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時傘兵都當紅軍假想敵,那空軍的假想敵都是那些戰機呢?

s90711 wrote:
真假這麼兇用f5e虐...(恕刪)

看了這麼久都沒人提,
真的沒有人記得臺灣飛官駕駛的F5E在美國贏F-15的往事了嗎?
F5E在美國贏F-15是怎麼樣的歷史故事哩?

是不是5E擊落F-15我沒印象,有印象的是第二任F-16 SOLO DEMO的那位教官
曾經在美國受訓時,二度駕駛T-38"擊落"F-15........
無糖綠茶,綠茶無糖,多喝多健康!

kk26223 wrote:
演習時傘兵都當紅軍假...(恕刪)


前戰術中心(17隊)主任寫的

武器學校,這個單位對一個戰鬥飛行員而言,應該就是博士 班或是 博士後研究的等級了。我在美國受訓時,有在基層中隊飛行訓練的經驗,也有幾次與武器學校的完訓人員交手的經驗,每一個都有許多令我佩服與學習的地方。一個武器學校完訓的臂章是飛行員無上的榮耀。能夠被選上進入武器學校受訓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要是能夠順利完訓,更是難能可貴。可以想像一下,能夠在這個單位擔任教官要有多優秀才能享有這麼高的殊榮?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空戰中戰耗的比例相當高,在越戰、韓戰期間,也有很大的損失,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一架飛機所費不貲,要訓練一個飛行員更是需要長時間的培訓養成,可能比飛機的設計、製造、生產還要更花費時間與金錢。如果能有更好的方法將飛行員的戰損降低,是不是即可保存重要、昂貴的裝備器材,又可以節約訓練的成本,最重要的人員的生命保存,也是持續戰力的維護,更可以有效的提高軍隊與民間的士氣。所以就有人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的研究。根據統計,在戰場上能夠成功完成前十批任務的空軍飛行員,在戰爭全程存活的比例將能大幅的增加。

由這個資料推論,如果飛行員能夠在將要上戰場之前就有模擬實戰訓練,應該是能夠提升空軍飛行員的戰場存活率的。美國因應這個空戰的現實,成立了武器學校,經由嚴格的訓練,模擬實戰的戰場環境,讓飛行員能夠在赴戰場前,能夠體驗擬真的空戰戰場,讓飛行員能夠就平日訓練的內容實際的演練,雖然沒有真的暴露在槍淋彈雨下,接戰的操作、武器的運用也有許多的限制。但是許多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設計了武器模擬方式、態勢、飛行實境與模擬空戰場景,加利用一些輔助的裝備,例如:AVCR,ACMI…

AVCR也就是空用錄影帶。可以將HUD上的武器參數、時間、飛行數據、操作動作、發射動作…完整的記錄下來,以檢驗武器發射時是否能在射擊參數之內。即使飛彈發射了,在飛彈飛行中,對方是不是有任何動作?足以閃避的掉,造成飛彈飛射的無效。雖然裝備比較簡單一些,而且必需要等到落地以後歸詢才能作戰場上的回顧。但是也足以讓參與訓練的飛行員經驗到戰場上可能會遭遇到的狀況,模擬實戰。

更好的訓練裝備就是Air Combat Maneuvering Instrumentation (ACMI)。早期的ACMI系統需要攜掛一個類似飛彈的信號莢艙,可以將每一架飛機的飛行姿態、操作數據、角度、高度、速度、武器系統情況、武器數量與備戰情況…即時的顯示在地面的管制室。在戰鬥中,各機的相對位置即時的戰鬥動作也能顯示,每一組相對的互動數據也能一目了然。管制室中有兩個大螢幕顯示三D的即時動態戰況與互動數據。如果需要可以將重要的資訊切換到大螢幕上。另外還有三個小螢幕,可以看飛機的操作數據。加上熟練的戰裁官,可以依據接戰時武器發射情況,運用系統內的武器模擬參數,計算武器的發射是否有效。ACMI可以讓接戰的雙方能夠即時了解戰果,這實在太重要了,在空中接戰時也就不會各說各話,有戰裁官能夠即時的裁定戰果。更重要的是,落地後的歸詢,也更能將空戰的接戰畫面重新播放,讓戰果重現。不但能檢驗個人的戰技,也可以立刻的判定戰術是否有效,這個裝備如果能好好的運用,可以更精確的讓飛行員體驗到真實的戰場,將武器運用發揮的最大效能,這些精實的訓練使造就了美國空權,也使美國超強的地位無比穩固。

