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 共產黨抗日的戰役戰績










這份報告由美國迪克西使團(Dixie Mission)的John Service完成

John Service, Report No. 16, 8/29/1944, to Commanding General, USAF – CBI, "Desirability of American Military Aide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Armies." State Department, NARA, RG 59.

第一頁:

題目:美軍軍事援助中國共產黨軍隊的價值
致: 主管將軍, 美國駐中國、緬甸、印度部隊

美國軍隊已經與中國共產主義者的武裝力量展開了合作。到目前為止我方在合作中均處於被動——中共的情報來源提供的竊聽資訊以及對美軍飛行員的救援。這些初步合作所產生的顯著成功應該使更主動的(合作)措施納入我們的考慮。

這種主動的合作應當以提供中共急缺的基本軍用物資為開端,輔以以有效使用這些物資為目的的必要培訓。由於中國的戰局已經進入晚期,這種合作應該做好計畫,以實現共產黨與空軍及其他陸軍力量的戰術協同。

應當承認,支援共產黨部隊的物理困難很大。但是這些困難是可以被克服的。但是啟動這種合作的決策卻會涉及軍事和政治策略方面的一些問題。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來自國民黨的強烈且頑固的反對。我們必須確定,援助共產黨所能帶來的合理的預期收益是否能夠超出那些克服困難或無視國民黨所帶來的代價。

對於這一問題的決策,我建議,應基於以下考量。

A. 政治

我們現在對中國的情況已經足夠熟悉了,也充分體驗了與國民黨的合作,因此可以說國民黨如同它表面上一樣,是虛弱、無能且不合作的。

政治盲目且完全自私的國民黨領袖所擔心的唯一問題是他們搖搖欲墜的權力。由於缺乏民望且沒有勇氣採取必要改革來重獲民望,國民黨知道它的可悲的、毫無士氣的壯丁部隊無法在戰鬥中抵抗日本人。在其當前的短淺目光看來,那些軍隊以及國民黨希望我們將提供的裝備才是它權力的根基。由於缺乏任何有效的經濟政策,國民黨正在使這個國家迅速滑向經濟崩潰。國民黨害怕這一過程會被任何,無論是我們的還是它自己的,在中國的大型軍事行動所加速。

因此,國民黨害怕,也試圖避免任何大型軍事行動對其資源的進一步損耗。它希望能夠有人在中國之外替它贏得這場戰爭。

第二頁

它非常害怕美國將軍事行動大規模地擴展到中國境內,僅次於害怕蘇聯介入。

而中共所考慮的問題則恰恰相反。這場戰爭給予了他們一個成長並極大提升影響力的機會。通過使人們確信這是他們自己的戰爭、它們必須要參戰,中共獲得了切實的民眾支持,並動員了華北很大一部分人口。積極參與抗日戰爭給予了共產黨一個機會,讓他們獲得了到目前為止最大的權力。這一事實非常重要。共產黨意識到,如果它在贏得這場戰爭的過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國內國際地位都會得到極大的加強。即使不是因為其他理想主義或愛國主義的原因,以上的理由也足以使中共非常想要戰鬥。

基於這一背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 把我們的支持和援助局限於國民黨將不可能幫助我們獲得一個有力的、全心全意的盟友。

(b) 相反,這將鼓勵國民黨當前的不民主傾向。儘管這也許能延長國民黨岌岌可危的政權,但是只要國民黨拒絕改革,我們就會懷疑它能否長久推延那不可避免的內部危機。美國的支援甚至將鼓勵那些充滿法西斯思維的領袖挑起內戰,而這一點對中國,對該地區戰後和平,對美國在這裡和平的利益都是一場災難,

(c) 對國共兩黨無差別的援助,將會使至少一支部隊變得作戰得力,那就是非常熱衷於戰鬥的共產黨。

(d) 這種無差別的援助,還將在中國產生一種建設性的影響。國民黨將不僅將被迫來爭奪我們的支援,也將不得不去爭奪中國人民的支持。我們因此可能可以刺激國民黨進行改革。

(e) 最後,我們給予共產黨的支援將幾乎肯定地使國民黨無法發動內戰。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太可能會促使一場宣揚共產主義的內戰發生。他們的政策是反內戰的。他們從我方想要獲得的武器(與國民黨想要獲得的武器形成鮮明對比)是簡單輕便型的,而不是重型進攻性武器。而且,如果我們的政策能夠促使國民黨實現進步,內戰也就是不必要的了。

