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hael107 wrote:2013/5/20的...(恕刪) 派里艦的價錢這是有很大玄機的每艦購買6億元 大概也就2千萬美元吧搞到可以跟我軍現役的船艦相等要近40億台幣舊船的費用總不能跟新船比(40億與300億)自製的新船總有些建造的心得與工作機會想一想美軍應該把這兩艘船玩到差不多船上的電子裝置與精密可用件或許都被拔光了另外這艘船的歲修時間應該也屆期很久了吧船塢翻修應該也是一筆大錢(百萬美金計)兩具發動機與輔助動力裝置 電力系統等等應該也是到了要翻修的時間了吧(百萬美金計)最後再加上美軍怎麼算武器系統與武器的價格(很好奇美軍會計制度怎麼算武器的折舊價值-待學)彈藥艙內的40枚標準飛彈與魚叉/雄飛飛彈應該就要幾千萬美元的採購費用(啟封最貴的單項項目)這類的工程評估工作 是我以前工作很擅長的項目哈哈 雖然現在是幹包租公 不用再煩惱了這就是菲律賓人無法有像樣的海軍的原因接收爛美艦很便宜(甚至美軍願意送)但是要讓這些老船重新回到服役時的標準是要花大錢的跟美軍採購FMS沒有油水 美軍也不會跟買主亂搞這不是我認識的菲律賓人的個性 哈哈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派里艦的價錢這是有很...(恕刪) 所以這兩艘派里級不是整修後再出售哦?而是我們買回來後還要再花大錢整修嗎?像最近的幾次,如售菲的那艘軍艦和售臺的兩艘派里艦,不是都要回船坞整修並更換買家想用的武器?
Ranger823 wrote:所以這兩艘派里級不是...(恕刪) 這我可以回答熱艦交接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現況接收美國人也不會無聊到另外花錢把現在的裝備拆掉標一飛彈是幾年前早就已經拆了的電戰雷達裝備應該都還在船本身現況接收是六億船內看的到的都是你的包含沒帶走的料件 工具 士官兵沒帶走的私人物品(看膩的小說 X書)通通都是你的大修另外收錢飛彈另外收錢買備料另外收錢艦+修+彈編四十億不離譜但還是有一點貴
美國對台軍售老是被有心人士或特定媒體操弄為凱子軍購,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台灣自己內鬥消耗並延宕台灣獲得足夠保護自己的能力!!軍售嫌貴? 台灣在國際處境老是被老共打壓,很多與老美合作的項目根本曝光不得,大家都是用很簡單的方式用總價除以數量來評判當凱子買貴,殊不知台灣利用每次重大軍購,除了購入裝備外,還有最重要曝光不得的人員教育訓練,送美受訓也不便宜,但花了錢學到最新的知識卻是無價,但一些機密受訓預算根本不太能曝光,直接隱藏於該次軍購下,攤提到單價上就變很貴了,這就成為有心人士拿來操作凱子軍購的把戲。大家都很聰明,在長期被老共打壓下,機密訓練交流併入並隱藏與總價上也是權宜的做法,何必老是被有心人士牽著鼻子走,倒底是真凱子軍購還是反對的是凱子中的凱子,相信大家都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有人嫌貴就卯起來支持國造,但並不一定能符合效益。有待過製造的人,應該都能了解,訂單需求不大,小量訂單製造成本就一定爆貴。舉光華一號成功級來舉例,當年一艘新造成本一艘就約160億左右台幣,不含設計時間,純製造就需要長達約兩年,而且這條生產線做完8艘就停線了。除非這型巡防艦能夠外銷,否則造完後就沒了,相關製造模具器械等只用這麼幾次,成本攤提到這8艘上反而更貴,一點效益也沒有。台灣自身軍備市場小,除了特定必須擁有的關鍵技術軍備外,說實在的,能夠便宜外購取得最好,成軍時間也快,加上買的一定都是有實戰經驗的,自己花大錢造的還有未經實戰驗證的風險在,台灣需求數量小,不可能都靠自製,有時候自製是很好,但有時候購入二手未必不划算,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目前四艘的紀德艦,2002年被政治人物誤導國人,說是大而無當的破銅爛鐵,差點就不買了。而十年後,現在的紀德艦卻是鼓舞民心的最強戰力,看有多諷刺!!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派里艦的價錢這是有很...(恕刪) 在我的認知裡...我們連老陽+諾克斯都能養了現在改養派里級,會更得心應手(跟成功級的後勤統一)而且又能提升我國的反潛戰力我是覺得這筆軍購很划算要造新船,我想只能慢慢來吧除非政府肯編列更多的預算再來...全世界只有老美敢賣武器給我們所以我們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jeremylin wrote:...但有時候購入二手未必不划算,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目前四艘的紀德艦,2002年被政治人物誤導國人,說是大而無當的破銅爛鐵,差點就不買了。而十年後,現在的紀德艦卻是鼓舞民心的最強戰力,看有多諷刺!! 當年朝野爭論,是在吵該買1.老舊且相對昂貴,但性能齊全的熱艦神盾.2.封存已久,便宜,但整體性能差一大截的紀德.這兩者誰C/P值高,及較有希望獲得.並不算是誤導民眾,因為2種軍艦本身都有所缺失.
