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的 J-20 發動機性能指標


NQQegg wrote:
本來就是如此先用模...(恕刪)


聽過CAE原廠技術人員提過....

過去的金屬材料開發模式是由鋼材廠依據金屬成型金相理論添加不同材質進行合金樣品製作,檢驗不同配方與製成的樣品以後確認在挑選機械特性符合需求的最佳合金配方。


美國能源局的專案卻改採另外的方式: 先依據理論模擬最佳合金的金相比例,然後用CAE反推合金過程,最終取得理想原料配方。

依據上面這套模式的最佳配方進行樣品生產與測試,確認合金特性符合需求。


兩者作法在文字敘述上可能只有差一些文字,但是實際操作過程卻可以大幅縮短新型合金開發時間....


材料科學是一國的工業基礎。可惜台灣不太重視....
JasonQ wrote:
聽過CAE原廠技術...
過去的金屬材料開發模式是由鋼材廠依據金屬成型金相理論添加不同材質進行合金樣品製作,檢驗不同配方與製成的樣品以後確認在挑選機械特性符合需求的最佳合金配方
(恕刪)


現在最新的OLED的材料開發
已先用原子等級的模擬合成
因為有機化學的變化太多,還有同素異性體的問題
都是跑模擬知道大概的分子式的物理化學性質後
再朝此方向實驗合成

原子等級的模擬,還需考慮到量子力學⋯
loko1234 wrote:
如果昨天在N大所提...
昨天的問題會讓台積電pip部門關切,那些內容注定不會留存太久,涉及到製程相關的問題,至於你如果還是一直在跳針我只能說看本版有那位朋友有興趣與你交談,這類似的文沒有人出來說明你們說台灣沒人,出來講你們又一直跳針,演變到現在真的很無聊,看樣子我還回去投資版找看看投資標的,你們要再跳針請再接續跳針下去。
(恕刪)


其實這些業內的都很清楚
沒什麼



NQQegg wrote:
其實這些業內的都很...(恕刪)


我不是業內人士,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民眾,會講到半導體的過去只是因為某人某些話讓我不自覺的回想到過去的一些已經發生的事似乎與他所說的不同,技術討論當然不錯但是為了黑而黑,這樣會對後面默默努力的一群人是不公平的,晶圓製造的每一次技術變化都決定著未來誰佔據著話語權,就事實上來說目前台灣因為台積電而決定半導體的製造地位,基於IMEC的立論基礎來說,IMEC提出的方法相對IBM來說更具有可靠度,至於新的場效電晶體似乎又有新的方法出現,我所針對發言的那位我只能說不要輕視年輕那一代,年輕世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比上一代所面臨的問題更嚴峻。

至於高熵合金在新竹清大教授葉均蔚在2004發表的期間,從1995年開始他們相關研究者在背後努力的成果對目前的合金有影響,他們提出的理論改變了以往認為多個主元素合金會產生多種金屬化合物,不但難以分析而且材質變脆,缺乏應用性的想法,DD9單晶高溫合金(補充一下這是近年中國研究的單晶合金)就是其中的應用,如無意外DD9單晶高溫合金應該會被他們用在WS-15,DD9單晶除了作為主要成分的鎳以外,大致成分為鉻、鈷、鉬、鎢、鋁、鉭、鉿、鈮、碳及錸,整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對錸的使用量,友情的想提示他們說除了台灣這邊學者在2004年發表外,對岸也有學者在2009年也有跟進提出相關的研究,目前還是有學者針對高熵合金在進行研究與改進,但後面還是一樣跳針到離題,我以為你已經閃人沒有來了沒想到你還會回文,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相對於技術主題我更感興趣的是用錢滾錢的話題,此帖只是無聊誤入看戲下的一場誤會。



NSoP wrote:
別那麼多廢話....叫你姦-20飛一趟出來看看
好好活在牆內就好別出來秀下線...(恕刪)


我不太懂戰機,這個算嗎?




oyak00 wrote:
我不太懂戰機,這個...(恕刪)


不算。这台飞机并没有出来中国大陆去台湾表演给他看,所以他的话并没有错。
oyak00 wrote:
我不太懂戰機,這個...(恕刪)


不算

你去看F-22那快垂直轉彎的超機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gQFkR8Lxc

3分10秒







Ĵ型機動展示了F-22最足以稱道的操控特性,俯仰,方向的任意隨控,使得其相對於三代機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從近距空戰的角度而言,面對F-22三代機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這就是四代機超機動的威力所在


J-20是空優戰機

F-22是特技表演機


不過F-22也老了花費又高,等F-35成熟後.....嘿嘿
早晚會被帝國元老院擊落

目前F-22以被帝國元老院擊落600多架了..............
NQQegg wrote:
台灣如何我無法改變
...(恕刪)

