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amer wrote:從F-16.net上...(恕刪) 因為我們應該是第一個付錢的客戶,所以非常有可能早期的驗證機是用我們的F-16.美空軍因為沒付錢,反而沒辦法用他們的F-16來驗證.我只是比較好奇,台灣是否會有人參與計劃,譬如說飛行員幫忙開飛機之類的.當然,應該不會參與得很深入です....
Daniel Blue wrote:單純擔心並非抬槓造成...(恕刪) 閹割是一定要的啦!太監不閹,放他去淫亂後宮?!怎麼可能。只是這種深入整合的功能比較難鎖。以前分兩種模式,這就很好鎖,模式關掉就行了。整合起來,反而不好鎖。但是從武器端鎖反而容易,就是讓你看得到,吃不到....
cwchang2100 wrote:寫過軟體的就知道,如...(恕刪) 身為以軟韌體混飯吃近20年的在下不太認同,如果程式的結構在設計時就夠模組化,開/關某個功能大概也就改一個字的功夫,典型的C語言中#if就是常見的方式:#if、#elif、#else 和 #endif 指示詞 (C/C++)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ew2hz0yd.aspx只要技術夠好就能以一套Source code應付所有客戶需求(含閹割...),所以在下同樣的工作時間能夠比同事多接2~3倍的案子,區區淺見給您參考.
sp0609 wrote:身為以軟韌體混飯吃近...(恕刪) 這個例子舉得不好.(1) #if 這種東西,要全面改,是很累的.你寫幾千行還OK.上了幾十萬行,哈....這種東西雖然天天用,但我也很怕他的後遺症.(2) 物件化不是萬靈丹.所謂深度整合,並不是多加多減一個物件就好.很多東西無法分得乾乾淨淨.尤其是信號處理的東西.不知道您寫的程式有多大,多複雜?所謂深入整合,沒有那麼簡單.簡單舉個例:SAR前端要做Hilbert Transform,後端要做IDFT.中間有Matched Filter.你雷達的信號進來,這些參數要不要調???對地對空,參數都不一樣,如果有個參數是對空地同時調好的.請問如何以#if來分開??? 如何以物件來分開????您把雷達系統,整個看小了.....不要把商用系統(ERP)和這種高度複雜的東西搞混了.台灣能寫這種雷達系統的軟體人才極少.我猜我沒那麼好運在這能碰到.您舉的例子,恰恰類似對空對地模式分開的那樣.一切都可以一刀分開.可是這種就不是深度整合.
>>所以非常有可能早期的驗證機是用我們的F-16.>>美空軍因為沒付錢,反而沒辦法用他們的F-16來驗證.沒記錯的話這兩家廠商早已經在美軍自家的F-16上進行過驗證了,就等客戶下單了,沒驗證過的話2011年雷松安的代表就不會跟我說他們廠商的雷達已經獲准出口到台灣跟南韓了。
cwchang2100 wrote:這個例子舉得不好.(1) #if 這種東西,要全面改,是很累的.你寫幾千行還OK.上了幾十萬行,哈....這種東西雖然天天用,但我也很怕他的後遺症...... 上面說過了,只要一開始規劃的好,要閹掉某些功能還不至於是什麼災難#if 只是一個功能概念,能一刀切是最理想,不能一刀切也不是世界未日山不轉路轉,如果中間功能混在一起切不了,難道就不能切頭切尾嗎?把來源(input)封死,或是結果(output)封死,也是一樣有閹割的效果
台灣能寫這種雷達系統的軟體人才極少.我猜我沒那麼好運在這能碰到. 若看得到,台灣就沒有最基本的資訊安全現在報導,IDF新雷達軟體就是本國人寫的最誇張,傳統雷達是無法 對空對地同時處理但對外公開,這次可以作到.....傳統雷達的掃描率???以前有一些台大資工的朋友,蠻厲害的但每個的特徵都是,瘦瘦的帶眼鏡有點像是外星人,特別重腦部開發吧心理都在竊笑.....書呆子(出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不過數位訊號的處理應該是門很難的學問有偷偷去翻過一些書,光是簡單的數位訊號數學式就看得頭暈不知有多少人能讀通.......佩服,薪水應該很不少對岸程式開發員的素質似乎也不錯也有再書店看到對岸寫得用 python做科學計算感覺還不錯耶.......似乎都有讀通但整體的開發與設計,並落實成一個商品似乎最後還是老美比較行微軟 OS android IBM........靠哪個輪得到亞洲??真是奇怪不懂這行為啥都是老美獨大中國這方面會起來嗎?根據中國商人老闆的個性,應該是很難至少地球上只有她可以不甩老美的著作權以前對岸長說他們的網軍駭客很厲害,且大聲張揚不短的時間但聽說最後還是老美贏並監控到全世界......=.=(這是啥道理.....)所以很討厭對岸的嘴砲(超級無敵新發明把老美下得錯屎.....),這樣永遠不長進
lightwave88 wrote:若看得到,台灣就沒有最基本的資訊安全現在報導,IDF新雷達軟體就是本國人寫的最誇張,傳統雷達是無法 對空對地同時處理但對外公開,這次可以作到.....傳統雷達的掃描率???.(恕刪) 這種公關文, 看看就算了, 連最基本的操作模式都說不出來, 要怎麼讓人相信可以作到什麼能力
pcgamer wrote:>>所以...(恕刪) 嗯.....我猜想這是認知上的不同.如果SABR完全OK,那諾斯諾普沒有必要說EMD還在製造中.畢竟,如果說完全OK.這在搶生意上是很有用的.我個人的猜想是,某種形式的驗證有做過,但是不會是SABR的最後定型.甚至不是EMD.雷神的部分,他們的人說的也沒錯,美國應該是准了.可是雷神的人並不能代表諾斯諾普說話.如果SABR早就好了,也在F16上驗證完了.說實在的,和發佈的訊息實在差太多.中間一定有誤差.應該是早期驗證機和量產機的差別.(PS: 本文有做修改,因為個人覺得,消息應該不會互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