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航艦戰鬥群往往都是...(恕刪) 你是說啊共的航母戰鬥群開戰時會變成大形靶船嗎?跑不出第一島鍊開戰時啊共還會提醒台灣嗎?我的航母經過台灣的時候不可以誤射歐在東部海域一南一北航母上面不要說F35AV8B就讓你吃這個也養吃那個也養所以小弟還是認為弘運計劃那兩艘直接改設計變成直通甲板的多功能船可醫療,可登陸,可當航母
要對付海上數量眾多同時來犯的敵船,可以參考大自然最有效率且具有組織性的防禦, 蜂巢防禦蜂巢周圍平時會有巡邏蜂作為眼線 ,當敵人持續接近,大量攻擊蜂就蜂湧而出,持續不斷攻擊直到敵人落荒而逃無人機技術不斷在進展中,當無人機技術發展至能夠像蜂群一樣同時出動接戰敵方,自是我方可採行對敵防禦戰略無人機攻擊適合於海上或沙灘岸上,因為敵方無掩蔽物並直接暴露於我方敵方受限於船舶航速,速度不快並且目標明顯,我方只要以無人機作自殺式攻擊以一架換一船(或氣墊船)方式或是更先進的攜彈攻擊,相信會取得可觀嚇阻及防禦力量以中科院現今暴露的能力,相信無人攻船機的成本才會是考量因素相關考量技術應避免數架無人機同時鎖定同一船舶及因突發狀況未接戰返航能力及防干擾'躲避攻擊能力無人機平時棲於堅固基地內,當船團突破海峽中線或近岸100km位置才視敵方數量出洞接戰平時棲於堅固基地內可避免敵方發動第一波攻擊時覆滅,待需要執行任務才傾巢而出武直出海接戰是下下策,無人攻船機或可承擔殲滅敵軍於灘頭前的重責大任
狼0226 wrote:如果你認為中共無法...(恕刪) 監控?是每天都監控還是每小時都監控還是每分鐘都監控這差很多歐是非戰時監控是演習時監控還是戰時監控這個差更多了監控後你是知道他是在哪一個洋還是哪一個海域還是知道他的經緯度這個差的更可怕
kai-kai2 wrote:要對付海上數量眾多...(恕刪) 無人機若能用在台海防禦,絕對是一大利器3kg以下的玩具無人機只要結合現有的空拍與FPV能力就已經能負起承平時期部分的岸巡工作若結合人員殺傷彈藥,即可在灘頭造成敵方困擾.其他的應用就看軍方的創意, 重點是便宜量大且容易匿蹤比方說讓低速的匿蹤無人機沿固定航線巡邏,以紅外線配合可見光掃描設定只要發現長得跟登陸艦甚至是遼寧艦煙囪很像的就直接飛進去.....甚至帶著人員殺傷彈藥衝進艦橋不求擊沉,只要能讓目標行動受阻就很值得了.甚至找路克幫忙送無人機到對岸重點機場周邊,只要遠方偵測點聽見飛機返航就讓藏在降落航道附近的無人機起飛闖進返航的殲擊機進場航線就算沒撞著也能嚇嚇飛行員增加疲勞^^
kai-kai2 wrote:要對付海上數量眾多...(恕刪) 1.反艦飛彈/巡弋飛彈原本就是無人機的一支,例如蘇聯第一代反艦飛彈KS-1就是無人版的MIG-15,它的基本架構跟現代無人機差異不大.2.現代反艦飛彈都有所謂的BOL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朝著敵軍大約的方向發射,飛彈會以"之"字形的方式來回飛行主動搜索敵艦,當然這時候命中率就差的多,會打中敵艦還是漁船要看平時有沒有燒香,而且BOL模式需要飛到較高的高度讓尋標器工作,所以突防的成功率自然也就下降了.3.這幾年流行的另一支無人機路線大概更接近你的概念,那就是以色列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配備活塞發動機讓哈比有極長的續航力,發現目標時會用自帶的高爆炸藥戰鬥部與敵同歸於盡,要是預定時間內沒發現目標還會自動回航重複利用,算是非常有巧思的軍火產品.哈比無人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6%AF%94%E6%97%A0%E4%BA%BA%E6%9C%BA摧毀薩德 陸祭反輻射無人機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08000829-260309
Funnyshow wrote:老美好像不用LST了,如果臺灣還想要,不然買封存的(有嗎),不然授權臺船造艦也是可以...(恕刪) 不是不需要而是可以用其它的方案替代全通式甲板的兩棲艦或運輸艦運用彈性大造價沒差很多技術也不是問題....所以 這幾年 新型的兩棲 都走向全通式甲板設計
rsteapwos wrote:....所以 這幾年 新型的兩棲 都走向全通式甲板設計...(恕刪) 1.2000年之後美軍下水的全通甲板登陸艦只有LHA-6/LHA-7/LHD-8,非全通式的有LPD-19/LPD-20/LPD-21/LPD-22/LPD-23/LPD-24/LPD-25/LPD-26/LPD-27.2.非全通甲板的聖安東尼奧級一艘十七億美元,全通甲板的美利堅級造價正好是兩倍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