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七逃 wrote:然後整合鷹式雷達要導引那顆飛彈? 有那一顆現役飛彈需要這樣導引,前後矛盾你自己不覺得? 天弓飛彈剛開發展時,就是以鷹式飛彈的系統為藍本 (打算複製改良?),中科院早就把「鷹式」從頭到底摸了個透,10樓的"台中人"大大已經有提供說明,中科院或許正在做一樣的事。補充一下,按照推論,關於國內軍聞,記者寫的東西不能寫太詳細太正確,一來為了保身,二來為了保護來源,所以.....
天衣神水 wrote:AN/MPQ-50脈衝搜索雷達、一部AN/MPQ-55連續波搜索雷達 50年前的老骨董垃圾,戰時被人輕易電子壓制,螢幕一片雪花。再不就是100架假敵機假雷達回跡。三軍應當速速全面升級為AESA。
天衣神水 wrote:天弓飛彈剛開發展時,(恕刪) 這記者內容抄英文維基然後自己腦補一篇新聞把哨兵雷達升級內容改成蜂眼整合鷹式哨兵還沒升級搜索距離40公里都照抄到蜂眼雷達,明明蜂眼同時搜索64個目標到他口中縮水變八個。
alanchentw wrote:50年前的老骨董垃圾(恕刪) 有呀!蜂眼雷達就是樓主所說第一套自製参加多次演習驗證過AESA 3D旋轉雷達,收發模組採用 GaAs Tech 製程,現在台灣半導體進步可以改用 GaN Tech。
看來 我軍面對無人機的策略目前應該很清楚了 當然目前只有這個方法來因應原來準備要退的鷹式飛彈 飛彈本身與照射雷達不退休反而整合先進搜索雷達其他不用的雷達轉給其他單位來運用 真的沒有辦法用的 就當作誘餌或是報廢處理哈哈 雖然不完美但也是無奈之舉 建議 其他武器系統也比照處理 別浪費了那幾隻老牙籤也不要退了 找一些地方來部署 防禦無人機 折舊攤完後性價比還算可以牙籤具全向位攻擊能力又不用雷達導引 被哈比機攻擊的機會較小 但搜索問題仍無解目前偵測無人機的裝置還是一個新興領域 問題在無人機範圍太大 單一裝置通吃辦不到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牙籤具全向位攻擊能力又不用雷達導引 被哈比機攻擊的機會較小 但搜索問題仍無解目前偵測無人機的裝置還是一個新興領域 問題在無人機範圍太大 單一裝置通吃辦不到 「牙籤」沒有雷達引導接戰會產生大量重複無效攻擊,美國曾經用「牙籤」和F100做測試,結果發現第一波的F100受到大量「牙籤」追瞄,後面二、三波反而沒什麼人注意。復仇者、刺針想必也有這個問題,或許軍方也有注意到,所以日前傳出以下的消息。陸軍蜂眼雷達移防東沙 反制共軍無人機與直升機「陸軍透過中科院採購十七套國造CS/MPQ-90蜂眼機動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據了解,目前有五套移防外島部署,其中一套因應情勢部署東沙島,搭配海軍陸戰隊加強連的雙聯裝剌針飛彈,作為反直升機與無人機之用。」無人機偵測的難度是,一「東西小」、二「速度慢」、三「量大」,雷達系統容量有限,沒辦法同時分辨、追蹤大量資訊,像CS/MPQ-90蜂眼只能同時追蹤64個目標 (會場人員說的,維基寫8個是錯的),空中跑出多於64個目標時,它也只能求老天保佑,銀子有限下,沒辦法讓所有的防空系統都有神盾級的資料處理能力。況且,自殺無人機這類目標,傳統防空系統內定為低(無)威脅目標,內部軟體應該也是要再修改,或者增加機台,一台專門負責小型無人機。同時,照得遠的雷達大多有遠視,近的看不清楚,最好的方法是和正規防空雷達分開,用專門偵測無人機的雷達去反制,不是沒有辦法,只是要多花銀子,看來軍方現在還是想不開,就跟英國當年不想承認德國潛艇的威脅性一樣。
天衣神水 wrote:像CS/MPQ-90蜂眼只能同時追蹤64個目標 (會場人員說的,維基寫8個是錯的),空中跑出多於64個目標時 會場是說, T mode下可以到64個, 而同時指揮8個或以上的單元。應該是這樣子就屎尿或在一起。老美曾預計的復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