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俄系航電是把飛行員當白痴,射控電腦叫你做啥你就做啥,叫你哪個航向就飛哪個航向,叫你按發射鈕就按發射鈕,對於目標方位、航向、高度、速度之類資訊並不會完整地告訴你,所以也許對方早就對你打完飛彈準備落跑了,但是射控電腦為了支援AA-10C之類的SARH還是會讓你繼續直直往前飛,該死的俄系RWR又沒有完全跟射控雷達軟體做整合,直到你飛機被命中你才知會知道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啥事...個人想法是絕對不要想去碰俄系航電,不然光罵髒話是不夠的...俄系航電沒有和地面導航系統一起配根本沒法用,那些資料一般得靠地面管制官用無線電通知駕駛所以其實傳統俄系飛行員在天上的SA是很低的,幾乎沒辦法在缺乏地面指管的狀態下單獨作戰,也因此他們的訓練模式跟美系是完全相反的,飛行員只負責執行地面管制官的攔截命令,並在鎖定後按照射控雷達提供的航向持續飛行直到管制官重新指派目標。
最簡單一個字: 錢沒錢萬萬不能這也是中國戰機能大幅拉近與先進國家差距原因有錢又敢山寨 混出個樣子比重新開發簡單多了但不要說中國戰機已經跟上一線國家水平賣不贏人家 連幾個像樣國外訂單都沒有人家都不信任你的產品 還講性能?俄系戰機最大缺點 還是電戰系統與發動機壽命優點是利於量產 以及相對成本低廉且俄系動力系統也算一流水平 雖說整體技術不如歐美系統但對於有數量需求 又或財政較困難國家 仍具吸引力cche1079 wrote:基本上俄系航電是把...(恕刪)
苏俄是根据卫国战争的经验,一架飞机在二战中寿命大概就是十几个小时,三五个起降。t34在几次坦克会战中的损失得出的结论所以苏系武器的指导思想就是数量优势,耐操易维护整个前苏在解体前的军工体系和他的国民经济体制都是按三战标准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