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chentw wrote:說實話這種技術(電戰系統)台灣完全有能力研發和生產,完全想不懂國防部和執政高官們何須向美國申購和批准。難道是想A點錢,口袋癢。台灣的軍艦作戰系統早該全面翻新了。 說得好,別小看台灣的科技。糞起吧,別讓台灣繼續沉淪越來越爛 !
雷達我比較不懂貼個幾篇給你參考看看一篇是王孟源博士針對001A的雷達一篇是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席亞洲關於055雷達的說明~~~~~~~~~~~~~~~~~~~~~~~~~~~~~~~~~~~~~王孟源博士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duduong/archive/59167艦島上的相控陣雷達從346型(也用於052C)升級為346A型(同052D和055),並改爲45°斜角佈置。346A大致相當於Ford Class的AN/SPY-4,但是美軍爲了省錢,只裝了3面陣列天綫,所以每個陣列必須掃描120°,在邊界附近波束强度會有很明顯的下降。共軍則采用了更豪華的4面佈置,每個陣列只負責90°。這是因爲中共在裝備采購上有很明顯的價格優勢,4面346A價格是5億,美軍的3面陣列(含AN/SPY-4和AN/SPY-3,不過後者是較小的X波段陣列,價格較低)也是5億,只不過前者是人民幣,而後者是美金。其實美國連3面陣的價格都承受不了,而且航母實在用不上X波段陣列(AN/SPY-3原本是設計來為半主動的標準-2型防空導彈提供火控引導),之所以裝上AN/SPY-3+AN/SPY-4,是因爲它們原本是為Zumwalt級驅逐艦開發的,Zumwalt的訂單被大砍成3艘之後,有剩餘的雷達沒有軍艦可裝,所以廢物利用,硬是上了Ford號。從下一艘CVN-79(Kennedy號)開始,將改裝原本為LHA-8兩棲艦開發的S波段EASR(Enterprise Air Surveillance Radar,這是廠商的商標,美軍還沒有賦予正式編號)。EASR基本上是AN/SPY-6(Raytheon的S波段陣列雷達,大致等同於Lockheed的AN/SPY-4,將裝備於Burke III)縮水4倍(從37個模塊減爲9個模塊)的簡化版,價錢在1億美元左右,還是比346A貴,性能則差了15dB。017號艦島前緣的航海艦橋改為雙層,據稱是爲了給艦隊指揮中心自己的獨立空間。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水面艦隻由巡洋艦負責指揮,共軍或許覺得由航母自己指揮更爲合理。如果真是如此,那麽共軍航母裝備全尺寸的相控陣雷達就很有道理了,055級被叫做“大驅”而不是“巡洋艦”也符合這個脚本。總之,目前有三個旁證指出共軍的戰鬥群將由航母自己指揮,055只純粹執行防空驅逐艦的護衛任務。美軍不這麽做,一是爲了保證航母艦島的絕對小型化,二是容易讓航母本身保持電磁靜默。一般非專家往往不了解航母安全的一大保障,來自其機動和隱蔽所造成的位置不確定性。當年蘇聯準備狙擊美軍航母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對其定位。共軍可能沒有把得失想清楚,只依據最大的軍艦應該做旗艦的“常識”而做了決定。當然美國有全球海洋監視衛星網,光是電磁靜默不一定管用,但是如果作戰的對象是印度或日本這樣的次等軍隊呢?目前017號的桅杆看來很乾净,沒有雜七雜八的天綫,不過這是因爲舾装還沒有完成,未來幾個月必然會多出好幾個圓形天綫罩。055級的共形天綫似乎是共軍首例,017號用的應該還是052D級別的舊電子系統。不過共形天綫對空間、重量、電力供應和電磁兼容有很大的好處,018號必然會采用。美軍則還沒聽説會上航母,這一方面是美國航母沒有指揮艦隊的需要,一方面是爲了省錢。~~~~~~~~~~~~~~~~~~~~~~~~~~~~~~~~~~~~~~~~~~~~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席亞洲http://www.guancha.cn/XiYaZhou/2017_04_30_406065_3.shtml055上沒什麼新花樣嗎?中國的大型艦艇建造工作是近年來西方媒體關心的重要話題,目前網上能看到的角度刁、衝擊力強的高清山東艦下水照片很多都是西方媒體記者拍攝。其實,西方當然也想要探聽關於中國新一代核潛艇的消息,但畢竟核潛艇的建造保密程度高得多,除了衛星照片,很難獲得更多照片。所以目前為止,關於094A之後中國新一代核潛艇的消息,就只能通過一些推測可能用於建造核潛艇的廠房完工之類的消息來旁敲側擊的推測了。和西方關於俄羅斯、印度新型艦艇建造的推測總是“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不同,對於近年來建造大型水面艦艇最快,最多的中國,他們的猜測卻似乎保守的多。