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003 wrote:
元素週期表 是俄羅斯...(恕刪)
後蘇聯時代俄羅斯科學家成就一覽(之一)
在7月初湯森路透公佈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科學家排行榜上,8位俄羅斯科學家榜上有名。 儘管後蘇聯時代俄羅斯科學家的科研成果鮮為人知,然而他們的成就卻對全球科學領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透視俄羅斯》為您列舉了過去20年間俄羅斯科學家所取得的重要發現。
超重元素
蘇聯時期,俄羅斯科學家在元素週期表中超重元素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從2000年至2010年,杜布納(莫斯科附近)核研究聯合學院的弗雷洛夫核反應實驗室首次合成了原子數量從113到118的6種最重元素。
其中兩種元素已得到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的正式認可,被命名為Flerovium(114)和Livermorium(116)。原子數量為113、115、117和118的元素發現申請目前正由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進行審核。
門捷列夫週期表添新成員 俄科學家發現穩定島
核反應實驗室主任謝爾蓋•德米特裡耶夫(Sergei Dmitriev)在接受《透視俄羅斯》採訪時表示:"這不僅僅填補了元素週期表中的所有空缺,還創建了不同尋常的物質形態,其屬性已經超越了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物質屬性範疇。"按照他的說法,如果可以合成特定屬性的超重元素,那麼人類就能創造出適合在外層空間行走的耐用而輕薄的太空服、以氣體為主材的電腦屏幕、壽命近乎無限長的電池和燃料電池以及反物質引擎等等。
艾瓦級激光
2006年,俄羅斯科學院(RAS)下諾夫哥羅德地區應用物理研究所(IAP)建成了可創造地球最強大激光束的佩塔瓦級激光器。該裝置基於光參量放大技術,使用非線性光學晶體,可產生0.56佩塔瓦的火花,是所有現有發電廠裝機容量的數百倍。
現在下諾夫哥羅德地區應用物理研究所計劃將能量等級提高到10佩塔瓦。此外,還計劃啟動XCELS項目,其中包括建造功率達200佩塔瓦的激光器,將來還要製造1艾瓦的激光器。
俄羅斯和德國共同挽救世界最大激光裝置
據俄羅斯科學院物理和數學博士埃菲姆·卡扎諾夫(Efim Khazanov)表示,這樣的激光器將用於研究極端物理過程和宇宙基本規律。他說:"光脈衝裡的電場比原子核周圍束縛電子的磁場還要大幾度。光輻射強度大到可以在真空中產生物質和反物質。"
現有設施7684主要功能是研究艾瓦級激光。不過,如果能將研究成果列入計劃階段,將大幅擴大激光的應用範圍。卡扎諾夫解釋道,"比如說,它能大大降低治療腫瘤細胞的費用,傷害性也要比X射線少得多。此外,超高能激光的應用為每秒1T速率的光信息系統以及量子計算機打開了應用前景。
重型磁場
90年代初,在亞歷山大·帕夫洛夫斯基(Alexander Pavlovsky)的領導下,薩羅夫俄羅斯核中心物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獲得超強磁場記錄的方法。
俄Li-Fi設備進入市場 光線聯網吸引國外客戶
借助爆發性的磁場發生器,用衝擊波"擠壓"磁場,創造了高達28兆高斯的磁場強度記錄。該人造磁場強度記錄是地球磁場強度的數億倍。
在這些磁場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就可以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行為,特別是超導體的表現。
"使用超導磁系統,我們就能建造現代粒子加速器。受控熱核聚變反應也需要用到強磁場。"科學院物理研究所(FIAN)物理和數學博士弗拉迪米爾·普達洛夫(Vladimir Pudalov)說道。據他表示,在超強磁場的幫助下,超導體的行為是可控的。可製造出遠距離輸電零損耗超導電纜、可無限儲存能量的高能電池。超強磁場可用於磁場墊上各種磁軸的運輸以及將來的磁懸浮裝置。
千禧難題
格里戈裡·佩雷爾曼
圖片來源:塔斯社
2002年,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裡·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證明了克雷數學研究所七個"千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這一假說在1904年被提出,其本質是要證明沒有透孔的三維物體在拓撲數學上與球體是相當的。
