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4000億台幣,133億美金的潛艦國造計畫

澳洲的新艦較慢2030服役

日本這次輸掉澳洲採購案....日本應該很快也會推出自己的下一代潛艦並且改用pump jet thruster


澳洲潛艦要2030....自己生產成本真高.又浪費時間
8艘全到其可能要2040年了

給日本生產潛艦速度,慢慢生產情況下目前一艘約花2.7年+1年多的儀裝測試
一艘最多4年就服役了,最慢12年應該就全部成軍(2030年)

lordkon wrote:
澳洲的新艦較慢2030...(恕刪)


澳洲的慢是有理由的

因為他們的政策就是要自己做(工作機會,技轉)

而慢對他們來說也還好

因為它們並沒有真的敵人威脅

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做海外介入

時程雖慢但法國的設計在科技性來說,他們可以用很久

日本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2%BC%E9%BE%8D%E7%B4%9A%E6%BD%9B%E8%89%87

"""
雖然法國潛艦只是紙上計畫根本還不存在,但首先同意轉移技術和在澳洲生產提供就業,日本則不願技轉尤其是鋰電池技術也不願在澳生產,今年為選舉年澳洲國內已經有反對黨造勢認為該388億美金的軍購案根本沒有必要,自己經濟下滑中還幫日本提供就業非常荒謬,此一聲勢已經形成壓力。
二戰時日本曾意圖消滅澳洲,也是澳洲建國以來唯一本土交戰過的敵國,「蒼龍」號之名航母還曾攻擊澳洲,許多民眾並不懂潛艦技術但了解歷史,反對黨以此大作文章。
法國方案本質是核潛艦技術只是更換引擎,隱含讓澳取得核潛艦工業基礎,不排除遙遠未來能建造核潛艦的可能,尤其澳洲自產鈾礦。
日本產經新聞28日則分析最關鍵因素是安倍政府誤判澳洲對華戰略,其實越來越多國家對中美爭霸採取兩邊討好外加不得罪的策略,越來越多國家只願在言詞上表達一些事物,一旦實質行動面其實沒人敢得罪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在亞洲中國幾乎是所有國家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投資者,且額度比第二三名高出數倍。亞洲形成中美一個經濟老大一個軍事老大的格局[8],大家兩個老大都不想得罪除非另一方提供空前巨大的利益,而日本提供不出這種利益,同時選舉年無疑各國選民都更關心經濟而非比較虛無的軍事競爭。"""

http://www.mdc.idv.tw/mdc/navy/othernavy/sea-1000.htm

澳洲要的是下一代的東西,而不是現在的產品
總覺得台灣軍方跟政府跟不上時代 既然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 人家就算不反抗不還手給你打 你也佔領不了 2000萬人哪管的動10幾億人
日本比台灣大多了也吃不下中國 那就求自保吧 中央山脈碉堡化我覺得不錯 敵人是中國的話不用怕核彈因為跟中國很近根本就是自傷拳
天然的防禦屏障中央山脈阿 這麼大一座
最近剛買mta510的新手單車手請多指教我住中壢假日練習路線中壢到永安來回
花4000億搞1960年代的設計

原始尚不至於

還蠻古人倒是真的
很潮的水噴射推進要給核潛艇用才有其價值,因為核潛艇能長時間在水下高速航行(15kt以上)
柴電潛艇本身水下持續潛航的航速就不高(5kt以下),那怕是AIP潛艇也只是把水下潛航時間拉長,而沒有顯著提高航速,水噴射在此情況下沒有絕對優勢,系統死重又大,七葉旋槳的靜音性綽綽有餘也!

這就好像近年出了很多水翼船,雙體船,側壁式氣墊船,噴射推進船,也永遠不可能導致傳統船型消滅,這是需求與C/P值綜合考量的問題,不是誰潮就要跟著潮! 也要看需求看口袋的
看不懂

這關"潮"什麼事?

這跟存活率有關

我們能跟日本一樣頻繁的更新裝備嗎?

不可能

那就必須跟澳洲一樣

錢花下去就要用很久

而不能開始服役就是大幅落後了

潛艦人員是重要資產,不是拿來消耗送死的砲灰
真的那麼神
請法國在賣幾艘潛艇過來吧

吃過法國虧的台灣,不會在買法國武器了吧

潛艇一艘要5-10億美金(3000噸)

伯克級...6.6億美金
PC故障中 wrote:
目前AIP/柴電+pump...(恕刪)

PC故障中 wrote:
續潛航的航速就不高(5kt以下),那怕是AIP潛艇也只是把水下潛航時間拉長,而沒有顯著提高航速,水


新科技!!
以台灣目前被國際孤立的情況下
能造出可以下水正常作戰的就謝天謝地了

手上只有70年老車能開 領22K的魯蛇
還肖想直上超跑
未免也太不實際

不過政府有說 潛艦國造 不會只有產出一批
應該是會跟日本一樣一直研發下去

who_kevin wrote:
手上只有70年老車能開 領22K的魯蛇
還肖想直上超跑
未免也太不實際...(恕刪)


某人的心態想直上超跑啊
好像對我國缺乏相關基礎視而不見,更沒留意到主流科技國家忌憚中國,不會賣相關技術給我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