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PG-80 與 AN/APG-83 比較 一番

老美各型AESA哩達的T/R模組數量




2000 F-15C/D AN/APG-63(V)2 1500
2004 F-15E/F AN/APG-63(V)3 1500+
2004 F-22 AN/APG-77 1500-2000
2004 F-16 B60 AN/APG-80 ABR 1000
2007 F-18E/F AN/APG-79 1100
2015 F-35 AN/APG-81 1200
2016 F-16V AN/APG-83 SABR 1000-1200
2016 B-1B AN/APG-83 SABR-GS 3000-3600

為什麼AN/APG-83上T/R模組數量寫成1000-1200個,因為某一份保密協定不允許公布該數字,全世界只有台灣與美國知道它是多少,各位應該知道2016年與2004年有12年的差距,T/R模組的尺寸與材料都已經換過了,它是否還是使用第一代的AsGa呢? 你相信它的硬體12年只進步一小步嗎? 耗電量在12年不會進步?

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這個雷達的所有對空,對地,合成孔徑雷達與對地面掃描的解析度,空中目標掃描數字,追蹤目標數字,同時接戰敵機數字各方面都遠勝過AN/APG-80,因為這是靠後面的訊號處理器速度與軟體,十多年軟體的精進。10年CPU快30倍不算離譜!

至少台灣這個F-16V上的AN/APG-83所有的對空對地對海功能一樣不缺!連超低空飛行模式都有(可能與B-1B2的軟體開發有關),APG-80可沒有這個咚咚!

lordkon wrote: 除了基本的差異外
還有這10年差異技術的增加
這10年來半導體成長很大,也會影響到整體的水準...(恕刪)


除非是沒錢預算不夠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被技術封鎖,否則正常國家的主力戰機在現役期內是會不斷進行升級換代的。(比較容易的比如軟體部分幾乎一兩年就會一升級,而大的需要動到機體更換硬體設備這種一般三五年間隔也會利用大修時一併進行升級)

比如根據公開信息F-35服役這兩三年已經進行了數次軟體及硬體升級(F-22密級太高鬼知道升級過了多少次)

至於回文裡講的F-16E/F目前的技術狀態肯定也和十年前的不一樣。還有,這型飛機因為是00年以後才在F16基礎上進行的設計製造先期已經預留了相對便捷的改進升級的空間。(比如前面回文中已經講的連發動機都預留了升級的空間)


先貼一張圖,明天有空再多寫一些! 有問題就問吧!

Graphic 1: The data present in graphic 1 are assembled from numerous sources which are cited below. The formula: "(km known) * (new rcs/rcs known)^(0.25) = detection range of new rcs" was used to calculate many of the figures. T;E = maximum number of targets tracked & maximum number of targets engaged simultaneously.



我特別去查了AN/APG-80的數據
RCS KM
0.1 >62
1 >110
5 >165
10 >195

AN/APG-66(V)3
RCS KM
1 >62
5 >95
10 >165

根据空軍在電視節目上說F-16V的新雷達可以在舊雷達的兩倍距離外發現敵機,參考舊雷達AN/APG-66(V)3. 它的性能似乎稍微超過AN/APG-80

Charlie_H wrote:
先貼一張圖,明天有空...(恕刪)



AN/APG-83雷達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它的技術來源是AN/APG-80雷達,後者是運用了部分F-22和F-35雷達技術研制的,搜索距離達到了F-16原先使用的AN/APG-68雷達的兩倍,被安裝在出售給阿聯酋的F-16 BLOCK60型上。然而這種雷達過於昂貴,即使是美國空軍也無法大量裝備。目前僅有的另一種計劃安裝AN/APG-80的戰鬥機方案是曾向印度推銷的F-16IN「超級蝰蛇」。(注意哦 原計劃在F-16IN BLOCK70上搭載的雷達也是80而非83)

雖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聲稱F-16V是「最新、最先進的F-16」,但看看這種飛機的開發來歷,就會知道它不過是因為出售給阿聯酋的F-16 E/F Block 60價格太貴而開發的「降擋」版戰鬥機,後者所裝備的大推力發動機、APG-80雷達等先進設備到了F-16V上都變成了相應的「簡配」版。所以洛克希德的這種說法不過是個商業噱頭罷了。
APG-80 AGILE BEAM RADAR 捷波束雷達
APG-83 SCALABLE AGILE BEAM RADAR 可變捷波束雷達

捷波束雷達 是指它可以迅速的變換頻率與方向往各方向掃描
可變捷波束雷達 是指它可以把陣列分成4-16塊不同大小的功能模組一任務分配各自運作,每一塊都可以迅速的變換頻率與方向往各方向掃描,很像海軍用的大型陣列雷達。


