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比起對岸吹牛能力!...(恕刪) 這是本版老名人C大在2017年的大作文章中稱:中華民國國防部已經公告「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在2015年底前進行公開招標選商,預計最快在2024年建成臺灣第一艘國造潛艦。潛艦國造以3年時間在2016年到2019年進行,來完成潛艦構型設計,而首艘原型潛艦估計要用5年建造,因此從構型設計到首艦建成約10年時間,最快約到2024年有首艘原型潛艦,再進行1年作戰測試後2025年正式成軍。國造潛艦預算1400多億元新臺幣,同級艦預計將先建造4艘中小型潛艦,每艘造價250億元[4]。看樣子,可能後四艘還會再改,已修正前面的問題! 很好的計畫! 也有可能再增加噸位! 增加雄風飛彈發射口或....!!不知道付給其他廠商的權利金是否包含在內! 一般來說,最近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柴油引擎潛艦一艘單價都破1000億台幣,這幾艘怎摸可能這麼便宜? 還是只有空殼,所有武器都不含在內?根據今年1/6聯合報的報導海軍司令部在今年度(108)為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編列75億976萬1000元,朝野立委共計提出11案要求凍結或減列案待協商。其中較極端者,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以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初部設計尚未完成,沒有建造藍圖為由,要求全數減列;就連民進黨立羅致政也提案,建議減列其中37億元計畫提供台船興建潛艦用廠房的先期預算。潛艦國造以3年時間在2016年到2019年進行,來完成潛艦構型設計但是2019年已經到了卻連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初部設計尚未完成,那(首艘原型潛艦估計要用5年建造,因此從構型設計到首艦建成約10年時間,最快約到2024年有首艘原型潛艦,再進行1年作戰測試後2025年正式成軍。)這樣的進度能按時完成否?這位是前台灣海軍少將 前高雄市立委蕭楚橋1988年台灣媒體批露台灣海軍即將購買南韓蔚山艦時,台灣與論大譁有大學造船系教授聯名上書要求國艦國造.當時有雜誌訪問蕭楚橋蕭楚橋親口承認:七年前我們派了一批人出去學習造艦回來沒看見他們畫過一張設計圖三十年前 歷史給了台灣人七年的時間,台灣人卻一張設計圖也沒畫出來三十年後 台灣人準備要造潛艇 這次台灣人要花多久時間把潛艇設計圖畫出來?台灣人的潛艦國造會不會變成爛尾樓?
這是2005年台灣自由時報的報導文章中稱:台灣海軍防空火力將朝「神盾化」方向改良﹗據指出,海軍將針對拉法葉軍艦進行大改裝,明年(2006)起六艘拉法葉艦,每艘艦將部署十六枚「天劍二型」艦射型防空飛彈,極速約四馬赫,並將在艦上部署相位雷達,已具備「台灣神盾」的雛形。法方設計的拉法葉艦,原本具有全艦匿蹤功能,但我方自行裝設海欉樹飛彈於甲板上,增加雷達反射面積,因而減損匿蹤功能。相關人士指出,新增的垂直發射系統可採模組化方式裝配,隱藏在前甲板下方,相位雷達則是設在預留空間內,因此反而恢復原始的匿蹤功能。軍方官員表示,相位雷達與天劍二型飛彈有如同時提升拉法葉軍艦的「眼睛與拳頭」,可全天候同時接戰八到九個目標,將成為我國海軍現役同時接戰能力最強的艦種,也是海軍第一個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的艦種。首艘改裝 預計97年(2008)完成據了解,海軍六艘拉法葉艦將陸續進行改裝,第一艘配置劍二飛彈後,仍採傳統四聯裝斜背發射式部署,並進行飛彈、發射系統與雷達鏈結等測試,預計九十七年(2008)完成;第二艘到第六艘則將部署「垂直發射系統」。2006年已過去13年2008年已過去11年2008年南韓自製的第一艘宙斯盾已經服役了2008年新加坡自製的第一艘可畏級也已經服役了可憐的拉法葉還是四根小牙籤在防空所謂的台灣的軍事工業4.0有多厲害不是鬼扯嗎?
stever2018 wrote:你的國不是我的國,...(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這是已故台獨大老黃昭堂的回憶戰後有一段時間在日本的台灣人以中國人自居,有戰勝國的優勢在日本劃地為王,他們因而留在日本發展發跡可見只要當中國人有利可圖時,台灣人會自動乖乖地做中國人即使是幾十年後也一個尿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Charlie2020 wrote:比起對岸吹牛能力!...(恕刪) 台灣沱江艦曲船體的電腦控制雷射切割工作母機是從美國洛馬集團購買洛馬集團並提供人員培訓,台灣共引進兩套。船模實驗是在荷蘭做的噴水推進器是從瑞典Marine Jet Power引進柴油主機是從德國MTU進口這艘核心裝備都是從國外搞來的沱江艦,成軍不到半年就出現性能衰退的情形首先就是浮力不足,台灣海軍先減少反艦導彈的裝備數量,並調整導彈發射箱的位置進行反覆試驗後,並沒有明顯改善狀況事實上沱江軍艦即使在沒有裝備 導彈 油 水空載的前提下仍呈現浮力不足的狀態而航速低於設計目標值38節許多,滿載的情況下最高航速只能達到24節在美國人幫忙下台灣人造了一艘汪洋中破船,成軍不到半年就出現性能衰退又何來台灣的軍事工業4.0有多厲害?
這是沱江級後續改進型的諸元表長度要從60.4米提高到65米依照美軍的經驗,船長增加超過3.6米就必須要重做船模試驗重量由600噸增加到700噸美軍的研究增加10%的重量,船殼承受主應力可能增達15%可能降低0.6節的速度,如需維持速度不變則需增加12%的馬力而相對重心的提高,可能造成穩度不足台灣早在30多年前就知道美國海軍對軍艦減重極為重視30多年後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所謂台灣的軍事工業4.0有多厲害不是鬼扯嗎?
davedu01 wrote:軍事工業根本就是沒...(恕刪) 工業4.0基本上就是把以往需要大量人工的工業,利用大量自動化+機器人化來製作,現在最明顯的應該是車廠跟倉儲業吧,很多都可以做到90%以上的無人化了,未來可能會更少,工業4.0的好處其實都是老闆跟有錢的國家去享受了,大量自動化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倒楣的就是原本人力資源多的國家跟窮人,因為原本的工作很快會被自動化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