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駐版中國網友,解放軍攻占台灣要集結多少兵力???

JW75 wrote:
..至於對岸那個說以小時計就可以占領台灣的退休將領,他講話不是昧著良心就是蠢到極點,但總之講出這種話就知道他會被退役確實是沒冤枉他。(恕刪)


以諾曼第登陸戰為例,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 架,軍艦 9000 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然後要以大量火力來犁田,至少要犁出100平方公里,最重要是速度一定要快,要在24小時之內全部完成才會成功,否則時間拖久就非常有可能全軍覆沒。

JW75 wrote:
上面這個分析其實共軍跟國軍都知道,因此國軍早就已經把林口、海湖海灘看得死死的。一開戰六軍團的主力就會直接上林口台地準備與台地共存亡,至於林口、海湖的登陸場已經由守備部隊布好陷阱、標定每個海灘能上來多少人、由那個部隊用那門砲打、距離火力多少,準備迎接剛登陸被海象跟空襲搞得七葷八素的登陸軍隊。守備部隊後面就是台灣主力裝甲兵的駐地,隨時可以搭配海陸對灘岸、機場跟港口展開反擊。就算不能把登陸共軍直接趕到海裡,觀音、大園一帶的地形對登陸軍來講也是惡夢,只要搭過飛機的人眼睛都看得到,當地四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埤塘,根本沒有讓師級部隊可以集結展開的地方,登陸軍一往林口方向開,立刻會被地形切割破碎,而國軍在自己家門口打仗,對抗來侵門踏戶的侵略者,這隻軍隊又特化成全世界最會打丘陵城鎮破碎地形的


J大所言甚是:

就我當年服役的經驗 國軍的確是把桃竹海岸至林口台地一線守死了..

雖說此地無大量崗哨及工事協助防守 但戰前緊急布雷...
就能讓中國登陸船團幾乎無路可進 或是以幾天為單位延誤戰機...

而且在此處 除非台灣戰時佈署過於腦殘
否則負責防務的六軍團 對中國登陸部隊..
都有極大的兵力及火力優勢..

北部戰略重點湖口/林口台地... 國軍佈署的
裝甲/機步旅就有3個... 和一整個砲指部及軍團轄下空騎旅...
機動戰甲砲車就不下500輛 武直約60架上下..
以中國能登陸的部隊而言 這樣的部隊規模根本不可能迅速擊敗...
要迅速壓倒守軍 至少要兩個重裝師 中國是組織得起這樣的攻擊部隊..
問題是有沒那麼多運輸能量 上得來嗎?
真看不懂這樓軍盲P民在講什麼,我也是軍盲,只會用常識去猜測,
對岸真準備要打,部隊集結可以先有情報??人家準備幾十幾年了,
地下陣地,反衛星空照基地,都做多少了??確定對岸沒建隱閉港灣??
北韓面對南邊的威脅,也是挖了無數地道,
最近央視都自暴地下火箭軍基地之一,鬼知道這種基地有多少個,
只要衛星拍不到,情報取得就有困難,威權體制的軍事管制區,也不可能派人混進去,
導彈本來就佈署很多,永遠也不會知道數量是1千還是1萬,外購的才容易知道數量,自制的難猜.
就是美國也不知道中國核彈數量,中國只表示有足夠的核反擊能力,不首先使用核武.

真要打一定是奇襲,先用大量的導彈,火箭彈進行火力犁田,所有的指揮部,基地都是目標,
連貴婦都知道陸航基地在那,共軍會沒座標??只會推兵棋的就說有多少裝甲,多少阿帕契,
火力犁田後還能剩下多少戰力??就是裝甲戰車,也有很多外部零件是不耐打的.
停在機棚的阿帕契子彈都可以打爛,別說砲彈,除非全像佳山基地弄到地下,能保存戰力.
若是進出通道被炸糊了,戰力也不會存在.

兩岸軍事不對等的還有衛星,台灣的衛星情報只能從美國取得,即時性很差,
共軍自有大量即時可控制的衛星,而且大部份是近年打上去的,成像解析度很高,
可能部隊移動出去就被火力壓制了,還見不到共軍弟兄的面.

我猜重點地區還是新竹以北,把頭砍了,剩下的就算頑抗,也很好處理.

現在中共是會叫的狗,保證不咬人,要咬你的時候就不叫了.

