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卡晶片以後習慣了就好 "自由亞洲電台"中國發射長征三號乙火箭失敗 無美國晶片失敗率急升中國在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印度尼西亞衛星,火箭升空不到50秒就爆炸墜落。而當局早前發射的火箭,在發射不久亦失敗。有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加強管控晶片出口到中國,令到中國的軍事及科技發展受阻,由於中國現時的科技發展尚未成熟,以致東風系列核導彈發射未能成功。(黃樂濤 報道)新華社周四(4月9日)報道,當天傍晚7時46分,中國在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火箭的第三部分發生故障,火箭及衛星殘骸已墜落,衛星發射失敗。有西昌居民用手機拍到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生爆炸的一刻。網民拍攝的短片顯示,火箭升空不到50秒爆炸墜落。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軍事專家李正修周五(10日)對本台表示,由於中國的火箭發展,都是依賴美國的晶片的,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限制出口晶片到中國,因而影響了中國軍事技術方面的發展,導致中國發射火箭的失敗率急升。李正修說︰美國當然就覺得說,那我從根本就把你封鎖掉,你當時最依賴我的這些晶片,我現在就禁止,要不然就靠你自己研發的晶片,要不然你另外去找其他的替代品。譬如說從日本也好,或者從韓國也好,甚至從印度,或者其他歐洲國家等等去尋求晶片,問題是這些國家呢,這些晶片的技術,還是以美國最為前端。他認為,中國要自己研發晶片,而且晶片的質量與美國一樣,現時很難做到,因為在中國的科技未夠成熟下,是很難發展出有質數的晶片,所以中國東風系列核導彈發射暫時是不會成功的,如果中國再不斷嘗試發射火箭等這些軍事武器,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李正修說︰美國在高科技的掌握太多的關鍵技術,使得中國大陸真的很難追得上,對於他的未來發射的精準度,跟那個操控性都會受到影響,因為一旦你發射了,萬一你的晶片出了狀況,你沒辦法去掌控它。譬如說本來要打紐約,結果掉到日本去,這個計算過程當中,出現錯誤,都有可能發生。約一個月前,中共發射長征七號火箭也是爆炸墜毀。長征三號乙對上一次的發射失敗是在2017年6月19日的中星9甲任務,之後連續30次順利完成任務,是北斗三號的禦用火箭。
CHH230 wrote:中國發射長征三號乙火箭失敗 無美國晶片失敗率急升 你還以為火箭是靠先進晶片來飛的哦?半個世界前蘇聯發衛星,美國登月時,用的是什麼晶片?怎麼晶片強國韓國的火箭要找弱國俄羅斯做,美國人去太空站又要找誰?順便問一下,台灣人不是很愛吹晶片科技島嗎,火箭在哪裡?
davedu01 wrote:你還以為火箭是靠先進(恕刪) 所以中國的火箭內部各種控制電子設備還是用真空管喽?你是裝不懂還是真外行??連你開的車子,騎的機車上面都塞滿各種靠IC控制的系統你怎麼會認為IC對火箭不重要?燃料的混合比控制,多節火箭分離控制,飛行姿態控制,哪個可以少了IC?
Daniel Wen wrote:所以中國的火箭內部各(恕刪) 閣下去看看我的發言再去評論吧發射火箭,晶片根本不是技術瓶頸所在,你以為中國的航天產業被美國禁運難道是川普上台才開始的?有幾十年了好嗎更不要說朝鮮有什麼半導體工業外加全世界制裁,火箭照樣升空
davedu01 wrote:閣下去看看我的發言再(恕刪) 火箭是很複雜的系統,一個環節出錯,放煙火是最好的結果至少不是在發射台或是廠區測試就爆了整體火箭含發射系統的各種sensor,各個模組訊號精度要求極高換IC要pi-run多少次,還不見得就能OK,相信你心理也有底管制歸管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美國也不認真堵中國利用其他管道取得不可諱言,部分台灣企業也是共犯現在川普玩真的了,連某些台灣企業都一並被警告不得提供中國IC與關鍵零組件中國要獨立開發並替換這些關鍵零組件、IC可不是三兩個月就可以了不然長征三維持了三十次成功發射紀錄,為何現在破功?至於你要扯北韓,那就要問貴國喽
davedu01 wrote:你還以為火箭是靠先進(恕刪) 所以你只會計算卡車換檔時機,不懂自動控制在玩甚麼?越戰時期麻雀飛彈低到可以忽略的命中率跟AIM-120可以算是一擊必殺的根本差異在哪?曬衣架跟相控陣差異在哪?差異有很多面相,但體現出來的最主要就是IC的能力差異現代高科技沒有IC快速精密收集sensor資料運算,處理訊號就甚麼都不是別再撐了除非土共的火箭是用人力遠端遙控每一個控制點,都沒用上自動控制否則IC的影響沒你說的那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