在美國T-38換裝訓練時,我國曾要求美國受訓的教官需要有武器學校畢業的條件,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武器學校是很有成效的。雖然沒有可能把所有的美國教官換成武器學校畢業的,但是總是會保持有一、兩位在中隊,擔任weapon shop。這個職務的主要功用就是研究與武器系統有關的事項、空戰戰果裁決、炸射研究及成績計算…

空戰訓時,常常會有很多動作值得爭議,不是很容易判定,常常會爭的面紅耳赤的。飛行也是個武行,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行業裡沒有任何一個人甘願服輸,要是沒有一個學有專精、學理通透、操作能力出眾,各方面的條件都能夠讓大家認可的人,實在無法搞定這些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飛行員。可是要做到能讓大家服氣,這不是 一兩 個人, 一兩 天的功夫就可以做到的。我換裝F-16時也有碰到一位”PIPEN”也是武器學校畢業的,每次有什麼爭議,只要有他出來,一定讓大家心服口服。他也曾跟我們提過,曾經有一次空中熄火,結果安全落地的經驗,這個傢伙,是真的很優秀。

為什麼要做這些艱難的課目、高挑戰度的訓練呢?在美國的武器學校的訓練,聽老美教官講,常有一批飛行1個小時,但歸詢7個小時的事,而且還是不及格的架次,實在很慘。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人主動自願的來這個單位吃苦、受罪?

其實就像少林寺,為什麼有達摩院或是藏經閣的武林高手,也有只能端盤子的知客僧?一個達摩院的僧人,可以對付好幾個小和尚,對不對?要是單打獨鬥,誰的勝算大?這個問題,有多簡單,我都不好意思問了。可是,訓練是很苦的,在少林寺很苦很苦。在飛行線上,也是很苦很苦的。這是一條孤獨的路,不容易見到成效,可是要是不準備好,真要用時,鳩摩智來犯少時,可就沒有辦法應付自如了。

所以我們空軍很早也在46中隊成立了「假想敵中隊」,模擬各種敵機、戰術以及戰況與場景。為空軍戰術能力的提升,盡了很大的心力。

但是因為二代機換裝後,F-5的性能已不足以模擬SU-27等更高階的敵機,所以假想敵的任務就交由17隊繼續執行。類似美國武器學校的戰術專精課程,也就是在這裡執行。

ACMI已經使用超過20年了,已經有更好的裝備可以替代。我們中科院早就有研發類似的裝備,名稱就是TAS,算是P-4等級。各型機只要掛上POD都可以使用。只不過武器模擬參數是由自己編建的。

另外,為了補足ACMI系統的不足,空軍也有建案採購更新式的ACTIS系統,號稱是P-4.5,也是由中研院研發的,系統的性能更好,也可以用於多種酬載平台,應該可以有很好的訓練效果的。

目前美軍使用的是P-5的ACMI,還可以有空中連線延伸範圍的能力,不但能立即顯示各項飛行數據、戰果裁定、座艙內也有一個小卡匣,可以將空中的飛行情況記錄下來,再落地後,即使是外場落地,只要有歸詢裝備就可以使用,功能更好,更方便,更有效。

裝備再好,武器性能再優良,最重要的還是要努力、認真的下功夫,才能夠發揮效用。要是能夠完成武器學校的訓練,應該等於是通過18銅人陣了。

ASRAAM wrote:
很奇怪嗎?美國海軍戰...(恕刪)


沒有啦~~

只是很少聽到這類消息而已!

是有聽過F5E宰掉F15...

只是不知道現在在外海也有這樣的經歷

ASRAAM wrote:
46假想敵中隊可說是...(恕刪)







塑膠蟲是指什麼機種呢????我不知道哩。
kk26223 wrote:
塑膠蟲是指什麼機種呢...(恕刪)

F-18 大黃蜂
F-18是美國海軍第一款大量使用非金屬複合材料的機種 ->塑膠
大黃蜂 -> 蟲

同理:
F-18E/F 超級大黃蜂 = 超級塑膠蟲
EF-18G 咆哮者 = 噪音蟲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F18是種多功能戰機

它的任務不是單純空戰的戰鬥機

也包括地面攻擊等諸多不同類型任務

因此它的作戰能力各方面都不是頂尖的

在纏鬥上不如F5靈活,因而落敗,並不是不可能

不過EF18咆哮者在美軍也擊落過F22猛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