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華神盾!細品052C型驅逐艦

mangchaocs wrote:我给你科普一下在大陆什么叫做代表官方的权威媒体: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
...(恕刪)


權威媒體是靠第四權嚴謹檢驗政府施政所累積出來的「權威」。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等。

蘋果日報怎麼不好??阿扁是被哪個媒體弄進牢房???我知道了,媒體老闆熱愛民主,不喜歡TG,就是爛媒體了,蘋果日報對新聞學的忠誠,遠比你人民日報來的多.....人民日報,喔!對不起,我應該稱呼它的全名:「黨人民日報」,姓黨了不是嗎?

你舉的那些媒體,最多稱之為最具代表性的「傳聲筒」。

唉唉....價值認知....差距真大!

jdme wrote:
引言用法先MARK一段再點引用,可一文多引。
效果如下


看了一下似乎直接在编辑框里面手动复制到引言段内也可以。感谢指点。
joshpls wrote:
權威媒體是靠第四權嚴謹檢驗政府施政所累積出來的「權威」。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等。

你舉的那些媒體,最多稱之為最具代表性的「傳聲筒」。


你也知道那幾家是最具代表性的“傳聲筒”啊?

最代表中共官方的傳聲筒都沒發聲,你們的網友卻拿著一份必然鷹派的軍辦媒體文章在高潮什麼呢?
lordtaco wrote:
澎湃新聞的標題是:「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努力對華合作但做一切準備」,內容是:「美中兩軍在反海盜、減災和建立互信機制等方面合作良好,美軍會在儘可能多的領域努力跟中國軍隊合作。但是在涉及南海等問題上,哈里斯稱,為應對中國可能採取的行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必須以堅強的實力為後盾,為一切可能出現的結局做好準備…………你不能老是捏造新聞幫中國獲取勝利啊!」


原來之前叫囂做好準備今夜開戰連提都不提合作磋商的事情。之後扭扭捏捏提到合作良好求更進一步但放不下臉皮還是要嘴硬小心我打你哦。 這種明顯的轉進找台階下還需要我捏造啊?你腦補那一大段中文翻中文的解釋就能替這個日雜司令遮羞嗎?拿這位的表現告訴你不要動不動就用喜歡放嘴炮的軍方媒體或者軍人講話做佐證,你倒蠻會聯想的,都到了幫中國獲勝的高度了

lordtaco wrote:
你這回不認為華盛頓航空母艦去黃海演習是「軍隊到了家門口」,而改以「越過邊境炸到了境內」當標準,那該怎解釋前幾年緬甸三番兩次把砲彈打入中國境內炸毀民宅的事件?事實是,軍隊到了家門口不見得要打,被外國炸彈炸了也不一定要打,中國參加韓戰的唯一理由說穿了就是:「想當共產主義大家庭的老二」。那麼,韓戰中國到底算不算獲勝?真正大贏家是韓國,我想你應該沒異議。那麼美國應該算獲勝還是落敗?其實美國算獲勝,因為戰爭的目的是「以武力逼迫對手服從自己」,美國將北韓逼回三十八度線,強迫北韓停戰,實現了戰爭目標,自然應該算勝方,不過美國很謙虛,認為這場戰爭是平局,自己沒有獲勝。北韓因為侵略韓國,最後被打回三十八度線,是個毫無異議的輸家,但最大的輸家應該是「只因為被炸了幾個炸彈(存疑),結果耗費百萬人命、十年儲蓄只為了求打美國一拳」的中國。你無視戰爭代價、無視戰爭成果,這顯然是「具備中國特色」的勝敗觀,反正結果只能是中國贏,人死多了、錢花多了、土地變少了都不算輸,反正只要「打出五十年和平」就算贏,把戰爭搞得活像算命。


我可沒有雙標哦,我從頭到尾都在告訴你海上的“家門口”和陸地上的“家門口”區別之大。

你給北京總結的這個參戰理由很貼切啊:「想當共產主義大家庭的老二」——我就問一句:如果你說得對,那麼這個戰略目標達到沒有啊?達到戰略目標的戰爭,請問算作打輸嗎?

至於你給美國總結的戰略目標我可真是看不懂哦,原來老美的戰爭目標只是“將北韓逼回三十八度線,強迫北韓停戰”這麼一點啊?

麻煩你看一下,從仁川登陸之後一直到1950年末,志願軍剛開始入朝時,老美的戰略目標看起來像不像“將北韓逼回三十八度線,強迫北韓停戰”
還是說你所說的這個戰略目標只是老美到了聯合國軍被打到連漢城都丟掉的1951年1月臨時修改的呢?如果是這樣講的話,那老美還真的是達到了戰略目標呢,可喜可賀

“無視戰爭代價、無視戰爭成果,這顯然是「具備中國特色」的勝敗觀”——嗯,不知道根據你的勝敗觀,二戰結束時的蘇聯應不應該算戰敗國?中華民國算不算戰敗國?想想“戰爭代價”哦~

至於緬甸果敢的那檔子事,孟子有句話是這樣講的:“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

一個鄰邦小國既沒有對你形成潛在戰略威脅,又沒有聯合你的主要戰略對手來要挾訛詐你,既然有談的可能,為什麼要出手?

lordtaco wrote:
珍寶島戰役(注意是戰役或是衝突,還稱不上戰爭),可以算中國打贏了,但差點被蘇聯核平,假設美國當初不阻止蘇聯,中國打贏珍寶島後,少了十幾億人口、土地核污染幾十年,值得嗎?

