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灣連火箭炮的制導系統都沒搞定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偶然從台灣某軍事論(恕刪)
哥偶然從台灣某軍事論壇找到這份材料
文章中說:據知情人士指出 中科院研發增程型火箭彈目前遭遇技術瓶頸
主要是在GPS結合INS這部分 無法獲得所需的雷射陀螺儀
而中科院本身也研製不出來 由於火箭彈發射瞬間會產生超過15G的加速度
連帶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 因此增程型火箭彈內需使用小型抗衝擊雷射陀螺儀
雷射陀螺儀的作用是與GPS接收器匹配 可修正GPS的定位誤差(一般認為
美國只提供台灣商規GPS訊號,即使有軍規GPS訊號 難保戰時不被美方關閉)

-----------------------------------------

https://youtu.be/5VVbOlr50Yk
https://youtu.be/5VVbOlr50Yk







chrischenslayer wrote:
.再看看中國的火箭炮 ,就可以看出兩岸差距有多大了.(恕刪)


你又在發神經了,兩岸統一後五毛會不會失業?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偶然從台灣某軍事論...(恕刪)

真厲害
你們都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那你們還不快快遞一批過來
強化台灣薄弱的兵力
順便運一百幾十顆核彈過來
嫌麻煩的話
東西放在港口
我們會派長榮過去載
dailoan wrote:
----------(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中國日前透過渲染營級操演,再配合遼寧號航艦與軍機的海空聯訓對台發動「訊息戰」,國防部長嚴德發也透過巡視部隊向外界顯示無論是空中、水面、水下我方都能充分掌握;而中科院積極籌備量產射程超過1千公里的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以及雲峰中程飛彈開始有動作,據指出,中科院透過管道分別向美方申購600個以上雷射陀螺儀、控制介面的組件等列為管制性輸出關鍵組件,被解讀為量產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與雲峰中程飛彈作準備。

知情人士指出,由中科院開具最終使用證明所申購雷射陀螺儀等組件,高精度陀螺儀就是提供巡弋飛彈等各式飛彈,在飛行中即時航向、速度、高度、姿態等訊息,並提高飛彈的命中精度;加上多項屬於飛彈使用控制介面的機板,這些關鍵組件都是量產射程超過1千公里飛彈要使用。

===============================================

請問所謂台灣國產的雷射陀螺儀裝在什麼導彈上?
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wrote:
哥~~歷史系的歐這麼(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由於雷射陀螺儀的技術門檻較高 目前除了最早發展的美國外

僅有法國 英國 德國 俄國等少數國家具備生產高精度雷射陀螺儀的能力

台灣什麼導彈裝備了台灣人自製的陀螺儀?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忍不住笑了台灣人自(恕刪)


哥~~真的是歷史系無誤
老久的文章也能翻出來炒冷飯
要這樣玩
可以翻國軍剛來台還穿草鞋出來笑不是更好玩

臺灣自製陀螺儀用在短程導彈上很久了
200多公里射程精準度不用太高
台製的就很夠用

這次跟美國乾爹買的 高精度雷射陀螺儀
要用在中長程導彈上的

哇糟糕了
這下被五毛發現臺灣有長程導彈

考古哥快去跟祖國爆料
這是大功一件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忍不住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由於雷射陀螺儀的技術門檻較高 目前除了最早發展的美國外
僅有法國 英國 德國 俄國等少數國家具備生產高精度雷射陀螺儀的能力
台灣什麼導彈裝備了台灣人自製的陀螺儀?

中國共匪 說台灣不會自製光纖陀螺儀


https://youtu.be/NCJdRv8fyho
https://youtu.be/NCJdRv8fyho



曾經,我們的衛星、火箭、飛彈上所搭載的陀螺儀皆是美國製產品,然而在美國於 2001 年 9 月11 日發生「九一一」攻擊事件後,影響所及,美國政府對於許多具有戰略考量的關鍵元件開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自 2005 年起,我國所需的戰術等級陀螺儀受到美方封鎖。無法自美方取得陀螺儀,也就意謂我國的許多飛行平台即將面臨陀螺儀斷炊的危機,甚至危及國家太空中心當時甫啟動的衛星自主研製計畫。


台灣光纖陀螺儀 4000公里誤差20 公分世界第一高精度
台灣光纖陀螺儀比美國還要精密
------------------
所幸,當時甫自美返國並進入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的劉人仰資深研究員,正是全球頂尖的陀螺儀導控專家,在他的整合下,國家太空中心與其他單位合作研發出抗輻射程度較美製產品更強、可靠度更佳的光纖陀螺儀,自此,我國的太空科技及其他相關應用所需的精密陀螺儀不再受制於人。在這些舞臺上,我們有了更寬廣、可以自主發揮的空間。

陀螺儀究竟有多重要?一言以蔽之,「陀螺儀是導控系統的心臟」,舉凡衛星、火箭、飛彈等飛行平台的導控系統都需要它。基本上,為了讓飛行平台能準確到達目的地,這些平台除了會搭載衛星定位系統外,一定還會配備含有陀螺儀的慣性量測系統(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這是因為衛星定位系統容易受到外界信號干擾,極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失去功能。相對的,陀螺儀搭配加速規所運作的自主慣性導航模式,是透過旋轉角度及速度變化的不斷量測、計算及預測,來導引衛星、火箭、飛彈等飛行裝置精準定向與定位,運作過程不會受到外在信號干擾,因此精密陀螺儀的存在,也就保證了精準到達目的地的可靠性。

