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高教原型機登場 首度曝光

有沒有人知道IDF的進場速度是多少? 說比F104還快會不會太誇張了?

另外T5的進場速度是140浬的消息是從哪裡來?
其實T6 Texan II的前後座也差不多高,個人覺得既然高教機已經定案,就靠裝攝影機來改善後座視野的問題吧
睡了一天, 酒醒了, 看看原 162樓的醉文........

看到前幾樓有人在玩 P圖, 癢癢.....
也來用 小畫家 修飾一下 162樓醉塗的 紅線簡圖 照片 ....

塗一小時後 ... 安捏賀抹 ??? 後座抬高了, 機炮拆了, 機背增油了...........
yoshiyoyo wrote:
很多人笑印度人的航空工業
但是 印度人自製的噴射教練機(推力不大 只有14.2Kn)
前後座段差 卻是挺誇張的

2003年宣佈試飛成功時, 就笑過了.
笑 空氣動力 飛行控制 而已.
挖出老照片 : 進氣道外表變化怪怪的, 副翼 升降舵 用機外連桿 ......


多年後, 光輝號出廠了, 進步很多..........
TW Energy wrote:
以前F-104進場速度也是很高180~200浬,與前一訓練機種落差應該也很大。但是有問題嗎?

印象中, F-104 時期, 空官的高級噴射教練機是 T-33. 降落時平飄, 飄啊飄落地, 感覺不快. 技術高杆的教官, 三點同時觸地給你看............ . ........... 但是, 爬升率, 只有 IDF 的 十分之一.
也奇怪如何一下就至部隊改飛高速機 ? 第一次起降會不會屁滾尿流 ???


再來是1972 及 1995年進來的的 T-38, 那就快了很多, 平飛可達 1.23馬赫. 降落速度也快, 但不屬於空官, 歸 第八聯隊 14及15訓練中隊 ( 花蓮佳山 ) 使用.


T-38 後代的 F-5 高攻角進場是個特色.
距離跑道數公里外就是下圖這姿勢, 直到落地. ( 天天看, 看了幾十年..... )
畫了一下前座 前視線 ( 下圖橙色線 ), 啊 ........ 看不到前方跑道中心線.
莊孝爺 wrote:
睡了一天, 酒醒了,...(恕刪)


P圖的功力很強喔,,可惜原型機已經做了,大概也不可能大改了,話說這P圖跟T50越來越像
ayoyo wrote:
P圖的功力很強喔,讚,可惜原型機已經做了,大概也不可能大改了,話說這P圖跟T50越來越像

沒錢買修圖軟體, 用電腦內附的 小畫家 東摸西摸塗塗抹抹而已.

改座艙罩壓克力玻璃, 是個小工程, 不會動到主要結構的.

以前上網看各國飛機, 常看到 木製實體模型, 對外是展示專用. 對內也能用來讓工程師參考內部空間, 當作管線設計的安排.

例如 :
1991年,第一屆台北航太科技展, IDF木製模型運至台北世貿中心參展.


太空梭木模外表塗裝漂亮, 在風光展示後丟棄, 多年風吹雨打後破敗到他媽都不認得.
ayoyo wrote:
有沒有人知道IDF的進場速度是多少? 說比F104還快會不會太誇張了?

另外T5的進場速度是140浬的消息是從哪裡來?

查了國外的網站, T-5 勇鷹 一些資料都尚未公佈.

但是, 失速速度 ( 降落, 含20%燃油 ) 已登錄 .... 90KCAS . ( knots calibrated air speed )

進場降落速度, 大家推算看看, 加個 20%~30% ?!?!?
莊孝爺 wrote:
沒錢買修圖軟體, 用...(恕刪)


還是很厲害啦,連手肘都模擬出來,不過可能不只改座艙罩,後座艙底高連帶的整個cockpit basin都要改,還有多出來的背部,整個風洞要重做,如果背部要裝油那連管線以及配重都要重算,還是裝個鏡頭比較容易

說到印度,其實我們39年前首飛的AT-3,前後座艙高度差別就已經很大,雖然是有諾斯諾普的協助,但是還是很了不起啦
莊孝爺 wrote:
沒錢買修圖軟體, 用...(恕刪)


一節等於一海浬,所以90knot等於90浬,多個30%也才117海浬,所以140海浬的進場速度是哪裡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