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隆貢株式會社 wrote:難怪有時聽說烏克蘭的...(恕刪) 蘇聯的概念本來就是一個分工合作的社會主義大家庭,烏克蘭天然的地利讓它有潛力成為造船大國,所以蘇聯當年的可是不遺餘力的栽培,當然分家之後也讓俄羅斯損失非常慘重.
卜隆貢株式會社 wrote:難怪有時聽說烏克蘭的...(恕刪) 前蘇聯的潛艦技術主要在俄羅斯,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最富經驗,烏克蘭潛艦技術一般。烏克蘭在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方面具備獨到之處,尤其是航空母艦,前蘇聯所有航空母艦全都是烏克蘭建造的。烏克蘭的軍用燃氣輪機也非常厲害,所以中共從他那裡買斷了GT25000燃機改進之後搞出了自己的DA80。俄羅斯現在的大型防空驅逐艦遲遲無法服役也因為沒有合適的動力系統,和烏克蘭關係鬧僵,買不到合適的燃機。烏克蘭在海軍艦載戰鬥機(蘇33),大型氣墊船(野牛),大型運輸機(安124,安225)方面也是非常厲害的。
雖然從蘇聯遺產裡繼承的好料不少,但這些年烏克蘭變成了小國窮國,玩不轉大傢夥了。首先是核武完全自動放棄了,其他的也是吃老本,能盡量多變點現就不錯了。(從中國的角度看,)現在還有較大利用價值的一個是燃氣渦輪技術,一個是大型運輸機技術。是指技術而不是現成的產品,現成產品已經比較雞肋了。但1990年代的時候,大陸還是滿依賴烏克蘭的產品。旅滬級軍艦第一艘用的是跟台灣成功級一樣的美製GE LM2500引擎,建第二艘的時候因為美國來源斷了,換成了烏克蘭的引擎。K8教練機,本來是跟台灣AT-3一樣的美製引擎,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換了烏貨。
moriarty1 wrote:雖然從蘇聯遺產裡繼承...(恕刪) 烏克蘭這個國家挺可憐的,有才能沒腦子,如此強大的技術儲備的一個國家現在淪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人均GDP僅僅2000多美金),等技術賣光了,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前蘇聯另一個技術儲備十分豐富的國家——白俄羅斯就挺不錯,白俄羅斯在前蘇聯各種特種地面車輛技術中獨樹一幟,迄今為止它的24X24巨型運輸車仍在世界上處於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