陀螺儀斷貨 啟動自主研製計畫
了解陀螺儀的重要性後,就可以知道失去美國陀螺儀貨源的茲事體大,我國多項國家級重要計畫陷入時程風險,甚至是當時國家太空中心啟動的衛星自主研製計畫,也因為遲遲無法取得「太空級光纖陀螺儀」這項關鍵的姿軌控制元件而受到牽制。大環境發展至此,唯有自行研發製造一途。在對的時機出現對的人,劉人仰資深研究員的回國貢獻,讓我國的精密陀螺儀研發自主之路走起來更加穩健。由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與科技部長官共同引薦回國的劉人仰資深研究員,在十年前加入國家太空中心,他以豐富的陀螺儀研發與管理經驗,不畏艱難,整合包括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國立大學包括臺大、中大、清大、臺科大、中山大、成大等、及民間公司含卓越光纖、科毅光電、光合訊科技、與鑫豪科技等跨單位、跨領域的研發能量,一起為臺灣的衛星關鍵元件自主研製打拼


從無到有 逐步建立專利技術
對於劉人仰資深研究員的專業及豐富經驗,國家太空中心飛行控制組導航感測器部門經理張浩基深有所感「在 2006 年時,福衛二號衛星發生當機事件,陀螺儀出了問題,衛星取像中斷,當時大家都急昏了頭,就是剛回國不久的劉資深研究員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解決方案,才讓我們度過那次危機。」自2006 年與劉資深研究員共事至今,根據張浩基的觀察,「他真的是一個思慮非常縝密的人,例如,從該次的危機處理中,他就知道該建立什麼技術,而且他在做一個決定之前,都不只是針對眼前的狀況,而是往前預想了三、四步。」一步步走得踏實,

歷任「精密光纖陀螺儀研製」、「單軸與三軸光纖陀螺儀飛試體研製」與「福衛七號太空級光纖陀螺儀研製」整合型計畫主持人,經過十年歷程,劉人仰資深研究員帶領的產、學、研團隊,成功開發出國產精密光纖陀螺儀與其關鍵元組件,並開發出多項抗輻射與高可靠度光電元件,至今取得八項國內外專利。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4 年,精密光纖陀螺儀成功驗證於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探空九號火箭上,「自此,我們正式突破國外精密導控元件封鎖了。」劉人仰資深研究員被賦予的任務取得重大成功,十年煉劍,辛苦有了代價。現在,臺灣不只擁有精密光纖陀螺儀的自主研製能力,首度應用於福衛七號自主衛星上。領導生產與陸海空水下應用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已成功將國產光纖陀螺儀驗證於多項國防系統上,並進入初期量產。

輻射損燬全修復機制 全球首創從 2009 年的單軸、2011 年的三軸光纖陀螺儀,到最新的成果 -- 四軸太空級光纖陀螺儀,這期間包含兩項極為耀眼的技術進展,分別是國產高可靠度單模光纖及抗輻射光纖光源。首先,國產高可靠度單模光纖由於具備耐彎曲微小化,以及超高可靠度等特性,所繞製的微型光纖環較一般單模光纖環壽命長數百至一千倍。再者,劉人仰資深研究員整合產學研團隊所發展的獨特抗輻光纖光源技術,更是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全球首創的「抗輻射光纖光源輻射損燬全修復機制」更是獲得國內外多項獎項肯定,包括 2014 年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社會組金牌獎,及 2015 美國有發明奧斯卡之稱的 R & D 100(IT / Electrical)獎項。此項「輻射損燬全修復機制」,

這項技術應用市場廣大,除太空感測與遙測應用於福衛七號自主衛星精準姿態控制的太空級光纖陀螺儀外,還可嘉惠快速擴展的太空雷射光通訊領域,光頻寬較目前微波系統可擴增千倍以上,衛星資料影像更可即時快速互傳並接棒下傳;更重要的是此項產品可應用到核子電廠災防與災變之偵測與傳輸等,即使在災變時,還可將重要輻射偵測參數傳出,確實掌控災變情況因應,避免無謂傷亡。未來此技術更可應用於波音公司新發明的雷射核融合引擎,可應用於飛機、火箭、載具等,為下一代不需傳統液態或固態燃料的航太引擎,協助實現人類星際旅遊的夢想。這項修復機制是由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及中央大學合作開發,當時就讀於臺大光電研究所,
吃藥哥,2020都只剩下24天,有人還活在不知道的哪年,是因為藍色藥丸嗑太多嗎HIMARS裝普通彈頭太浪費了,你可以幻想一下可以裝什麼彈頭
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wrote:
哥~~真的是歷史系無(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你們連射程45公里的火箭炮都制導不了,200公里級的不就可想而知了?

台灣什麼時候試射打過200公里以外的地面目標?

來看看大陸火箭炮試射打300公里外的目標
chrischenslayer wrote:
你們連射程45公里的火箭炮都制導不了,200公里級的不就可想而知了?

射程45公里沒必要制導,中國有嗎?
不能不明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