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老百姓 wrote:
所以呢這是老美的武...(恕刪)
lordkon wrote:
美軍原計畫在2058年前完工十艘新航艦
現在速度翻倍了
土共黨國準備好了嗎
可惜幾十年前沒網路,不然L大一眾人活在那時候肯定無比開心。
1968年第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開建,計劃建造10艘,在當時的技術優勢比福特級之於當下還要高,同時代的蘇聯才剛剛在海軍將領的軟磨硬泡之下有了不到兩萬噸還只能用直升機的莫斯科級載機巡洋艦而已。
尼米茲級在41年里完成10艘的建造入役,比福特級10艘跨越53年的計劃短得多。
最重要的是,尼米茲開建的時代老共的海軍連一艘2000噸以上的作戰艦艇都沒有,主力只是一些400噸的獵潛艇和100噸的護衛小艇而已,且不要說跟什麼美日海軍相比。連國軍檯面實力都輕鬆碾壓當時的老共。


四五十年是很長的時間跨度。
看問題有點歷史感,而不是用最廉價的加減法去自爽,才不至於顯得太輕浮。

雖然我也知道你們本來只是為了發來爽而已

中國海軍推陳出新,不斷打造新航母,預料至少將打造6艘。而為了水面戰軍力投射的百年大計,美國海軍也敲定,將在2020年代中期邁出實質的一步,著手打造第4艘「福特」級(Gerald R. Ford-class)核動力超級航母。
據《權威戰士》(Warrior Maven)網報導,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發言人考區(William Couch)說,按照目前規劃,採購CVN 81航母已納入2023年的預算案。
雖然考區強調,提撥的資金仍需國會批准,但卻具體說明了有關美國海軍對福特級航母的關鍵戰略要素。
「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如今已完成,並準備執行作戰任務。而第2艘同級航母「甘迺迪」號(John F. Kennedy,CVN-79)已完成超過8成,至於3號艦則將命名為「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80)。
預計「甘迺迪」號將取代2027年退役的「尼米茲」號(USS Nimitz,CVN-68)航母,在未來起碼50年間,「福特」級航母將以漸進的模式,逐一取代「尼米茲」級航母。因此,美國海軍正探究同時採購第3、第4艘「福特」級航母的可能性,以致力趕進度。
考區說,美國海軍已向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提出CVN-80/81兩艘超級航母的需求建議書(Request For Proposal ,RFP),以進一步確認,藉由一次買兩艘航母,可能節省多少成本。而美國海軍5月1日已收到亨廷頓的回覆,願意加以考慮。
分析指出,簡化「福特」級航母的採購,自然可能會帶來加速打造,並交付新艦的好處。而這對美國海軍快馬加鞭,想要達成將軍艦總數擴增至355艘的目標,具有某種重大的意義。
美國海軍2019會計年度計畫透露,建立永續的工業基礎是優先要務,以因應更積極的相關投資。
而對海軍來說,致力控制航母花費,始終是個長期挑戰。由於當初建造「福特」號航母時,花費不斷增加,比原本預估的超支了數十億美元,因此引發美國國會與政府監管機構砲聲隆隆的批評,並導致美國國會最後設下129億美元(近4,000億台幣)的上限。
當時美國海軍官員指出,由於「福特」號是首艦,研發過程中需要摸索,大筆花費中起碼有30億美元(約914億台幣)是屬於這方面的一次性工程費用。
例如,它加大了飛行甲板,讓艦載機的「任務出勤率」(Sortie Generation Rate,SGR)較舊艦提高了1/3。此外,它用的是電磁彈射系統,全艦自動化程度遠比以往高,而隨著新感測器、軟體,武器與戰鬥系統推陳出新,艦上系統也必須不斷調整。
不過,為了降低成本,亨廷頓積極應用新模組工法(modular construction),在艙區與零組件運到造船廠前,便先加以組合,而這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據美國官員說,打造「甘迺迪」號的成本遠比「福特」號少了起碼15億美元(約460億台幣)。
文: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630002719-260417
老鼠老虎 有老美爸爸就分不清楚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可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了之時‧你只能輕輕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