比如055型大型驅逐艦,西方媒體就一直有一種“這麼快?”“這麼強?”“怎麼可能?”的態度。最近,《簡氏防務周刊》的一篇通過近期出現的照片和衛星照片推測055型的文章就是如此。文中說,中國強調055具有“革命性”設計,但該艦的所有武器系統都是已經在其他艦上用過的……好一副“揭開真相”的得意樣子呢。然而,055型大型驅逐艦上的武器,真的都是已經在其他艦上用過的嗎?從最新的照片可以看出,關於055型大型驅逐艦的電子系統有革命性進步的說法已經是可以確信的了,它的主桅杆頂部的照片已經很明顯可以看出,該桅杆採用了智能桅杆技術,桅杆頂端有兩組4面陣相控陣雷達天線,加上艦橋前後的大型4面陣,將火控、空情探測功能全部集中,不必再安裝功能單一的火控雷達等單獨的雷達裝備。此外,055型作為大型防空艦,必然還將安裝新的大型遠程搜索雷達,這可能是一種工作在較低頻率上的大型雷達,其用途和052C、052D後桅杆上的“八木”天線的那個雷達是一樣的,當然新型雷達可能會採用新技術,屆時究竟是在艦上再出現幾個大型天線陣列,還是一個巨大的單面或雙面旋轉天線,還是新一代更大的“八木”天線,目前尚屬未知。回過頭來看美國“伯克3”型,該艦最初計劃採用雙波段雷達,其實就和055現在的設計有點相似,即一組大型四面陣+一組小型X波段四面陣。但稍後,X波段四面陣被簡化成了安裝在主桅上的一個單面旋轉陣。同時該艦依然保留了X波段照射雷達,說明這個X波段單面旋從這一點上來說,即使不算我們上面提到的可能是L波段或者更低波段的大型遠程搜索雷達,055的雷達配置至少也是比實際的“伯克3”高一個檔次,達到“伯克3”原設計方案水平。而我們上面提到的這種先進遠程搜索雷達,則可直接讓055的防空作戰和防空指揮能力比“伯克3”再提高一個檔次,甚至接近了美國當年計劃中CGX巡洋艦的水平。當然,這種先進雷達未必會出現在055型首批艦上,因為畢竟這種雷達的技術跨度還是較大的。這還只是055的硬件系統,軟件系統方面,信息融合、電子對抗、電磁兼容……這些是從艦載設備清單或者外觀上無法看出來的東西,它們對於作戰的影響是更加巨大,但也更難評估其水平。目前我們也只能說,從相關論文資料中透露出的信息來看,055在這方面相比所有解放軍此前設計的戰艦都具有更高的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肯定不是空想。最後再說一點,055上所使用的武器,真的是在此前解放軍艦艇上都已經出現過的嗎?《解放軍報》不久前的文章已經說過,中國版“薩德”系統,也就是紅旗-19的第一個營已經組建完成並投入西部地區作戰值班。那麼055是否會裝備可以與紅旗-9系統相互兼容的紅旗-19導彈呢?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可能性。至少,055艦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遠程搜索雷達是可以提供類似AN/TPY-2的遠程反導功能的……另一方面,此前已經有論文提到航天某集團正在研製一種具備部分彈道導彈性能特點的“革命性”反艦導彈。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海上反艦能力,可能是比對陸攻擊更重要的。因為畢竟我們的陸基中程導彈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針對周邊陸上關鍵目標的“點穴”攻擊能力。關島距離我國也不過3000公里,現代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稍加提高性能,就可以完成打擊任務,沒有必要讓戰艦攜帶大量對陸攻擊導彈實施打擊。但如果在055上那個直徑850毫米,深度達9米的垂發系統裡面,出現一枚最大限度利用這個尺寸空間的彈道\巡航反艦導彈的話……這個導彈的射程達到700-800公里或許並不會讓人意外……055型大型驅逐艦的性能,當然現在還都只能是猜測。但該型艦的設計、建造時間相對而言非常短,或許並不足以完成上面我們所猜想的全部目標。但看看054和054A護衛艦,052C和052D驅逐艦……或許第一批次的055還可以說類似“伯克3”增強型,但我們可以更期待第二批055型大型驅逐艦,上面我們所提到的這些猜想或許全部可以實現。美國人去年底已經宣布放棄原本氣勢洶洶的“由海向陸”戰略,重新考慮“決戰大洋”。而055型的出現,則是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戰略進一步走向遠洋的開始。有個新的目標,對於一支快速發展的海軍而言,是件好事。
