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aubrey wrote:
轰六和B52是用于不对称作战的,战斗力足够用
另外平时训练和展示存在,成本低,训练效果好,足矣
中低端战略轰炸机的要点:载弹量大、支撑型号多、续航距离长、速度可以等等就行了,因为体型大,很容易对其进行升级改造。
所以战略轰炸机的最关键是里面装的导弹和炸弹是否先进..(恕刪)
其實您說的我非常同意,但為何不以現代的民航機為基礎做改造(就像Tu154電戰機是民航機體發展的)?
例如像空中巴士這類的在翼下掛發動機的機型,
1.隨時間演進可以換使用成本更低的發動機
2.駕駛員甚至可以徵用民航機駕駛員
3.維修保養也跟民航維修人員有很大的共通,整體的使用成本應該比現行轟六更低才對
二戰時期不能這樣做理由可能還有生存性問題
如:機體要抗機槍和高炮破片,加裝防衛機槍塔,被炸掉多少機翼後還要能飛回去的生存性要求,民航機的發展比軍用機的發展落後(如續航力,飛行速度)
難不成
1.還要像A10一樣考慮被炸掉多少機翼後還要能飛回去的生存性要求嗎?
2.轟六比起現行的民航機有更低的跑道需求就能執行起降任務?
3.要維持轟六的補保系統,以免讓這些現行人員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