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hhnuter wrote:
那如果倒過來想,假設國民黨有民心,又有美製武器,
有可能打輸嗎?
那時候有許多城市的解放是直接開城門迎接解放軍的,
如果不是共產黨取得民心,又能如何做到呢?


直接開城門的,是打不下去的守軍部隊,和老百姓無關。

城外大批大批的難民湧進城內,城裡的人看在眼裡,難道不知道共產黨在搞階級鬥爭?

海南那時聽說共產黨要來了,海南大學的女大學生為了找機會逃,寧可嫁給丘八,只為了爭取到台灣的機會。

試問:是什麼政權讓她們這麼害怕?怕得寧可拿自己一生幸福來換逃命機會?

共產黨獲得不少俄共的裝備以及收繳日本關東軍武器設備,
還有許多國軍將領(其中有不少是軍閥時代的降將)按兵不動或棄械投降都是原因之一。

老共宣傳民心歸向主要因為他們以解放人民為主要口號,
自然日後教育就以這一點為主要宣傳,總之國共戰爭的勝敗原因很多,不會只有''民心''這個問題而已。

EizoT766 wrote:
自然日後教育就以這一點為主要宣傳,總之國共戰爭的勝敗原因很多,不會只有''民心''這個問題而已。
...


我認為,民心的因素確實有,畢竟在亂世,誰都想安定。但若因此簡單地說成是共產黨得人心、國民黨失人心,這種分析太懶惰。
但是內戰初期共占農村,國占城市。
遊擊戰沒有民眾的支持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
雖然不敢說大陸宣傳的真實,
但是相信什麽驅趕民眾衝鋒、共產共妻就太過了。
對比一下1950年和朝鮮戰爭和1945年的抗戰,
其中都有國軍或投向共產黨的國軍參加,
時間僅相差5年,同樣一隻軍隊的表現截然不同,
共產黨在組織力、凝聚力和民心支持方面完勝。
至於說有大批人員逃入城市避難和隨國軍撤離台灣,
我想有三個原因
第一, 躲避戰火,當時國軍畢竟是中央政府自然會有人跟隨。
共產黨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給貧民,大量地主或國民黨人士家屬逃入城市。
第二, 與共產黨信仰有激烈衝突親西方的一部份學者和上層人士和家屬。
第三, 抓丁,後期五成以上的國民黨士兵是抓來的,福建沿海甚至有些村子男人都被抓走完了。
而後期共產黨軍隊的兵員補充很大一部份就是俘虜兵。

陰謀詭計或者可以贏得一場戰役但不可能靠他贏得整個戰爭,
其實無論多少理由,國民黨作為中央政府掌握大義本來應該擁有更大的有利條件。
失敗的原因永遠不會是敵人太狡猾而是自己爛透了。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雲飛揚,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無人,漢道昌。
同意樓上所言 失敗原因多是自己太爛

內戰失利原因千頭萬緒
會跟著政府來台的民眾 也有千百個打算 或者說千百個不願意
但個人認為 簡單說成"政府統治失民心"其實不會有太大爭議
畢竟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 施政結果好與不好都得負全責
能把大片江山在短短4年間丟光 要說國民黨當時得人心 恐怕我們自己都會臉紅
你算算中國當時號稱有四萬萬人口, 就算有兩千萬有錢有資產的上流人民反共,
那也只占全人口5%而已, 國民黨用5%有錢人想跟95%窮人作戰, 當然處處挨打.


只不過就算是5%的中國人口, 四散到各地去依然是個很大的數字, 所以可以說得好像
全中國有一大堆人反共一樣, 其實這點人口放到整個中國根本就是極少數而已.


共產黨宰掉一百萬國民黨員, 占總人口也不過是個零頭罷了, 你把它當作一百萬個個案來看
當然會覺得事情很大, 但在戰爭期間, 一百萬不過就是個數字而已. 只是支持國民黨的人口比例
少, 所以損失一百萬比共產黨損失一百萬影響要大很多, 所以國民黨被共軍用人力優勢吃掉也不用
奇怪了.