看你的回文,你的專長似乎在半導體
材料。航空發動機的設計與製造,跟半導體
天差地遠。據我所知,對岸在10幾,20年
前就在做,把所有型號的國產發動機出過的
問題都搜集起來,做爲lesson learn,在我
看來,對於航空發動機,對岸做的很扎實!
loko1234 wrote:
我不是業內人士,我...(恕刪)


您了解的大陸資訊過時很多年了。下面這段是2014年大陸從事材料科學研究的軍迷根據公開論文和新聞資訊整理出的信息:



第壹代單晶高溫合金:主要有DD2、DD3、DD4 (前三者研制單位: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DD26與DD26C(中國科學院)、DD402( 鋼鐵研究總院和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 )、DD8(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 )....等合金。


第二代單晶高溫合金:DD6與DD398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DD5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另外,國內研制的無Re合金,如DD99、DD98等,其性能相當於第壹、第二代單晶的水平。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發明提供了壹種高強抗熱腐蝕鎳基單晶高溫合金DD-13,該合金的組成成分構成和各成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Cr:10.0~15.0%,Co:8.0~12.0%,Mo:0.5~3.0%,W:3.0~6.0%,Ta:4.0~7.0%,Al:3.0~5.0%,Ti:3.0~5.0%,C:0~0.4%,其余為Ni,6.5≤Al+Ti≤9,Al/Ti≤1。該合金不僅具有優良的抗熱腐蝕性能,還具有較高的高溫力學性能、良好的組織穩定性。既可以適用於地面與艦用燃氣輪機高溫部件,又可以適用於航天、航空發動機高溫部件。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制提供 壹種高強度抗腐蝕鎳基單晶高溫合金M09A。其化學成分為(重量百分比):Cr11.0~15.0%,Co8.0~9.0%,Mo1.8~2.2%,W3.5~4.4%,Ta5.0~6.0%,Al4.0~5.4%,Ti2.5~3.5%,B0.004~0.007%,C0.01~0.03%,Ni余量。該合金材料高溫持久性能好,抗熱腐蝕性能優異,組織穩定。


第三代單晶高溫合金:DD9與DD10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進高溫結構材料重點實驗室 )、DD32、DD33(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高溫合金研究部) 、 DD90(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第四代單晶高溫合金:DD22 合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發明壹種高強度且組織穩定的第四代單晶高溫合金,其特征在於:按重量百分比計,該合金的化學成分為:Cr 3~5%,Co 5~12%,W 6~8%,Mo 0.1~2%,Re 4.5~6%,Ru 2 ~4%,Al 5.5 ~6.5%, Ta 6 ~10%,其余為 Ni。另,某型號國產四代單晶X3含錸5%,含釕3%。

第五代含錸高溫合金材料及單晶渦輪葉片: 首個已公開五代含錸高溫合金的研制單位為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 母公司為陜西煉石有色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據悉,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與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亦各自在研第五代含錸高溫合金,只是詳情未公布。
jfkcity wrote:
看你的回文,你的專...(恕刪)


我的專長不在材料
但材料與設備都一定要懂
這是基本功~

至於上面有人PO幾代材料
show出成份
其實化驗的出來的都不是問題
材料成份一樣
那又如何?
高溫強度與壽命才是know how
組織分佈與熱處理曲線才是重點
俄羅斯賣引擎給中國多年
化驗了N年
那早就超俄了???

賣材料的都有獨門秘技
賣給你給你化驗給你測試
就賭你做不出比我好的東西...
這種是山寨不來的...

在業界
很多材料都是獨家做的最好
其他家都在睡覺???
逼得要看這廠商臉色???

有時還要與採購吵架
因為我一定要指名某公司生產
採購想貪便宜想改換另一家
送樣都是唬人的,一將功成萬骨哭,只拿最好的那一點點出來騙客戶的採購
性質與品質穩定也是很重要的本事...
真會吹
那市佔率那會這麼差?

二線廠商沒本事讓我們要看此獨大廠商的臉色???
看的到的都沒什麼
重點都是那些看不到的know how在賺錢...

那些材料系的老師只要改一下成份與製程
做出那一點點的東西就在發論文
然後好像前途光明???
開玩笑
我知道有一種化工材料
看paper多少大學教授講的新成份能飛天盾地
結果量產的只有3種type
其他量產全都有問題
量產也是know how
提純也多方法很多專利
廠商的不傳之秘...

明明化驗出來的性質全都一樣
但進口材就是不會有問題
大陸貨就會
在一些嚴苛的條件下問題就出來
所以一般無要求的有大陸貨便宜就用
要求高的就用進口材

材料這東西學問很大
廠商如果真能吃透技術
一輩子穩穩的賺不怕別人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