觀察者網針對055艦載綜合射頻系統的新聞~~~~~~~~~~~~~~~~~~~~~~~~~~~~~~~~~~~~~~~~~~中電14所:055型驅逐艦的艦載綜合射頻系統開始試驗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7_05_01_406185.shtml據中國電科集團報導,五一前夕,中國電科十四所的胡明春所長率隊到綜合射頻系統及其他重點產品試驗現場進行了視察和走訪,王建明副所長等領導陪同。胡所長表示,綜合射頻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國重器”。在武漢的綜合射頻項目聯試現場,各參研單位、部門人員討論的熱火朝天,氛圍熱烈。該系統代表著我國乃至世界艦載雷達電子裝備最高水平,肩負著提升我國海洋國防核心能力的重要使命。胡明春所長對各位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說:“目前系統交付已經進入最後聯試衝刺階段,這個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希望我們一起努力,確保順利交付,共同打造海上大國重器!”在艦載綜合射頻系統技術出現之前,傳統的海軍艦船採用大量獨立的射頻傳感器及電子對抗設備,並將其分佈在整個艦船的前後桅杆, 雷達、電子戰及通信系統分別完成各自的功能,這些設備的信息融合度不高,且部分裝備重量重、體積大、雷達反射截面積寬,甚至存在嚴重的電磁兼容性問題,不能很好的適應未來戰爭發展的要求。綜合射頻系統則是用幾個分佈式多功能孔徑取代目前平台上為數眾多的天線孔徑,採用模塊化開放式可重構的射頻傳感器系統體系架構,並結合功能控制與資源管理調度算法軟件編程,同時實現雷達、電子戰與通信、導航、識別等多種射頻功能,完成資源共享。通俗的講,就是一體化共用天線。055型驅逐艦項目論證之初,設計者們就意識到了:艦上的雷達、通信、電子乾擾等各種設備都自帶天線,導致艦上天線林立,不但不美觀,也給電磁兼容設計帶來很多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採用天線集成化設計,將天線進行充分的融合。因此,人民海軍在055型驅逐艦立項時,就已經編制了《艦載綜合射頻系統統一設計要求》和《通用綜合信息處理規範》。055型驅逐艦一體化桅杆和通用集成天線的研製成功使得艦面較之以往的凌亂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桅杆上配置了多種數據鏈系統如JIDS系統、綜合數據鏈系統和寬帶高速數據傳輸系統等等,能提供抗干擾、高速率、大容量、保密的數字、語音、數據通信和定位功能,而功能齊備的各類常規通信方式和衛星通信、水中通信系統使得該艦具備了強大的通信信息能力。055型驅逐艦的艦載綜合射頻系統,正是由中國電科集團14所開發的。,該所擔負了一體化桅杆總體設計任務。這次該所公開報導艦載綜合射頻系統開展聯合試驗,標誌著該系統實質上已經完成研發工作,即將隨著055型驅逐艦進入人民海軍服役。除了055型驅逐艦,海軍的多個新機新艦項目也都規劃了使用綜合射頻系統,如某型在研的中型艦載直升機。055型驅逐艦自身巨大的噸位和艦體為艦載綜合射頻系統提供了充裕的空間,近年來我國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更是為此提供了的堅實的技術基礎。惜阿利伯克,略輸雷達;英國45,全面落後;一代天驕朱姆沃爾特,只識對陸打炮彈。俱往矣,數寰宇第一等驅逐艦,還看055。
大陆官八股用语非常严密,每个词都有确定的含义。“国际先进” = 英法德日水准,第二梯队或者2.5梯队“国际一流” = 于美国差距不大,第一梯队或者1.5梯队“国际领先” = 和美国相提并论甚至超出恐怕你看上100篇中国官八股,也不会出现一次“最高水准”“世界最强”这种日本小报风的文字。不懂就去学嘛,想凑进来讨论又不想学习,是纯粹来嘴炮的么?至于346A的信噪比和探测距离,网上的半公开资料已经很多了,你酸不酸的有什么用呢?joshpls wrote:之前052D的雷達...(恕刪)
cm601212 wrote:當然世界最強呀!央...(恕刪) 055是把美國想做的更強力的陣列相位雷達給做出來裝上了驅逐艦,但是各位同好,中共是把硬體給做出來,但是這個雷達的全功能運作有賴於它的軟體,軟體才是它的靈魂!! 目前共軍演習的結論並沒有透露出這一系列052艦雷達的整合與作戰指揮問題!! 如果有同好有找到任何中共海軍演習相關檢討報告,請分享出來,共同討論!
神盾發展歷史美國原本神盾級1萬多噸柏克級8500頓接下來世界各國的小神盾大家都在挑戰6000頓直到最近俄羅斯4500頓當做一個極致有發覺嗎全世界神盾越做越小就只有中共神盾越玩越大你不覺得很詭意嗎中國共產黨一堆不能講的秘密真的讓人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