我剛才已經寫的很清楚了,珍寶島戰役的同時以葉劍英為代表的軍方高層就已經針對未來國際局勢的研判提出了“聯美抗蘇”的戰略方向。這比基辛格對尼克松建議的“聯中抗蘇”都要早,你以為珍寶島之後美國的斡旋會是“基於道義”或者“路過順手幫一把”?拜託你搞清楚點,在那之前不到20年兩國還在朝鮮半島打仗呢。 中國也好美國也罷,這些決策方向和實際行動最終都不過為了利益而已。 而且你用假設的事情來推演這場戰役的後果,有什麼意義呢?除非珍寶島的事情還沒發生,大家不妨再來假設一下。

lordtaco wrote:
打贏印度更是可笑,這場偷襲甚至都不能算戰爭,沒有正式宣戰,偷偷摸摸跑到對手首都附近,然後迅速逃竄消失,接著割地求饒,這樣都能算贏?你不如派個特戰隊跑去印度新德里胡亂打幾個路人,接著宣稱「我國一名特種兵打敗印度全國」。


我前面都已經貼出印度人在Quora上自己發文討論為什麼打輸那場仗的鏈接了,你不是上去勸服他們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國家才是勝利者,卻還要把你之前的語言組織一邊再重複一次這有什麼意思呢, 你先去說服那幾位三哥好不好。不要再重複了謝謝……

lordtaco wrote:
跟台灣打的823砲戰也是,明明被修理得很慘,結果又成了「成功粉碎台獨陰謀的偉大勝利」,老蔣都變成台獨份子了,真是令人無語。

823砲戰的情況我真的沒了解過,就算你說得對啦~

lordtaco wrote:
我之所以幫你補完中國對外戰爭的故事,是要告訴你:「中國確實真的很敢打仗,然而幾乎每戰必輸」。

我總結一下你說的啊:中國(的決策者們)缺乏正確的戰略判斷,軍事上冒進而唐突,不顧傷亡也要在剛剛建政后的困難時期就跟超級大國正面作戰,不管被核武滅國的可能性也要動手打北方巨獸還要靠天降好運遇到十幾年前的死敵來搭救才得以苟活。面對印度主動出擊都落得割地求和的結局。面對越南都會被暴揍。如你所言,每戰必輸……

我的天啊,這世上若有這樣一個決策層和軍隊短視無能還狂妄冒進的國家,別說什麼大國崛起的廢話了,連能夠存活于世70年都是人間奇跡了吧?

結果原來是被你用這樣委婉的手法來吹捧老共,我都替老共感到臉紅啊親您實在是過譽了……老共那幫混蛋可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如此天兵也能堅挺70年~
mangchaocs wrote:別說什麼大國崛起的廢話了,連能夠存活于世70年都是人間奇跡了吧?
..(恕刪)


就是因為宣稱勝利,不斷愚民才能繼續維護政權。

韓戰那幾張圖,重要的節點你根本搞不清楚,把北韓推到鴨綠江邊是「軍人擅權」的結果,不知道美國大將軍如何擅權,可以去參考最近布萊德彼特演的那部關於阿富汗戰爭的電影,軍人擅權導致美國總統犯大忌必須陣前換將,也是後來節節後退的原因,整頓好重新出發推回38度線,TG軍隊跟本已經不行了,繼續推TG必然慘敗,最後救了TG軍隊的是美國的國內的反戰勢力。

勝利者哪需要跟誰簽什麼停戰協定,像越共一樣贏者全拿,誰敢說越共打輸?說得出口嗎?
joshpls wrote:
就是因為宣稱勝利,不斷愚民才能繼續維護政權。

韓戰那幾張圖,重要的節點你根本搞不清楚,把北韓推到鴨綠江邊是「軍人擅權」的結果,不知道美國大將軍如何擅權,可以去參考最近布萊德彼特演的那部關於阿富汗戰爭的電影,軍人擅權導致美國總統犯大忌必須陣前換將,也是後來節節後退的原因,整頓好重新出發推回38度線,TG軍隊跟本已經不行了,繼續推TG必然慘敗,最後救了TG軍隊的是美國的國內的反戰勢力。

勝利者哪需要跟誰簽什麼停戰協定,像越共一樣贏者全拿,誰敢說越共打輸?說得出口嗎?


我看搞不清楚重要節點的是妳吧?

