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接收一艘095核潛艦,採用無軸泵推技術


lutin111 wrote:
2014的文馬先生...(恕刪)

这次19大马院士进了中央委员
如果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是假的
我想中共不会把国家名器私相受授吧?

但是是否进展这么快?
在下有点疑问
大家都知道,AV台很多的文字编辑没有军事背景
所以有些时候文字和图片或者视频都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有时说着歼20,放个su50的图或者干脆就是个PS的
国内的网友说吧!这都不是事!
自由工作者 wrote:
老共講求兩隻腳走路,...(恕刪)

看電彈和蒸彈之爭,再看馬的職位,馬應不是戰忽局的,比較像馬斯克推銷自己團隊的方案。。常規要電彈,你說的東西可能就會用上,功率更大,下代航母要用,之前的實際軍用就應是功率較小的095上
095和093b目前看來最大的改進就是這個推進系統。。算起來步伐也不大
https://youtu.be/XalvN-zVM24
看中國最近推銷的外貿艇是單殼的。。
沒有把握應也不會這樣做。
老共就是愛小步快跑前進,把這種東西用在小步快跑前進上當例子真是太棒了,不裝水面艦,先裝在潛艇上快跑,結果很可能跑出052C第一代的問題,然後怎麼辦,只好留在港口等問題解決再生產下一代,這是老共軍方最常幹的事,反正升官的已經升官了,黑鍋都是底層的背了,小事一樁,我們拭目以待,等好戲看了!

上面那段影片中無軸拱推只有模型與模型的電腦3D建圖,就是沒動,然後媒體就宣傳成神器,要注意的是支持那麼大的一個槳葉圈的摩擦靜音會是很麻煩的工程問題,這個不單是一圈軸承可以達成的,因為還有電磁感應問題,所以它並不是新聞宣傳的那麼簡單,否則就不會是一個模型照片,模型也可以動才對,以我搞無刷馬達多年的經驗,在電磁感應線圈與磁環中間還要有成在整個螺旋槳重量的軸承,這會大幅減低電磁感應效率與動力,嘴巴上講超簡單,做起來才會有一大堆狗屎問題要解決,這就是喜歡吹牛,到時就有一堆問題要解決!

lutin111 wrote:
看電彈和蒸彈之爭,...(恕刪)

看了這部短片

如果真的有

那肯定也是試驗艦

還不太可能是高規模量產

畢竟可靠性難以驗證

而且有個致命缺點

一旦有故障無法直接檢修

一定得拖回船屋

電機組件長期在水面下也難保不會受潮

保養也是一個大問題
Charlie2020 wrote:
老共就是愛小步快跑...(恕刪)

中國水面艦20年從在台灣屁股後面到現在的進步有目共睹...

不敢試不敢玩...只想買人現成的套件裝...結果就像台灣現在這樣...連個獵雷艦都...
錢花在工程解決問題...總比給買辦吃吃喝喝間花掉好...
有些時候買套件組裝性能數字好看....但練功不練氣到老一場空一樣...不再買人套件就...
從底子開始自製初期給人笑...到最後...自己要如何改都不用看人臉色...
中國80年代什麼都能能買時反而自己製最糟....台灣剛好相反...那年代自製的東西...是玩在最能吹的
中國最近20多年搞磁浮搞高鐵累積大量電機人才,環形電機基本就把磁浮這樣線性軌道繞成圈...
西方也應都沒問題...西方軸承精度領先中國..弄根軸對噪音影響不大
但中國要潛艇降噪最大的問題就在軸承的加工精度還有耐磨度...這不是一時半刻能解決的問題,在別人封鎖下,避開精重的軸,走自己優勢的道路...就是一條無可避免的路了.
sogo5370 wrote:
看了這部短片如果真...(恕刪)

中國好像第一艘艦都試比較久...
像20年前的高溫氣冷堆一樣...不成就用原來的改進型而己吧...
中國現093的了玩20年目前看來也成熟了..可以到處跑了
不過中國中國高階軸承的突破可能不如預期...看發動機還有之前的原子筆頭就知了...
精度不能改善壽命就短和噪音也就降不下..精度和材料差一點壽命就差了5倍以上
機械不行...就用其它方式來降噪...
同樣的加工精度...轉子軸承,差一點連一根長軸轉起來誤差就差很多,,單點承載也較大對材料的要求可能更高...
環形電機直徑大...精度差一點..相對來說可能影響也沒這麼大.
又有人不懂裝懂說大話!
中國最近20多年搞磁浮搞高鐵累積大量電機人才,環形電機基本就把磁浮這樣線性軌道繞成圈... 西方也應都沒問題...西方軸承精度領先中國..弄根軸對噪音影響不大

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是不懂裝懂

電動牽引的原理在電磁感影線圈產生磁力去牽引磁鐵,如果你看過馬達與磁浮列車就可以看到,電磁感應線圈與磁鐵需要越近越好,因為磁力會與距離平方成反比,而連續的鋼鐵層是會阻擋磁力線的如果把一整圈的鋼鐵罩在電磁感應線圈外,會嚴重影響磁性的產生,好! 這裡就以它的設計理論來看這整件事,它所有的銅槳葉都安裝在一個環上,環的外層安裝上許多強烈的釹鐵錋磁鐵然後要用特殊材料固定,最麻煩的地方來了,這個磁鐵外面需要用非磁性非常耐磨的物質包覆,而且還不能太厚,所以這個物質需要研究。

再來承載這個重達幾十噸的螺旋槳環要用何種物質,很多人會想用環狀軸承,好我們暫時用環狀軸承去做這件事,環狀軸承標準是一種金屬件,他與整個螺旋槳環的接觸面會有噪音產生,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大因為無法隔絕海水,會有腐蝕與摩擦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個環軸承會形成10-20公分的空間,等一下再回到這裡。

然後是一大圈電磁感應線圈的設計,這個線圈的問題更大他要能產生磁場,厚度有限制,還要產生很大的磁場,扭力要夠大才能轉動螺旋槳環,所以厚度要夠,當然厚度太厚就不可能造出流線型的外殼,然後是密封,抗腐蝕與抗海水壓力的問題,外表要平整才能與軸承連接還要降低摩擦噪音。

前面提的10-20公分間距會造成電磁感影效率低落,如果沒有這一圈軸承,又無法讓他順利轉動,所以這會是整個無軸螺旋槳的最大問題所在!

這些無知的人只會跟這起鬨! 真是沒水準到極點!
Charlie2020 wrote:
又有人不懂裝懂說大話...(恕刪)

磁浮車有多重,自己算算看。。。
你應不懂磁浮軸承吧
你沒看飛輪儲能的高轉速的慣量有多大。。。
類似的原理
其實你想成線性滑軌
做成環形就如坦克履帶一樣單位面積承受的重量反而會比較小
自由工作者 wrote:

我傾向是假的。
中...(恕刪)



大概三年前大陸就有建造過幾艘小噸位的全電推進的試驗艦。


還有據說現在全電推進的054B也已經開始建造。
La_dante wrote:
還有據說現在全電推進的054B也已經開始建造...(恕刪)

不是聽說是056嗎?女青年應該還沒確定消息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