Scalable 形容的是 Radar 不是 Agile Beam
意思是 SABR 系統架構
可視安裝環境和性能需求調整 不必重新設計

T/R 模組分割多工使用 是 AESA 基本功
若 APG-80 無此功能 那真是被坑了

La_dante wrote:
雖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聲稱F-16V是「最新、最先進的F-16」,但看看這種飛機的開發來歷,就會知道它不過是因為出售給阿聯酋的F-16 E/F Block 60價格太貴而開發的「降擋」版戰鬥機,後者所裝備的大推力發動機、APG-80雷達等先進設備到了F-16V上都變成了相應的「簡配」版。所以洛克希德的這種說法不過是個商業噱頭罷了...(恕刪)


考量全世界
除了美國外就只有阿聯酋那幾個產油大國配得上財大氣粗這幾個字
相信他們用的F-16E/F絕對是最先進的型號
F-16V 只能算是通用型號的最新型

再看看目前其它各國的選擇
除了台灣外
其它的國家在不受武器採購限制情況下
都還是設定在F-16V 而不是E/F
原因 不外是 CP值不高
有強 但強的不多...我想是主因
Mike H wrote:
[quote]T/R 模組分割多工使用 是 AESA 基本功
若 APG-80 無此功能 那真是被坑了...(恕刪)


當然有此功能。

AN/APG-80 雷達的最初編號是 APG-68(V)5,其主動相控陣天線由大量的發送/接收模塊組成,可瞬間向任意方向發送雷達波束,使交錯使用各種雷達模式成為了可能。例如,可在搜索地面目標的同時進行地形跟蹤並搜索空中的威脅。
rsteapwos wrote: 其它的國家在不受武器採購限制情況下
都還是設定在F-16V 而不是E/F
原因 不外是 CP值不高有強 但強的不多...我想是主因...(恕刪)


是的,F-16E/F確實比F-16V強得不多,其實同系列最强戰機應該是F-16IN可惜最後胎死腹中。

(在現在F-35五代機量產開賣的狀況下,美式最新改型的三代機定位還蠻尷尬的。性能比五代機差但和俄中歐的同代機又沒明顯的性能優勢,同時價格又很貴。

這種狀況下對價格不敏感買得起的國家幾乎都會買新不買舊選擇F-35,而對價格敏感追求性價比的則都會選擇別國相對更便宜的機型。

所以最後洛馬才會針對性的推出強調性價比的F-16V這型甚至可以在舊平台上升級的套件試圖挖掘剩餘的市場潛力不過現在來看不僅新飛機賣不出去就連舊型號F-16的客戶買帳的也很少…)
Mike H wrote:
Scalable 形...(恕刪)


您說對了,我翻的不恰當,等會兒回去修正!

另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APG-80 AGILE BEAM RADAR 捷波束雷達
APG-83 SCALABLE AGILE BEAM RADAR 依需求可變大小的捷波束雷達

(根據其他軍迷指正,我修改過以下說明)
捷波束雷達 它可以迅速的變換頻率與方向往各方向掃描,它可以把陣列分成4-16塊不同大小的功能模組一任務分配各自運作,每一塊都可以迅速的變換頻率與方向往各方向掃描,很像海軍用的大型陣列雷達。它不僅可以追蹤空中敵人,也可以同時對地面的某目標進行測繪,標定,設定攻擊航線,在正確的時間頭彈等等功能。

可變大小捷波束雷達 是指除了上述功能外,它可以把上述功能的軟體應用在不同T/R數量組成的AESA雷達上,比方說B-1B上也是用APG-83,它的全部編號是 AN/APG-83 GS,(Global Strike) 這個雷達比F-16上用的大三倍,超過3000+個T/R模組,但是它後面的訊號處理器也是一樣的軟體,必要時也可以增加CPU以增加接敵數量或是對地面資訊的處理能量與速度! 完全可依照需求修改硬體規模,但是可以用完全一樣的軟體。

12年來硬體設備差距有多大,大家應該很清楚,散熱因IC的奈米製程而降低60-80%熱產生,12年前產生的熱與現在產生的熱,12年前需要的電力與現在需要的電力,根本不一樣。如同我前面所說的軟體的進展更是完全兩回事了。現在這個APG-83應該比12年前的APG-80 APG-79 都要強很多才對,當初APG-80賣的與APG-79一樣貴只是因為那時軟體很難轉移到另一套硬體系統上,為了要在F-16上裝AESA只好從寫軟體! 事實上APG-77如果沒有ALQ-94光是哪個AESA並沒有好太多,ALQ-94功能很強把APG-77充分發揮處來。
新的APG-83甚至整合了部分ALQ-94的功能,所以遠比ALQ-80在功能性上要強,這是大家並不了解的!
我完全不認為APG-83是什麼簡裝版,便宜是因為12年來IC科技是有降價70%以上,它有不少的軟體功能是其他舊AESA完全沒有的!


十餘年的科技進步
反映在 APG-80 需要液體冷卻
APG-83 卻只需空冷 而且不增加電力負荷
但這也代表發射功率及波束特性 不見得能超越前者

至於後端處理軟體 極可能共用了不少部份
APG-80 可持續升級 不至於落後
具體上有哪些功能
還是得看個別使用國獲得美國政府同意出口的範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