麥克阿瑟被撤職是什麽時候?1951年4月,請問那個時候朝鮮戰場什麽局勢?介於圖5和圖4之間,而不是推到鴉綠江邊的圖3。


麥確實有擅權之嫌,但這不是指他把朝鮮軍力推到鴨綠江以南,而是不顧杜魯門政府的命令把戰火延燒過了江。1950年10月15日杜魯門總要求麥克阿瑟只打壹場有限的戰爭,麥克阿瑟公開反對杜魯門的抉定,還直接在這個敏感時期派偵察飛機飛入中國領空。而在被推回38線後的4月11日他甚至提出攻擊中國東北軍事目標,必要的情況下動用核武器。
這才被撤了職。

杜魯門政府的有限戰爭從來都不是指讓朝鮮半島回到戰前的38線南北分治,而是控制戰爭規模不要引發北方中國甚至是蘇聯的動作。在麥剛愎自用最後引得誌願軍入朝,大好戰爭局勢被扭轉回戰前的時候他又想要做更大動作,老美擔心的是戰爭規模的進壹步擴大化最後無法收拾甚至引發三戰。

如果有證據證明老美那場戰爭的目的就是讓半島回到戰前的38線南北分治狀態,麻煩妳貼幾個出來看看。謝謝~

我記得妳前面說過“那場戰爭其實老美算贏的”,那怎麽這下子又說“勝利者哪需要跟誰簽什麼停戰協定”

我跟妳舉個例子哦,妳壹個飯都吃不飽的瘦子,跟拳王泰森打了壹架,打到最後妳們兩人議和。泰森還因為這壹架把之前從旁邊可惡小鬼手上搶過去的冰激淩被小鬼頭拿回去了。最後泰森謙虛的說:“我們打了個平手”。 請問這時候別人看那個鼻血比泰森流的多,臉腫的比泰森還厲害的窮酸瘦子,是不是會覺得其實他輸了呢?
mangchaocs wrote:
我看搞不清楚重要節點...(恕刪)


死板板的標記麥帥離職的時間,作為分水領,不懂人間事也要看過電影。原來麥帥離職那天就是杜魯門翻臉那天,這意境很高啊!

我沒說過的話別往我頭上栽,我何時說過美國是以38度線為目標?另外,我說勝利者不是TG就代表我說過「勝利者是美軍」嗎?
這邏輯很是錯亂!

你只要告訴我,這世界上有人會去質疑越戰勝利者是越共嗎?

相反的例子,為何TG說他自己贏了韓戰,全世界都笑了?
joshpls wrote:
死板板的標記麥帥離職的時間,作為分水領,不懂人間事也要看過電影。原來麥帥離職那天就是杜魯門翻臉那天,這意境很高啊!

我沒說過的話別往我頭上栽,我何時說過美國是以38度線為目標?另外,我說勝利者不是TG就代表我說過「勝利者是美軍」嗎?
這邏輯很是錯亂!

妳只要告訴我,這世界上有人會去質疑越戰勝利者是越共嗎?

相反的例子,為何TG說他自己贏了韓戰,全世界都笑了?


第壹次聽說電影也可以做史實依據下壹次會不會動漫也可以啊

精明務實的美國佬,既然早早就想換掉麥克阿瑟,居然不在他如你所言“擅自”揮軍北上逼近中國邊境的時候就臨陣換帥,反倒是要等到被打得灰頭土臉痛失戰果再來換人。嗯,如果這樣也解釋的通,你開心就好

沒仔細看妳和另壹網友的ID搞混,這個抱歉

越戰開始的時候,北越也就是越共和南越以十七度線分治。
越戰結束的時候,越共直接吞並了南越。
當然可以說越共是勝利者啊。

可既然如此,用這相同的邏輯來看中國的抗美援朝:
誌願軍入朝參站的時候戰線在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邊。
朝鮮戰爭結束的時候邊界線在鴨綠江以南350公裏的38線。

妳說越共那樣子算贏。
怎麽同樣的形式套到中國身上就不算了啊

雙標玩得好溜,甘拜下風

順便麻煩找壹個全世界嘲笑中國韓戰戰果的東西給我開開眼界哦

mangchaocs wrote:
第壹次聽說電影也可...(恕刪)


其實你是在對牛彈琴。
mangchaocs wrote:
朝鮮戰爭結束的時候邊界線在鴨綠江以南350公裏的38線...(恕刪)


韓戰並沒有正式停戰
老美國內不想打而已,麥帥被拔也是有原因的

韓戰爆發
杜魯門就不必在黨內初選對上麥帥,也是任命麥帥去打仗的主因

麥帥以盟軍統帥的地位,以及戰績讓麥帥在國內拉高了聲譽,甚至敦促他代表共和黨選總統

.................................................................
另外

二戰後,經歷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後,美日等國簽訂了舊金山和約
但中華民國未參與簽署

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積極協助中華民國政府展開對日正式和約,
經由日本正式放棄臺灣、澎湖領土主權
但未載明這些地方的歸屬,因而衍伸出主權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