YC_Jiang wrote:
北部戰略重點湖口/林口台地... 國軍佈署的
裝甲/機步旅就有3個... 和一整個砲指部及軍團轄下空騎旅...
機動戰甲砲車就不下500輛 武直約60架上下..
以中國能登陸的部隊而言 這樣的部隊規模根本不可能迅速擊敗...
要迅速壓倒守軍 至少要兩個重裝師 中國是組織得起這樣的攻擊部隊..
問題是有沒那麼多運輸能量 上得來嗎?...(恕刪)


老哥! 兩個重裝師,根本不夠好嗎! 林口臺地的高地地形與觀音山形成的地形障礙,如果是適當的部署,台灣軍方在那塊地方準備了60年,以一般登陸作業必定是派傘兵佔領林口台地,以艦砲支援登陸作業,但艦砲距離僅及海岸,無法打到林口台地支援傘兵,一般登陸部隊在那附近的海灘根本無法登陸超過一個營的部隊,因為沒有腹地。唯一的例外是台北港,而台北港的出口被限縮到三個方向,除台62線以外都是雙線公路,林口與觀音山上的砲兵部隊盯著台北港與淡水河,任何千噸以上船隻要靠近根本都不可能不被幹掉。

我住在楊梅高中附近,旁邊的機械化旅在30分鐘內就可以靠66與62線開到台北港! 淡水河對岸台北球場旁的裝甲部隊即政戰學校內的陸戰隊扼守淡水河,北台灣還有好幾的裝甲旅營區專門對付空降與登陸部隊! 沒有4-6萬人登陸部隊前圤後繼,怎麼可能拿下林口!

問題是老共怎麼運4-6萬人過來? 如果運輸過程被消滅1/3,那就是要運7-9萬人,難怪習大大要擴編陸戰隊到十萬人,很明顯是針對登陸作戰的10萬人需求,剩下是怎麼運? 當然台灣的不對稱作戰就計畫就需要更多雄二與雄三飛彈的陸上機動部署,以確保有4-5枚飛彈打一艘登陸船艦,對方需要派200艘軍艦那就是1000枚反艦飛彈伺候,以此比例增加。
YC_Jiang wrote:
J大所言甚是:
就我...(恕刪)


感謝YC大的評論,我在站上潛水已久,對於您長期以來諸多發文內容理據清析言之有物,且不吝與諸多網友分享討論,已甚為欽佩。

就您提到共軍如果真的跨海攻台的話,我的看法是最初搶灘部隊的目標應該是迅速攻占可以使用的機場及港口,並且抵擋國軍的反擊。至於進攻林口台地那要等到機場及港口鞏固後,後續大部隊及重武器能夠運來台灣,整補集結足夠兵力後,才會開始對林口發動攻擊。而共軍登陸成敗的關鍵不在於灘岸,而是能否迅速鞏固機場及港口。

我的看法是兩岸軍方對於林口台地的重要性都心知肚明,共軍的參謀對於國軍從灘岸到台地一線的防禦強度不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只要打些遠火、飛彈、轟炸個幾輪,靠海空軍掩護就可以瓦解國軍的防禦。他們也很清楚以共軍兩棲登陸能力,就算搶灘成功好了,搶灘的部隊不管是在人數、火力、重武器上都遠遠比不上早已經準備充份守株待兔的國軍。搶灘的部隊能夠擋得住國軍的反擊存活下來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拿這些部隊來進攻林口台地等於是玉碎衝鋒,白白浪費解放軍的精銳部隊。

比較理性的作法是在登陸搶灘的同時,就派空降特戰兵種先攻占灘岸附近的桃園機場及台北港、永安、竹圍漁港。這些特戰兵雖然以一當十戰力驚人,空降下來有可能擊敗機場、港口的守備部隊並加以占領,但他們畢竟沒有重武器,攻占機場、港口後不能久守,無法對抗國軍的裝甲兵及海陸特戰部隊反擊。因此搶灘部隊(這些應該都要是海陸級的精銳部隊)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搶灘成功後立刻會師機場、港口的特戰部隊,或是如果空降不成功的話必須去攻占機場、港口,然後建立機場、港口的防禦並儘快搶修讓機場、港口能夠運作。只有靠著能夠正常運作且運量足夠的機場跟港口,後續的援兵以及重型坦克、重砲等真正的重武器,才能藉由大型的民船、民機運到台灣來。屆時不用說兩個重裝師,更多的部隊跟重武器共軍都有辦法運來台灣。否則單靠灘岸作業,他們運兵的速度永遠也趕不上台灣動員後備部隊及調集援兵反擊的速度,登陸的共軍會被國軍消滅,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那這點國軍當然也清楚,因此共軍一旦開始搶灘登陸後,雙方的攻守其實會反過來。登陸前國軍就要先破壞跑道、碼頭、裝卸設備、內外道路、鑿船阻塞港口航道,避免被共軍突襲占領。反正戰爭開打,台灣的戰機、戰艦也不可能到這些灘岸前線的港口、機場來降落,與其被共軍占領拿來運兵,我還不如先全部破壞再說。除了第一線灘岸守軍拒止及消滅登陸共軍拖延時間外,其他軍隊不會呆呆躲在戰術陣地隱蔽,而是會開始集結配合裝甲機步協同作戰以及海陸特戰等拳頭部隊,以優勢的兵力及火力立刻打反擊,奪回可能已經被占領的機場、港口,並把登陸的共軍趕回灘岸,消滅在灘岸陣地。這個反擊會一波波日夜持續下去非常慘烈,就算被擊退也要馬上重整繼續打,直到登陸共軍或是國軍反擊都被消滅為止。只要反擊能奪回機場、港口、消滅登陸共軍,國軍這仗就贏了,老共後面準備再多的共軍也都只能望洋興嘆;如果國軍反擊被消滅的話,以後續共軍援兵及重武器可以源源不絕經由港口及機場運來台灣的情況下,國軍的防線也只能撐多久、算多久,像我一直在講的解放軍的命不值錢,一旦讓共軍能夠從港口、機場源源不絕地上來,國軍的防線再怎麼堅固完善,也會被共軍的人海戰術壓垮。除非真的有外援、有美軍來救,否則林口台地陷落會變成遲早的問題,六軍團被消滅後,整個北台灣就沒有部隊可以阻止共軍嗣虐。雙方勝敗的關鍵,就看共軍來登陸的特戰、海陸是否真的那麼精銳,能在最惡劣的戰況下擋住國軍全力反擊鞏固機場跟港口;還是台灣的海陸、特戰部隊技高一籌,能夠配合裝甲兵衝鋒瓦解共軍精銳的防禦。

