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转型的口号声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按捺不住,出来说了真话。
苗圩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為主管製造業的中央大員,苗圩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家認知。苗圩說,全球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
看看全球科技實力排名,中國還差多遠
在科技實力的5個級別裡,中國的位置在第四級
第一級,核心,美國。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級,登堂入室,芬蘭、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捷克等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後,其餘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中國在製造業上要走的路有多長?未知。
其實我能理解,中國人不適合用人均GDP計算,就像中國人不需要民主法治,言論自由和廁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