佩雷爾曼證明了這一假想,然而正如媒體所廣泛報導的那樣,他拒絕了克雷研究所頒發的100萬美元獎金。
解決這些數學問題不僅僅是一種智力運動,在現代科學技術上也有著重要的應用。特別是對於描述牛頓流體行為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這也是最複雜的數學難題之一。七個難題中的第一個由俄羅斯數學家解決。
科技史話:俄羅斯人改變世界的十大發明》》》
石油和天然氣的耗盡
人類開發熱核能為替代能源 俄羅斯走在前列
媒體和環保主義者經常提醒我們,根據各種來源報導,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將在未來50 至100年間耗盡。人們認為這會導致現代文明的崩潰。然而,俄羅斯古布金國家石油天然氣大學的科學家們則證明了事實不會這樣。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他們證明了石油和天然氣不僅可以如標準理論所論述的那樣,通過有機質的分解來形成,也可以通過非生物的方式形成。他們發現在100- 150公里的表層地幔中,有條件出現複雜的碳氫化合物合成系統。
"這使我們能夠把天然氣視為一種可再生的、取之不盡的能源。"古布金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庫切洛夫(Vladimir Kucherov)在接受採訪時說道,"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很大,和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一樣,也取決於能源價格。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惡劣氣候,這就使得生產成本非常高。將來,人工合成燃油技術可以解決許多經濟和環境問題。"
abc003 wrote:
元素週期表 是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的
沒有他連化學元素的分類都不存在
還什麼矽基半導體...(恕刪)
拍謝 說到元素 剛好是小魯的專長
在那個時代 英國的John Alexander Reina Newlands 德國的Johann Wolfgang Döbereiner和Julius Lother Meyer 俄國的Dmitri Ivanovich Mendeleyeff
差不多同時分別整理出50-60種自然元素的分類的週期性
(當年消息傳播慢 所以把5-10年間看做差不多同時)
你要說門德烈夫 我看雖小(週期表論文被英國皇家學會退稿
)的JAR Newlands才是整理出近代的元素週期表的第一個人就是歷史而已 讀讀也很有意思

你馬消化吸收一下 看不懂的不要亂抄 連錯的都照抄就三寶了
我只打我懂的
abc003 wrote:
核反應實驗室主任謝爾蓋•德米特裡耶夫(Sergei Dmitriev)在接受《透視俄羅斯》採訪時表示:"這不僅僅填補了元素週期表中的所有空缺,還創建了不同尋常的物質形態,其屬性已經超越了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物質屬性範疇。"按照他的說法,如果可以合成特定屬性的超重元素,那麼人類就能創造出適合在外層空間行走的耐用而輕薄的太空服、以氣體為主材的電腦屏幕、壽命近乎無限長的電池和燃料電池以及反物質引擎等等。...(恕刪)
你要拿來做太空衣!? 半衰期過了 就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壽命近乎無限長的電池和燃料電池以及反物質引擎" - 這個叫做嘴砲 直接用熱力學打臉
你要抄 好歹也說一下你是說哪個元素的哪個原子量的同位素吧

那些非自然的人造超重元素 半衰期通常非常短
半衰期較長的可能有112Cn的同位素(原子量291~293) 估計半衰期會大概會超過一千年 不過實驗上則是反反覆覆 至少能不能做出來還莫衷一是
有興趣嗎? 這篇論文可以看一看 2013年的 有點舊了
喔 對了 這篇論文的三個作者 前兩位是俄國人
我沒說俄國人不行 只是你要說他行 就拿點像樣的證據來說嘛
http://iopscience.iop.org/1742-6596/420/1/012001/pdf/1742-6596_420_1_012001.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