三腳阿喵 wrote:當年朝野論戰,是在吵...(恕刪) 當年並不是朝野再吵要買老舊的神盾還是紀德,而是軍方內部自己在吵! 當時立院不管朝野都是反對買老舊又昂貴的船,那時候的時空背景正是藍綠吵得最猛的時期,不管對國家是好是壞,在野的一律反對。那時小布希剛上台,對台灣最友善,一下子宣布一狗票高檔貨要給台灣,很不幸的遇到台灣自己在內耗,一直拖延通過預算,最後惹毛了小布希,爽了老共~2001年前後宣布一狗票的東西,到現在都還沒到回台成軍...悲哀~!站在老美的立場,台海軍沒有操過大型戰艦的經驗,一口氣要操上萬噸的神盾真的不容易,先塞紀德艦練兵真的是比較務實的做法,況且這四艘真的是破銅爛鐵價買到的,但實際的戰力僅次於神盾,十分超值!!很威的~況且,博勝案那時根本都還沒建設,神盾買來能發揮整體指管統合戰力仍嫌不足,紀德艦除了單位時間丟飛彈較慢,同時接戰數量少外,跟神盾艦前期版的性能基本上差不大,軍方內部最主要的爭議是不需要買大型艦,尤其前海總司令當時的立委更是此論點的代表人物,海軍思維長期以中小型艦來形成戰力,把自己海權限縮,很多內部的聲音根本是損台灣海權利益,甚至懷疑有暗助老共之嫌!台灣處處被老共打壓,敏感的軍備還是先求其有,在求其精,務實點才實在。只不過,朝野對立如不改善,下次老美宣布售台神盾艦,同樣的戲碼還是會再上演一次,批評高價買老舊破爛艦凱子軍購的口號還會震天響,犧牲的除了是在職的國軍外,還有台灣自己的防衛力量。
jeremylin wrote:當年並不是朝野再吵要...(恕刪) 買是當時共識,但因為各有利弊,對買那種艦爭論不休,世界各國(軍方,政壇...)都是如此,算正常.那位立委的論點是神盾性能較完整,有機會怎能不爭取,買紀德後再購入神盾等於浪費預算.(事實上紀德服役後,相對於老共戰力快速提昇,關於紀德性能不足爭議從沒停過)拋出一狗票軍售...老美執意要求台灣買單的軍售,當年台灣從沒有敢不聽從過.但有些項目,事後顯然是空頭支票,而且台灣也沒法同時擠出那麼多預算.
三腳阿喵 wrote:買是當時共識,但因為...(恕刪) 現在事後諸葛看來像是空頭支票,實際上並不盡然~小布希一狗票的清單,全是台灣當務之急迫切需要替換的軍備,至於沒錢之說根本是藉口。20多年前台灣人口跟現在差不多,大家都有繳稅,當時號稱養了40萬大軍,IDF在造,60架高價的幻象也在買,F16一口氣買150架,同時間執行的還有光華一號8艘的巡防艦等大型建案再跑,陸航A機O機也陸續交貨,那時候國家沒錢嗎?2000年後台灣GDP年年都是3%以上成長,四十萬大軍經過老李大刀一砍,剩下不到一半的國軍卻在喊窮??國家稅收年年照收,國防卻喊沒錢??不覺得裡面有鬼嗎?大部分立委為何反對軍購? 因為總稅收分配就這麼多,如果還是把錢丟在國防上,立委自己"民生"建設預算怎麼夠分?? 凹來的預算,打著民生的口號,十多年來建了一堆蚊子館、蚊子機場等,錢都到哪去,大家都猜得出來吧~~除非台灣年年GDP都是負2%以上,否則大家都有繳稅,連軍人也要繳稅了,硬要說買軍備沒錢根本是胡扯!30多年前台灣剛起步,養60萬大軍沒在喊窮!20多年前經濟起飛了,股市上萬點後,養40萬大軍照樣可以替換高價的陸、海、空二代軍備。精實案開槍後,逐年裁到剩下20萬左右,再喊窮沒錢買軍備,不覺得有鬼嗎?尤其這10多年來,官商勾結貪汙、共諜案等層出不窮,錢都到哪去了?? 喊窮??根本是假議題!!!更何況軍備付款也不是一次付清,都是逐年攤提再付的!!別忘了,都二次政黨輪替了,現在還沒執行完上一任政府的軍備政策,這任都第二任了,卻沒有新一輪的清單。國防是不該分黨派,這是國家安全利益,國家利益遠高於黨的利益,中華民國又不是像對岸老共,有黨才有國,一切以黨的利益為先。但目前為止,怎麼看都是像把國防當兒戲再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