總結:如果國民黨如他們所宣稱的那樣——民主且真誠、急切地想要儘快擊敗日本人——那麼我們提議要給予中共至少成比例的援助時,他們就不應該反對。不過分地說,國民黨反對的強度能夠有效反映我們援助共產黨究竟有多高的價值。

第三頁

B. 軍事

儘管我們在實際戰區尚未完成現場觀察,但對於共產黨的瞭解已經足以獲得一些結論。這些結論也與我們從共產黨獲得合作的結果一致。但是,比其他都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即共產黨從戰爭之初白手起家到現在已經在華中、華北的廣大區域不但維持了而且極大增強了自身實力。與此同時,他們在華中和華北還持續地牽制了大量的日軍。

(a) 共產黨在長江以北日軍交通線沿線而且極為接近交通線的位置保持著戰略據點。顯示這些地點的地圖完全可以說明問題。共產黨提供的這一情況與他們所提供情報的範圍以及對美軍飛行員的援救行動非常吻合。從這些地點出發,他們可以到達各主要城市並切斷鐵路。由於我們對中國海的控制日趨完全,這些交通線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比方說,如果我們在華東登陸或漢口受到攻擊,這些交通線對於日本人來說就將是生死攸關的。

(b) 共產黨武裝有能力進行運動戰、遊擊戰,他們對這種作戰富有經驗,而且他們有足夠的士氣和決心來執行此類行動。

(c) 他們在我們所關心的區域中擁有長期、大規模進行遊擊戰所必需的廣泛的民眾支持。這種廣泛的支援帶給他們極大的有用(由於自願且受過部分訓練)的人力儲備。

(d) 他們的物質需求是簡單而且不過分的。給予他們少量支持,就將獲得很大收益。他們意識到他們不能夠,而且作戰地形和行動也不允許,使用重型複雜的現代裝備。

(e) 向共產黨提供一定量的物資將不僅僅提高他們的戰鬥力(比方說使他們能夠摧毀炮樓,或者在一定時間裡守住橋樑以確保破壞工作完成),而且可以使他們像他們過去做的一樣,通過繳獲日本人的裝備來獲得更多的物資。他們在日占區所處的區域及他們使用的戰術使得他們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f) 提供給共產黨的物資數量就算不多,也可以在擾亂交通、破壞工業和物資以及殺傷日本人方面比空軍使用同等數量的物資要更為有效。空中轟炸不僅浪費而且效果很差。由於華北與我們可用的基地之間的距離,它還需要大量消耗汽油、維護物資和其他裝備。通過,比方說,大量沿鐵路周邊地區的協同的遊擊隊攻勢,可以更好地實現摧毀日本鐵路、讓其無法運行的目標。

第四頁

如果共產黨擁有足夠的補給而使他們的作戰更為得力,不僅是鐵路沿線的日本守軍,整個佔領區的日本守軍都不得不增兵。在這些行動造成的日本人裝備上的損失和花銷將遠高於單獨的空襲。

(g) 利用共產黨武裝在日軍大後方進行遊擊戰和破交戰將使空軍力量能夠集中到其他任務上。比如,在登陸之前一段時間,共產黨軍隊可以被給與足夠的物資並進行相關的訓練。那麼整裝待發的共產黨就可以代替空軍對滿洲至長江流域的交通線進行攻擊和擾亂。因而,當登陸即將開始以及完成之後,空軍就可以完全投入到直接火力支援之中。

結論:

從所有這些政治和軍事因素的考量出發,我認為,應當將美國軍事援助擴展至中國共產黨軍隊。

約翰 S. 瑟維斯


批准發送:大衛 D. 巴列特 上校, 參謀團








呵呵,毛敬塘還說過不少段子,當年可騙到不少傻逼自由派"進步人士"。
革命的鴉片煙

—南泥灣種鴉片的歷史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46/page066_GeMinYaPianYan.html

