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氣不等於空調,冷戰時代各國戰車都直接面對核生化的威脅,必須有能力在車內保持正壓,一旦遇上核生化戰爭才能保持戰力,所以可以確定空調必然有配備在多數戰車上,冷氣就不一定.2. 美歐蘇大多都在高緯度,氣溫較低,即使在盛夏車內通常依靠"空調"也可以維持一定的溫度,但是熱帶或台灣這種亞熱帶就未必,以阿戰爭有記錄阿拉伯戰車駕駛組在車內中暑休克,他們都是世代居住在該地忍受高溫的種族,如果連他們都受不了那其他人就免談.3.所以冷氣的設置看來有可能要因地制宜,有聽說梅卡瓦有較強的"空調系統",但是至於是不是我們通常定義的冷氣?這恐怕得要看有沒有熟悉以阿軍事的大大願意現身說法了.
我在思考以下問題:一.寒帶地區國家的戰車需不需要暖氣,如果氣候急凍到零下30度,還是可以自動變換冷暖空調?運用引擎餘熱?二.熱帶或亞熱帶地區作戰的戰車,除引擎外,本身就是一個吸熱的訊源,就作戰而言,要冷氣不如用氮氣,當偵測到飛彈攻擊時,立即噴射氮氣,不要在戰車外裝設難看的煙霧彈三.題外話,toyota應該分設軍事部份,發展油電混合引擎,如果真要冷氣的話,用煞車的餘力應該就夠了四.如果戰車內的軍用電子也需要用冷氣,那戰車不發動時冷氣電力如何解決,總不能靠電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