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號憶往 談下一代戰機 ◎廖全祥

冷靜的看一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能夠完全自主的自製戰機及其武器的,然後再來理性討論比較好。
冷靜的看一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能夠完全自主的自製戰機及其武器的


嚴格說來是零
就算是美國 武器研發能力全世界第一
還是無法避免採用進口零件 特別是在電腦電子方面



sammergtr wrote:
台灣技術沒中國好...(恕刪)


台灣的基礎工業連汽車引擎都作不好..還談甚麼飛機引擎...別鬧了...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中國人的政治思維,往往就以近利為先.....口號很大,效果很小.....打自有國家開始,就是如此

花一百元買來報廢,再申請兩百元去買新的.........這再中國人的歷史....時有所見

當年,美國要台灣空軍拆毀P51與P47N......才要給新飛機.......

怎麼沒有向當年英國佬....為了保留一個歷史.......不惜挖個洞....將噴火埋起來.....直到四五十年後,挖出來........

看看航博館.......實在是......

這個縮影,就能看出,台灣軍方,如何看待歷史

都說黑貓,黑蝙蝠為國犧牲......卻連個像樣的紀念館都沒有......就算有,也不是空軍所管....是民間

連個U2實機模型.....連坐艙也沒有
報廢的問題出在法律與施行細則.
如果法律上的報廢可以再寬鬆一點,
那現在台灣應該存在很多可動老骨董軍用裝備來展示.

至於下一代戰機還是用錢外購吧.
原因:(1)量產完無法銜接,武器不能外銷.
(2)經費不夠,把18%全砍了可能勉強夠.
(3)AT-3先換一換,我擔心學員還沒飛到戰鬥機就消耗光.

地獄貓 wrote:
台灣的基礎工業連汽車...(恕刪)


你還活在什麼時代?

請Google 華擎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jrta1597 wrote:
報廢的問題出在法律與...(恕刪)

先別討論AT-3是不是到了該換的時候,先問問看空軍還是不是招得到更多人才加入,而且還要願意在空軍裡頭待得夠久。


>>怎麼沒有向當年英國佬....為了保留一個歷史.......不惜挖個洞....將噴火埋起來.....直到四五十年後,挖出來........

後續的消息是,好像根本沒這回事........
flymousetw wrote:
華擎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恕刪)


我是說作不好..不是說作不出來...
我有朋友在華擎工作,不用Google好嗎...
華擎20年只搞出兩個系列最大排氣量2.2升掛渦輪130匹馬力的引擎很了不起嗎??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地獄貓 wrote:
我是說作不好..不是...(恕刪)


那是因為原廠是標功率,而不是一般常用得hp或ps
1公制馬力(hp)=0.735千瓦(kw)

所以2.2TB標130kw大約是176hp左右,未掛tb的版本則是150hp

但後來2.0L得那顆效率又比2.2L得好(2.2L得是比較早的設計),2.0NA得出力跟2.2NA幾乎一樣

而且它用得是一顆小型得輕增壓渦輪,重點是作為提高扭力,小幅得馬力提升算是附屬品


eclair_lave wrote:
那是因為原廠是標功率...(恕刪)


我想我的重點並不是在華擎的引擎作的怎麼樣,
而是在於台灣的金屬加工工藝還不到可以做飛機引擎的程度...
摘錄一段丁錫鏞先生的文章...

噴射引擎自行研製的條件

一、必須要有良好的材料工業基礎:因為不論是導風扇、壓縮機、燃燒器、渦輪機或是噴嘴,都需要相當優異特性的材料來配製,否則無法竟其功。

二、必須要有良好的壓縮機工業基礎:噴射引擎所需壓縮機的效率至少要高於百分之九十,否則渦輪機所發出的功量恐有泰半均經由軸系回饋(feedback)給壓縮機,使得引擎的出力大打折扣。

三、必須要有良好的燃燒工程技術:噴射引擎中的燃燒器設計是一門大學問,絕不是「冬天裡的一把火」所可比擬;它不僅要能燒,還要能顧及燃燒器壁面的冷卻,否則可能「走火入魔,玉石俱焚」。

四、必須要有良好的渦輪機設計與製造能力:學機械的常說,高速運轉的渦輪機是「最高級」的流體機械,其設計,雖不比登天難,但也絕不比遁地易。尤其是噴射引擎的渦輪機,其轉子(rotor)葉片的角度只要有一個不對,就會造成運轉時強烈的震動,加之以當前三維迴轉機械升力面理論(lifting surface theory)的發展尚不完全,使得渦輪機葉片的設計與製造必須仰賴一系列冗長慎密的試驗,才能補理論設計之不足。而這些工作,恐怕都不是三、五年可以完成的。

五、必須要有良好的噴嘴設計與製造能力:凡是對空氣動力學有興趣的人都知道,三維超音速噴嘴的設計可真是不含糊,如果對流體力學的功力不夠深,那是很難順利過關的。

以上所列的五項條件,只不過是略學大綱而已,細節的困難還多著哪!

這篇文章是丁先生在1982年寫的,那時台灣別說F16ABCD,連F16/J79都買不到
當時國內因外購戰機處處碰壁,而充滿應該發展自製戰機的聲音,
後來也才會有IDF的誕生...
30年前的文章現在看起來仍然擲地有聲...
現在台灣的金屬加工產業真有能力設計生產噴射引擎嗎??
待在工具機產業的我是不覺得啦,或許有其他先進有不同看法!!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