共產黨有沒有炕日不知道,種鴉片卻是肯定的。
瞭望東方報導,當下最駭人聽聞的說法,源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張耀傑的揭露:“南泥灣本來是延安地區唯一的原始森林,被王震的三五九旅用極其野蠻落後的方式砍伐燒荒後,種植了大片的鴉片,《為人民服務》中的張思德,就是在燒制煙土的過程中被活埋在窯洞裏面的”。他批評毛澤東欺騙了中國人民半個多世紀,把南泥灣種鴉片說成是種莊稼養牛羊,而煉鴉片的張思德則被說成是燒木炭。
關於三五九旅種鴉片的“真相”,在海外已有不少報導,影響較大的是臺灣學者陳永發教授的專題論文《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與延安模式》。正是此文後來引發中共黨史好事者一系列的探討追問,支持者說有,反對者說無,這中間,未見過任何來自官方的史實澄清,甚至聽不到依然健在的那些延安時期的老人發出一絲憤然之音。英國散文家黎裏說:“沒有火就不會有煙,沒有重重疑惑,就不會有紛紛謠言”。煙火正在薰染曾經神聖的南泥灣精神,今天誰將站出來闢謠解惑呢?
對南泥灣種鴉片的種種風傳,大多依據幾本著名的日記。
抗戰時期蘇聯塔斯社記者、莫斯科駐延安特派員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日記》裏寫道:“到處在做非法的鴉片交易。例如,在茶陵,遠在後方的120師部,撥出一間房子來加工原料,製成鴉片後就從這裏運往市場……”。“毛澤東同志說,在目前形勢下,鴉片是要起打先鋒的、革命的作用,忽視這點就錯了,政治局一致支持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中共政治局甚至批准,要加強發展公營的鴉片生產和貿易...要在一年內為中央政府所轄的各省的市場(叫作對外市場)至少提供一百二十萬兩的鴉片……”
當時負責邊區政府事務的謝覺哉,則以自己的日記提供了佐證。謝覺哉在日記中把鴉片一律稱為“特貨”,說“就是特貨一項得的法幣占政府收入……盡夠支用。”1944年4月9日又記,“據調查邊區記憶體的法幣不下二萬萬元,無疑是由特貨補足普通物品入超而有餘來的”。可見,經營“特貨”的收入,不僅足夠使用,減去開支,還有不下兩億元順差。“特貨”作為邊區政府的大宗收入來源,顯然成了GCD軍隊在八年抗戰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
不僅延安,1945年中共冀魯豫邊區第六專區所轄淮太西縣下發《煙土稅徵收與管理暫行辦法》,為了加強對敵經濟鬥爭,減輕人民負擔,管制煙土出口,爭取必需品的收入,明文徵收鴉片煙土稅,允許鴉片煙合法經營。
另據《李銳、范元甄1938年—1960年通訊、日記集》記載,從延安去東北,許多幹部帶了一些鴉片以代現金之用。1946年11月19日范元甄信中說,“這次幹部帶大煙的人多極了,夏淑賢等都是廿、三十兩。僅在白城子就沒收了一千多兩,未查出的還更多”。李銳1946年12月27日回信:“代金聽說熱遼這邊比東北價還高,如有移動,打聽情況後再脫手”。延安的鴉片就是這樣流通到東北解放區的,“這裏家屬隊有不少太太,成百兩的煙土,……真富的不像話”。(1947年4月30日范元甄信)。
延安地區早有生產鴉片的歷史。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寫道:“邊區政府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整理財政及增加收入。以前最主要的收入,是從鴉片煙而來,陝北北面的三邊一帶,盛產鴉片”。當年南泥灣種植大片的鴉片一點也不稀奇古怪,用不著張耀傑先生千里迢迢跑去實地考察。其實,八路軍對鴉片本不陌生,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裏講過:“有的紅軍戰士回憶說,他們曾用鴉片當作貨幣去購買生活必需品。”..........................................

附件:淮太西縣煙土稅徵收與管理暫行辦法
民國三十四年七月頒佈
一、為了加強對敵經濟鬥爭,減輕人民負擔,管制煙土出口,爭取必需品的收入,特根據冀魯豫邊區政府稅收原則暨本縣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二、於本縣中心集市設立煙土總行,統一管理煙土行之經營與稅收事宜。
..................................................................


