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uyouu wrote:我想到中國的優勢是「...(恕刪) 你知道他們當年打仗,不是槍枝品質,而是槍枝及子彈的數量不足,根本就不夠吃,別說吃的好。各地勢力名義上以老蔣為共主,但是各地的稅收是各地勢力收的,沒人會上繳給國府,自己軍隊自己養。張學良自己講自從入關以後,老蔣沒給奉軍一顆子彈,一塊錢,當然後來老蔣收編奉軍後,那是另一回事。
youuyouu wrote:不完全是基於歷史自大,而是國家越大,人口民族多,爭王的人多,國家整合比日本更困難...(恕刪) 日本的長州, 薩摩也算叛變獨立, 只是成功了, 所以就叫作維新. 輸了就叫反賊, 抄家滅族. 後面也還有一系列的內戰, 並沒有因為幕府下課就團結在天皇領導之下,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和中國差在日本很快體認到自己遠不如西方, 不只是軍事, 而是制度科學社會全盤皆輸, 所以很乾脆的全盤西化. 中國還在那邊作著天朝美夢, 想說只要搞搞船堅砲利就可以了, 半調子當然就沒路用.
愛。回。家 wrote:你知道他們當年打仗,(恕刪) 是的,當初德國軍師開出的士兵菜單,老蔣雙手一攤,連自己的黨衛軍都做不到...何況中國其他的軍隊。戰時,八路軍那邊則是窮的連彈殼都撿回去做二次加工的子彈,還要在彈袋內塞稻草當做假彈匣,嚇唬日本人。所以我抓十年,也就是老一輩常講的黃金十年(民17-26)如果提早到1918-1928,那中國多生產戰爭糧食,比較可以餵飽軍人,素質再好的士兵,餓肚子的戰鬥力自然就會降低了。可惜我不是農經系的,不過以當時的農業技術來說,就算引進機械耕作,也是需要另一批的工程人才與保修工人,但是以國家力量來搞,讓這批人以公務員身份從業或許可行。
youuyouu wrote:是的,當初德國軍師開...(恕刪) 不是光八路軍這樣搞,連國父的子弟兵,粵軍也這樣搞,張發奎就說過北伐期間,打完戰勝利的一方會叫士兵撿拾彈殼,再叫村民揀,送去重新填火藥。他說北伐打下武昌以後,拿下漢陽兵工廠,武器彈藥才獲得補給。
愛。回。家 wrote:哈哈!五毛真的有獨特(恕刪) 你不信、自己去狗李提摩太是何許人、就是英國的間諜。英國1910的書: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裡面就極盡的抹黑和汙衊慈禧,這是世界上西方第一本關於慈禧傳記的書,後來還傳回中國連中國人自己都相信了書中虛構的造謠。就像你一樣。
: kevin_chen3607 wrote:孫的重點當時是要讓清(恕刪) 孫文還要日本.美國人支持他革命條件就是他只要關內18省(明朝領土)東北.新疆.西藏就不管了日本人幫清廷出兵打敗俄軍佔領的東北只是順便接收東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