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洗澡時突發奇想,有關磁浮技術與電磁彈射的組合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不用發條?用大條一點就是。小孩迴力車攏嘛用發條,簡單堅固。有高人指點一下嗎?
7516178 wrote: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恕刪)
共匪那邊有沒有人指點一下?幹嘛那麼死心眼,非得電子彈射?
意義不大
彈射階段主要是施加速度給機翼產生足夠昇力,速度高過失速速度飛機就會飛起來
此時主要阻力來自於空氣與機翼的作用力,而不是機輪與地面磨擦力
花費偌大能量與複雜機構讓飛機磁浮起來無助於讓機翼產生足夠昇力
Daniel Wen wrote:
意義不大彈射階段主要...(恕刪)
請問一下,用發條不行嗎?大概一兩層樓高的發條,比大卡車載那種鋼捲還大。
7516178 wrote:
請問一下,用發條不...(恕刪)


可控性與重量會是很大問題
不看其他的機械問題,單就發條本身來看
航艦上飛機和裝載重量變來變去的,得依實際重量調整彈射力量
發條這東西的出力與上捲次數是否線性可以控制問題就不小了
還有彈性疲乏問題,每次彈射力道都有無法完全控制的差異
力道小了,飛機飛不起來墜海,力道太大,飛機或飛行員會被G力弄傷(解體)
而且有能力推動30頓飛機短距離加速到時速2-300km的發條不會只有卡車那麼小吧
又重又大又不可靠,這東西應該沒人敢用吧

Daniel Wen wrote:
可控性與重量會是很大...(恕刪)
多謝兄台解惑!
1. 發條出力可用減速齒輪控制,例如舊式時鐘發條上捲後,力量不會突然釋放,而是線性及可控性地釋放。
2. 航母的空間應該足夠擺進去三四樓高的機械結構。要推20噸或30噸,用不同的齒輪,或重力惰輪。
3. 最好的機械設計往往最簡單,以美國之能電磁彈射都搞不定,要回去蒸汽彈射。
4. 發條屬於古董級別結構,沒有理論上的死角。看來要叫老共實際試試看。
5. 伯爵,你回去叫你家共匪指派一些專家研究看看。不要那麼死心眼,硬是非電磁不爽。

再謝兄台解惑。
问题应该在电力够不够用?
航母上面什么都要用电,
发电机是有一定额度的,
磁浮电力耗用应该是相当大,
可能需要一部独立发电机来供应。

7516178 wrote:
多謝兄台解惑!1....(恕刪)

那麼當飛機起飛到一定次數,比卡車大的鋼捲壽命到時
更換鋼捲可能會好比核動力艦艇更換燃料棒一樣的麻煩

又或遇到瑕疵品或用到一半提早斷裂
那可不是只有甲板上幾個人四肢不全那麼簡單了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Iamghost1113 wrote:
那麼當飛機起飛到一定...(恕刪)
謝謝指教,我們各抒己見,如此討論甚好。
1. 如果發條2-30噸(假設),壽命到期,用飛機升降機送上甲板,更換之。當然,如果發條幾百噸龐然大物,那沒轍。
2. 瑕疵或提早斷裂,這是品質問題,應該跟蒸汽或電磁一樣,都有操作手冊遵循。
3. 我相信蒸汽彈射或電磁彈射整個結構必定不小,發條彈射的體積如果差不多,幹嘛不試試看,中國在機械結構方面的實力應該不是問題。潛盾機、跨山架橋、海底隧道等等,中國實力夠強啊。
4. 30噸的發條能不能推動30噸的飛機,這是個問題。:-)

7516178 wrote:
謝謝指教,我們各抒...(恕刪)


我想最簡單的問題在於穩定性
蒸氣與電磁彈射都可以精確的控制每次彈射力道的穩定性
但發條呢?低出力時像鐘錶的發條透過一些阻尼機構還可以做到轉速穩定
但用在彈射這種需要線性高出力的地方
就我所了解的,彈簧鋼發條沒有辦法做到出力的精確控制
這樣每次彈射都要祈禱飛機夠速度起飛,又不要彈射太大力搞到飛機解體或是飛行員脊椎受傷
這個問題不解決,發條彈射就沒辦法實用化
另外,彈射是一個將近100公尺的距離,發條不可用傳動軸推動彈射梭這麼長的距離
勢必得跟傳動梭做在一起跑百米,
發條加上調速阻尼這麼大的質量加速到2-300km/h後,還要在飛機彈射後急減速到停止
再回到起點上發條,系統結構絕對是又大又重又複雜,每次彈射間格時間應該也很長
這個~個人是想不到發條彈射有何技術或戰術上的優勢值得使用

只是如果大陸在蒸氣或電磁彈射上搞不出個東西時,到也是個出路啦
這也算是大陸獨步全球的獨門技術,也免得水軍毛毛毛們面子上掛不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