(按:“淮太西”縣系河南之淮陽、太康、西華三縣之一部劃編而成,隸屬于冀魯豫邊區第六專區,該專區又稱水東專區,因地處新黃河以東。本辦法第七條所稱水東辦事處,即指此而言。這個錄自印發之油印原件,是當年解放區種植鴉片的鐵證之一)






此處的煙明顯是指大煙而不是煙草,因為收煙草是用采葉法而不是“割煙”,而且千畝收煙僅300兩,根本不可能是一畝能產數百斤的煙草。所謂“割煙”,指的是割破罌粟果殼收取漿液以煉製鴉片,這是個技術活,沒經驗的新手自然做不好(“割煙的人要心靈手巧,三刃刀割得恰到好處,好割手一般能連割三刀,三刀後就再不出煙(漿)。先一天下午煙桃被割後,即流出乳白色的汁液,與空氣接觸逐漸變成黑褐色,第二天早上再用薄刃小骨刀刮取下來,裝入罐內,成為生煙土。乾燥後裝入土大碗內,用黃表紙蓋好存放。”竇建孝:《天水鴉片流毒見聞》,載《近代中國煙毒寫真》)。中共百般避諱種大煙的事實,還是在“割煙”二字上露了馬腳。
從這個史料其實還可以估算出1942年南泥灣種鴉片所占比率,具體自己去算吧,初中數學問題。

四.“新華網”刊載的《民主革命時期的鎮原縣邊區政府》一文,寫有“特貨(大煙)1200兩”: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2005-11/01/content_5484505.htm
chrischenslayer wrote:
曲線救國的國民黨將領
1941年6月畢澤宇國民黨第69軍軍長率所部投敵

1942年4月孫良誠第39集團軍副總司令在魯西率69軍、暫3旅、特務旅全部投敵


無聊看了一下這份名單,發現個奇妙的地方,為什麼這個69軍能投敵二次,一次是所部投敵;一次是全部投敵(差別在那?這是中文的奧妙之處嗎),抗戰時期國軍到底是有幾個69軍??????

查了一下,發現到抗戰中只有一個69軍,而且都在國軍的戰鬥序列中。

不解之處,請問chrischenslayer兄,那69軍要如何即能在國軍建制中,還能投敵二次,一次所部投敵,一次全部投敵?

難道是失傳的影之分身術嗎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chrischenslayer wrote:
1943年2月王勁哉國民黨第128師師長率8個將官及所部投敵


又發現怪怪的地方,王勁哉明明是戰敗被俘,被日本人關押(後軟禁)到戰後才釋放。

怎麼在名單中成了“率8個將官及所部投敵”了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chrischenslayer wrote:
1941年5月公秉藩國民黨第30師師長率該師及第3、第9、第17、第80、第93各軍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敵


公秉藩是中條山戰役被俘,這些3、9、17、80、93軍都有參與中條山戰役,估計這些人員就是戰役被俘的國軍。

把一次戰役的被俘人員,找一個俘虜中官階最高的,說這人帶領著這群俘虜投敵,這道理不對吧?

而且也搞錯了公秉藩是第34師師長,不是30師!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kruppag123 wrote:
我說你也把書看完再罵吧,這本書是研究當年共產黨起事的重要參考資料裡面很多章節非常有可看性而且極具歷史價值,有負面資料的也就30-40頁左右而以的篇幅,比起整本書5-6百頁那是多少的量?而且請注意我沒主動拿裡面的負面資料出來黑誰,我只說有興趣可以自己看,會引述我說了只是陪您挖墳而以。...(恕刪)

你先說湯恩伯清廉,我拿出蔣中正和陳誠對湯恩伯的評價給你看,你就轉口說共產黨也如何如何。

這種理屈詞窮就轉換話題的風格可不可以改一改?在你要攻擊共產黨如何如何之前,可否請你先確認一下你說的“湯恩伯廉潔”是否說錯了,再轉進下一個話題?
狗宏 wrote:



又發現怪怪的地...(恕刪)

你他媽跟他認真啥?他自己可能都沒認真看過他貼的文章,不過是關鍵字搜尋有他要的結果便順手拿來。

狗宏 wrote:
無聊看了一下這份名...(恕刪)






圖為國民黨冀察戰區遊擊總司令孫良誠等投降日軍後在日本參觀閱兵


見諒見諒

國民黨在抗戰時 降官如毛 降將如潮

官都快統計不完更不要說帶過去的部隊番號

有時候部隊番號可能有誤因為投敵的實在太多了




杰夫jeff wrote:
革命的鴉片煙—南泥...(恕刪)






你怎麼沒去翻翻當時侍從室組長唐縱的日記呢?





唐縱明明就寫:在按囤積者之職業而論以金融界為最多 鴉片商次之

可見在當時重慶鴉片根本是當商品來販售

你們抗日將領黃埔一期的李延年不是也在吸鴉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