JW75 wrote:
感謝YC大的評論,...(恕刪)


國軍不只是要保留部分戰機,等待登陸作戰開始,同時也保留的一定數量的防空飛彈留到登陸作戰,就是要確保某些飛機必須要被擊落,因此對岸只可能用偷襲方式用客機送來數百名突擊部隊,想要佔領CKS,問題是後續的增援部隊就不可能再進得來了。在這個時間點,打運兵的老母雞比打戰機還重要! 事實上用刺針也就夠了! 對這些老母雞來說,直升機上的2.75火箭彈都可以幹掉它!
Henry_S wrote:
國軍不只是要保留部分...(恕刪)


我不是說共軍透過港口跟機場運兵就一定會成功,但只有機場、港口作業才是共軍能夠跨海來台的唯一希望。共軍如果無法取得能夠作業的台灣港口跟機場,要單靠灘岸作業送部隊上來攻破國軍的防線,就算假設兩棲載具都不會有戰損,能夠一次一次往來無阻的運兵好了,簡單的數學算一算也知道這樣的運量根本就杯水車薪,趕不上國軍增援的速度。

而且共軍要跨海來台,鞏固機場跟港口只是必要條件,離充分條件還遠得很。他們當然得想辦法掌握機場跟港口附近完全的制空、制海權,這要靠不少艦艇隨時停在附近、不少戰機巡邏提供港口跟機場不間斷的防空能力,同時台灣海、空軍跟陸基兵力當然也不會閒著,三不五時就會放個冷槍,偶爾還會來個協同作戰不計代價要端掉或至少癱瘓這些機場跟港口。共軍在台灣的港口、機場作業當然一定會有損失,而且損失還可能非常慘重。但共軍憑的其實就是解放軍的命賤,就算有損失他們也得硬著頭皮幹,不然後續準備的兵力不管再多,都只能對台海望洋興嘆。重點是他們沒選擇,這是唯一的希望,單靠灘岸作業並非可行的選項,國軍威脅下的港口、機場作業就算沒有比搶灘登陸安全好了(其實也不會更危險),最起碼也比搶灘登陸簡單快速得多,灘岸作業運量不足是現實,這是物理限制,任何人來都無能為力。
JW75 wrote:
我不是說共軍透過港口跟機場運兵就一定會成功,但只有機場、港口作業才是共軍能夠跨海來台的唯一希望。...(恕刪)


兩棲登陸戰沒有在後續增兵的,一定是一口氣就萬船齊發,要在最短時間內解決。
以諾曼第登陸戰為例,盟軍300萬兵力:德國30萬,能攻下來後續補給就不是問題。
但若以目前武器殺傷力而言,攻方最好有守方15倍的兵力,船艦2萬艘,如此會較有勝算。
最重要的是,發動兩棲登陸時要先取得制空制海權,否則一切皆為空談,共軍若硬攻的話也就只能金、馬那些外島了,拿來爽一下吹吹牛也好,以後想去金門也比較方便,至於澎湖就不一定能拿下了。

陳小春2525 wrote:
但若以目前武器殺傷力而言,攻方最好有守方15倍的兵力,船艦2萬艘,如此會較有勝算。


按照你的說法,西西里島戰役,沖繩島戰役,盟軍都是不敢打的。仁川登陸這樣的登陸戰,沒有百萬以上的兵力,美軍根本不敢打吧。

我覺得核心的一點不能忘記:
即使守軍兵力眾多,登陸點的局部,守軍是可能處於劣勢的。因為你不能完全預估敵軍的登陸方式或者地點。

YC_Jiang wrote:
機動戰甲砲車就不下500輛 武直約60架上下..


根據維基百科上公佈的國軍直升機數量,如果國軍在一地佈置60架武直,那麼表示,其他地方,武直就很少。 。 。因為國軍的直升機總數是有限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