HappyDavid wrote:
你算算中國當時號稱有...(恕刪)



一,現在和大陸老百姓接觸,問他們「親人當中,有誰吃過國民黨虧的?」十有八九問不出所以然來。

反過來,問他們有無吃過共產黨虧的,則十有八九都能說出一大串悲慘經歷。

二、在日本看到一篇著作。算是一個小型的民意調查。

日本學者針對從東北遣返回來的日本僑民,做了統計調查。

對於國、共兩黨,日本僑民普遍看法是:

1. 國府腐敗嚴重
2. 但國民政府仍值得信賴,起碼,承諾的事情(遣俘)做到了
3. 中共在初期很懂得形象包裝,軍紀很好
4. 但久了以後,搞鬥爭、搞彼此揭發,搞得人心惶惶

三、國軍攻下延安後,曾有《大公報》(非官方)記者訪問當地老百姓,對於共黨的普遍看法是:

1.看病、上學不用錢,很好
2.軍隊軍紀很好
3.清算鬥爭不好。成天開會不好

所以我覺得,若說共產黨是全面掌握人心,不見得。

看不下去4650 wrote:
一,現在和大陸老百姓接觸,問他們「親人當中,有誰吃過國民黨虧的?」十有八九問不出所以然來。

反過來,問他們有無吃過共產黨虧的,則十有八九都能說出一大串悲慘經歷。



這跟年紀有關, 年紀小的一出生就在共黨統治下了, 怎麼會知道兩者的差別? 不然我調查一下
滿清跟民國有什麼差別, 能說出來的也應該不多吧.



看不下去4650 wrote:
二、在日本看到一篇著作。算是一個小型的民意調查。

日本學者針對從東北遣返回來的日本僑民,做了統計調查。

對於國、共兩黨,日本僑民普遍看法是:

1. 國府腐敗嚴重
2. 但國民政府仍值得信賴,起碼,承諾的事情(遣俘)做到了
3. 中共在初期很懂得形象包裝,軍紀很好
4. 但久了以後,搞鬥爭、搞彼此揭發,搞得人心惶惶


日本人又不是社會底層族群, 他們在中國就跟地主富商一樣, 都是強勢族群, 當然不會喜歡共黨.




看不下去4650 wrote:
三、國軍攻下延安後,曾有《大公報》(非官方)記者訪問當地老百姓,對於共黨的普遍看法是:

1.看病、上學不用錢,很好
2.軍隊軍紀很好
3.清算鬥爭不好。成天開會不好

所以我覺得,若說共產黨是全面掌握人心,不見得。



也許是沒有全面掌握人心啦, 不過人家掌握的是社會底層農工階級, 是給把槍就能上戰場的即戰力,
國民黨光掌握一堆嘴砲讀書人和怪來我先跑的富人官吏, 這些人自己不上戰場, 一跑掉還拖垮支持者的信心,就連老蔣自己都沒死守中國故土戰鬥到底, 下層官兵怎麼會有士氣賣命? 總之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共黨, 而是國民黨內一堆各懷鬼胎的領導階級.







用膝蓋想一下當時的民心項背了

試想一下,說共軍不抗戰,如果直接丟把武器給抓來的壯丁有戰鬥力?打的過八年抗戰,作戰經驗豐富的國軍?

再看看《中美關係白皮書》裏面美國是如何描寫當時國民政府的

書中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盡力而為,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是為「袖手旁觀」政策。白皮書發表後,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

杜魯門對蔣中正很有成見,美國作家默爾·米勒有一次採訪杜魯門總統,杜魯門就氣得大罵地說:「他們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他們從我們送去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聖保羅以及紐約的房地產。


不過直到日本宣佈投降前一個星期,國占區還繼續有縣城淪陷,也算是奇葩了

這種翻天覆地的方式進行全國性政權更迭,不可能僅僅是一個原因造成的,而是多個原因綜合導致的,當時國民黨全面的爛掉了
沒有核彈、航母,你是破壞地區平衡的邪惡勢力;有了10個航母群、萬顆核彈,你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北伐時 百姓送菜送飯 抗戰時 百姓冒死提供情報 内戰時 連找個帶路的人都找不到



這是有看次看記録片一位國軍軍官自己説的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