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123 wrote:
你才亂七八糟的,連...(恕刪)


五毛只值五毛,假冒台灣人都假不來,渾身五毛味。
alanchentw wrote:
五毛只值五毛,假冒...(恕刪)


先去搞清楚你的身世吧,至少姓要知道。
姓這種東西,千萬不要瞎抄。
爸爸不好問的話,問媽媽。

如果祖宗墓碑有問題,千萬要打掉,
子孫不能瞎搞。
讓某人失望了
老頭的先祖並非落戶三峽
之所以唐山媽的墳塋落在三峽是因為民國70年左右重修祖墳
原葬處已無足夠土地修建家族墓
因此在風水師建議下遷葬三峽

私人文獻歸私人文獻
私人文獻所載僅為一人一隅所見所得
甚或加入個人情感認同
做為參考或可有所得
但以之為證
卻又陷入擇己所善之而書之辯了

即便科學類報告有其嚴謹的學術倫理
但關於製造平埔族血統及DNA序列一事
仍有一定學者認為有先射箭後畫靶之嫌
不是嗎

看史切忌古事今判
今天認為無法理解的事
在歷史發生的當下
卻是理所當然
例如宗族之治,對宗族成員之威嚇力大於官府
官府亦默許宗族在相當範圍自我約束族人
因此對於不貞之婦人浸豬籠等人命關天大事
官府並不會介入

俗話說天高皇帝遠
禁海令頒布當下,或許京畿一代確有其一定效果
然兩廣閩浙這一帶卻未必如此
若果真禁海令如此嚴謹

何以青鹽(海鹽)有清一代都是與四川自貢井鹽同為主要食鹽來源
何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與兩廣一代海鮮仍是民眾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
難道當時人工養殖技術如此先進,已可人工培育海參、對蝦、鮑魚、九孔等海中食材

死老百姓家中仍有許多祖先遺留下來的古物
如明宣德爐,以及明清兩代許多手抄醫書
還有福建祖宅的地契屋契田契等
均是唐山媽從福建老宅攜出
期待如有平反一日
後代子孫仍能返回故里

至於有提到現今台灣漢人或為原住民或賜姓者之後代
死老百姓舉幾個例子說明可能性不大
先去查查番膏、番肉是什麼
就可以得知番漢通婚即便有,也不會是普遍現象
更別說今天的漢人多數是原住民後裔了

民國90年左右曾在與族中長輩之閒聊當中
恰巧談到平埔族這件事
家族中長輩的原話是--
平埔仔就是所有的平地山胞阿,現在怎變成是一個族了

以上詞句所用到對原住民同胞的不敬詞語,先在此致歉
單純是敘述所需
本人認為只有原住民語可以稱之為正統台語
本人更認為只有原住民族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其他的漢人或新住民都只是移民後代 先來或後到而已


一品老百姓 wrote:
老頭的先祖並非落戶三峽


那麼你可說說你先祖是大約公元幾年,在現在的台灣哪一縣市落戶? 要比鄭成功更早,難道是逃難的明朝建文帝跑到台灣?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死老百姓家譜可不是攀附名人而來

又不是唐朝李家
明明是鮮卑人後裔
後代硬是認老子為祖
搖身一變關隴貴族李氏
名列五姓七望門閥世家

死老百姓家譜
可是收錄在國家圖書館

國圖書冊號、國圖登錄號、系統識別號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編號,一應俱全

並依據美國猶他家譜學會調查表登錄




同意DNA跟族譜是兩回事
畢竟華人是父系社會
母系基因並不影響父系血統

但過繼跟收養在中國古代可是大事
關係到嫡庶繼承等權益
嗣子在過繼後便與本生父由父子關係轉變為宗族關係
嗣子過繼不一定在宗族間產生
也可能在嫡庶之間產生
例如正妻無子,由妾室所生庶子過繼給正妻
則嗣子取得嫡系地位
嗣子與本生母間由親子轉換為家人
且嗣子地位高於原本生母
收養亦同

所以如有族譜
過繼與收養是屬於必定紀載事項
一品老百姓 wrote:
可是收錄在國家圖書館
國圖書冊號、國圖登錄號、系統識別號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編號,一應俱全


您祖先是這位嗎?

170萬年: 雲南元謀人

可是我沒看見他有在鄭成功之前就登陸台灣的文獻紀錄。
一品老百姓 wrote:
本人更認為只有原住民族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那些真正的台灣人現在被要求向中國閩南人學什麼是台灣話,荒謬吧!

English到美國到澳洲都叫English,
日文到台灣還是叫日文,
荷蘭人統治台灣,也不敢說荷蘭話是台灣話。

那些講中國閩南語的中國人,竟然有臉要台灣人跟他們學什麼是台灣母語!

台語要正名!

中國閩南語不是台灣話!
最早的大規模移民可能是鄭芝龍
那是明天啟四年
也比你說的他兒子鄭成功要早
更何況鄭芝龍之前
閩台早有往來貿易
甘蔗、稻米是台灣主要出口物資
曬鹽也是大宗物資之一

可以去看看尹章義教授的著作
不過顏色不正確
估計也不是覺青要的

自重而人重之,互勉

死老百姓家遷台前修家譜是在崇禎11年
遷台後最近一次是近40年前
期間仍持續登載存、歿、嗣、繼、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