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amer wrote: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國軍的確有跟美國採購過一批戰車用的衰變鈾彈藥,存放在左營的營區裡頭,彈藥庫牆壁有鉛材質來阻擋放射性污染。 陸軍採購的貧變鈾彈藥放在左營?我怎麼覺得應該是之前汰換的海軍方陣快砲用的貧變鈾彈藥,現在都改用鎢合金了....
a750828 wrote:陸軍採購的貧變鈾彈藥...(恕刪) 國軍採購的貧鈾彈有M735A1 105mm以及海軍20mm(方陣快砲專用)兩種,而且至今已經用掉六萬餘發在實彈射擊上。國軍把貧鈾彈也列為戰備彈藥之一,所以是常態性的使用。貧鈾彈可以直接貫穿對岸使用的陶瓷複合裝甲,這是鎢鋼穿甲彈做不到的。貧化鈾彈對於國軍本身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於常常跑去炮擊靶區撿砲彈碎片變賣的民眾來說可能會造成慢性輻射污染。
a750828 wrote:難不成這是國軍對於更...(恕刪) 國軍對換裝主戰車不是不熱衷,而是有更需要的裝備要先換,一路排下來,主戰車自然就排在後面。如果記得沒錯,計畫數量好像是250輛上下,但沒說到構型。確定構型也可以變更裝備,成為台灣專用型。但一切都沒定案,誰也說不準。另外,前面有說到換裝取決於對岸的兩棲作戰能力,要進步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快,形成威脅也不是馬上就能有效果。兩棲作戰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但對岸的作戰能力也沒甚麼長進,所以相對的國軍反登陸裝備也只要可對應對岸能力就行,在目前主戰車還可負擔戰備的情況下,不需急著將裝備換掉,也可將預算用其他更需要的裝備換裝。
就因為台灣的軍事投資優先順序陸軍排最後,美國要賣二手M1A1才更要買進來車體以廢鐵價算,加上整修和運費也比買新車便宜的多省下的預算能用在後勤能量的建力和維持上買個250輛也就夠了,部署在西岸幾個適合登入的灘岸地區可以的話海陸也買一批,必竟海陸是攻擊的軍種,更需要厚皮的大傢伙至於台灣適不適合或要不要買M1A1/A2先看看台灣的國際處境吧,除了美國還有什麼國家肯賣戰車給台灣?本來有錢的話雷克勒還有希望但先是鐽震案被政治抺黑破局(包括Rafale),加上拉案要面子不要裡子和法國軍火商撕破臉現在連我們要邀法國來做雷克勒的簡報法國都不來了所以唯一選項就M1A1/A2,其它的就別再想了(不然誰不想要豹二,陸軍也哈的要死)M1很多人說太重又耗油,這老問題在軍事論譠討論N百篇了...只要台灣違法超載六、七十噸的砂石車能在台灣各地趴趴走,M1就沒問題更別說戰車的履帶可大量分散接地壓力而美軍在中東馳騁千里才有油耗問題在台灣,就算要跨區做戰也頂多一、兩百公里,M1A1續航力460公里跑個來回都還有剩所以M1A1/A2燃氣渦輪引擎耗油的缺點在台灣凸顯不出來,卻有大馬力高機動性的優點台灣地形不適合戰車作戰嗎?看看地形和台灣類似的日本,另外像丘陵地形的南韓、高山地形的瑞士等等,無不部署主力戰車更別說連訓練都要到國外借場地的新加坡,也部署了豹二至於環保問題,沒記錯的話美國外銷M1A1/A2都會把貧鈾裝甲抽掉如澳洲、摩洛哥的二手M1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