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昇機買了 但..真正要買的買不買?? MBT

買MBT要幹嘛?

跟反攻中國玩坦克大決戰?

===========================

對岸MBT根本上不了台灣

等到上來我看也只有打完後 運來放台灣而已

M60A3不是說不該換 只是沒立即迫切性 不換也不會有立即危險

dddd1104 wrote:
買MBT要幹嘛?跟反...(恕刪)


中共的那款野牛氣墊船是有可能將99式送上岸的。
但.....
就如前面所說,送得上來嗎?海空軍是裝飾用的嗎?
除非已經被解決了,那大概也不用打陸戰了!

還有數量問題!!
即使突襲搶灘送上來
能送上幾輛?


lab2010 wrote:
中共的那款野牛氣墊船...(恕刪)
如果以台海防禦式的戰略方針而言,裝甲車的目的就是反裝甲(廢話),陸航這些年快速擴大的空中反裝甲火力應該就是這個概念!
主戰車的換裝如果我們不是那麼急迫的話,那反裝甲火力呢?
火箭及飛彈技術上我們比較能掌握,也算先進,如果據此發展大量、先進的反裝甲武器,登陸上來的敵方裝甲車輛應該很難受!
台灣多川圳,
一般橋梁耐重約30噸左右,中國新型主力戰車99式就有51噸,重型戰車都是主要用於大平原作戰,不適合台灣地形,如果中國99式戰車渡海來台灣,大約甚麼地方都不能去。

以日本90式戰車50.5噸左右,在日本國內就已經有90%橋梁無法通行,所以90式戰車主要都是部屬在北海道。
所以才會有最新型的10式戰車,將重量降低到44噸,這樣也才能夠通行不到30%的日本橋梁。

機動輕型戰車才會是台灣的主要需求。

吉米Gimi wrote:
但.....就如前面...(恕刪)


所以說,如果國軍失去制空權后,國軍會不會繼續全力抵抗(注意是全力抵抗)是個疑問。實際上制空權失去以後,國軍陸軍部隊除非打巷戰或山區戰爭,如果還在靠近海邊的地方是很容易被敵軍的攻擊機消滅的。但是如果臺灣適於登陸的海岸被敵軍佔領并鞏固的話,像99這樣的重型坦克被送上來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但是鑒於國軍有反坦克飛彈,所以在深入島內后共軍可能會以武直為先導,對地面殘存的目標實施打擊,並且為MBT和其他裝甲車輛提供空中掩護。這種配合的可能性我認為是最大的。至於國軍主要的防空飛彈陣地,在共軍第一波攻擊時被東風近程戰術飛彈,對陸巡弋飛彈和戰機空襲所摧毀。

胡不扯 wrote:
台灣多川圳,一般橋梁...(恕刪)


共軍在中國大陸南方地區部署的96A主戰坦克會比較適應臺灣的地形環境(密佈水網,多丘陵,潮濕多雨,土地鬆軟),全重最多不超過48噸。

Funnyshow wrote:
如果以台海防禦式的戰...(恕刪)


反裝甲火力能否施展開來關鍵還是要看國軍制空權是否掌握。如果喪失制空權,共軍極有可能以空軍的攻擊機和陸航的武直作為先導進行掃蕩,然後裝甲車輛和部隊才開進來。或者二者形成相應的掩護。

lab2010 wrote:
反裝甲火力能否施展開...(恕刪)

對付武直或對地攻擊機最有效果的應該是野戰防空系統了!
台灣現有的車載式野戰防空系統或雙聯式飛彈是足以造成敵方防空壓力,但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單兵攜行式低空導彈,如果跟美方爭取不來的話,那台灣在天劍系統的基礎上去發展個攜式發射系統幾乎是指日可待的,如果如此,武直在戰場上的存活率將會低的可怕,沒有陸空協同作業的裝甲車,面對現代化的各型反裝甲火力,也差不多就是個鐵棺材!
48噸還是太重,所以實際上不論是M60,M1這樣設計在大平原對戰的主力戰車不適用台灣,


台灣除了高速公路以及主要橋梁外,幾乎90幾%全部不能通行。
而且台灣房屋眾多,可掩蔽物多,隨便在房屋一端就可以用火箭彈或監視反坦克飛彈就把戰車幹掉了,
可上網搜尋一下敘利亞的反抗軍如何用RPG輕鬆打戰車,這也是敘利亞政府的反擊之道就是把反抗軍所在的城市,建築物全部打掉,以避免反抗軍躲藏。

履帶主力戰車最大的優勢機動力,與開闊120戰車砲可直射3KM的對戰環境,在台灣不太存在。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台灣要發展輪式戰車,對岸也是

lab2010 wrote:
共軍在中國大陸南方地區部署的96A主戰坦克會比較適應臺灣的地形環境(密佈水網,多丘陵,潮濕多雨,土地鬆軟),全重最多不超過48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