就好
產量只需要300架就可以生產
也不用花上大筆研發經費

不就是
美空軍就是不想讓F-20打到F-16市場
如同當年的F-18(空軍型號)

一架比F-16便宜.性能又差一點的飛機
是多大的威脅

性能差
是因為採用老舊的F-5價構設計
導致對地性能普普
但也夠用了

...........................................
F-20單價8百萬美金
同期
F-15單價的三千萬美金
F-16的一千五百萬美金
相比之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諾斯洛普公司估計
F-20比同時期的戰機
用油量降低53%
維護成本降低52%
操作成本降低63%
大大節省維持費用

對中小型國家
沒有高度威脅性的敵人.又可以維持一定水準的戰力

800萬美金是啥概念
IDF一架要快4000萬美金

台灣採購的是F-20的話.以約50億美金(IDF花費20億美金研發.30億美金生產)
夠買600架以上的F-20戰機

有600架產量
又讓台灣生產F-20只會讓單價更便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