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360 wrote:
決策者要有擔當,不要(恕刪)
一碼歸一碼,F5失事起碼我看不到任何政府相關的高層
把問題甩給前朝,主要是有人藉此攻擊國機國造的政策,
認為這拖慢了換機的時程,讓我們的飛官飛舊飛機,所
以才造成此次事故,我們要審視這樣的批評合不合理就
不得不把整個換機的決策過程再review一遍,決定國機
國造是否拖慢換機時程這可以討論,但如果把飛機失事
歸咎於因為換機慢飛機舊,這顯然就是大外行了,戰機
舊無法達成現代戰爭的戰術需求這沒問題,但達不到基
本的飛安需求這當然是飛機維護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毫
無疑問是當政者的責任,無法甩給任何人,在野黨要攻
擊應該要攻擊這一塊,例如是不是有快換機了,所以舊
機的維護就能省則省一切從簡的問題?
2008以後的馬英九任內,執行IDF翔展,放棄購買F-16C/D,只執行F-16鳳展升級。要注意,買F-16C/D跟鳳展是分開的案子,彼此並沒有取代性,翔展跟高教機、部訓機也是如此。如果此時決定購買66架F-16C/D,則會將部分IDF轉作部訓機,取代F-5,也因此M346方案才有可能性,只需取代AT-3即可。至於以M346FA攻擊機當部訓機,以馬英九不想惹怒中國的個性來說,本來就不在他的考慮中,義大利也會因為考量中國因素,不一定會出售攻擊性武器,就像法國賣幻象不賣對地攻擊能力,賣拉法葉又阻擋防空能力一樣。而且M346FA的戰鬥訓練無法銜接IDF或F-16,練好技術卻無機可開,不是好的部訓機選項。馬英九任內,主要購買阿帕契跟黑鷹直升機,沱江艦、兩艘二手派里級。
等蔡英文當選,已是2016,開始執行鳳展案,而中國對民進黨政府開始加壓,要逼迫台灣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台灣繼續跟親中的義大利合作M346有非常大的政治風險。加上要考慮F-5部訓機需求,以及IDF後續機的發展能量,蔡英文很快就決定T-5自製66架,同時取代AT-3跟F-5。然後買F-16V70,取代沒有升級方案的幻象2000。蔡英文任內,還進行IDS潛艦計畫,購買M1A2T、沱江級第一批次量產、海巡造艦計畫、海馬斯砲兵飛彈、岸射魚叉、空射SLAM-ER。
台灣的部訓機方式,是因應台灣面對中國的高強度戰備壓力,一線部隊無法兼顧訓練新進飛行員,尤其只飛過高教機,卻不熟悉戰鬥任務的菜鳥,因此選定戰備壓力最小的台東,當成官校到部隊中間的過渡訓練。一方面也熟悉F-5的駕駛能力,畢竟台灣還有上百架封存的F-5E/F,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駕駛員,否則有機無人也是枉費。
因此部訓機的選擇必須考慮後備戰力,以及不減損一線戰力的機體,如果選擇M346,基本上只能擔負高教機任務,部訓機一樣得由IDF接手才符合需求,但是調動IDF的數量,要由誰來補上?這才是阿扁任內就開始尋求66架F-16C/D的關鍵。而馬英九任內完全無心於此,只想馬習會,親中搞ECFA跟服貿,當然選擇一樣親中的義大利,合作M346等於跟中國一家親的軍備選擇,反正不打仗要和平統一了,軍隊早晚要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