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沱江級量產型首艘艦「塔江艦」下水

天衣神水 wrote:
一個發射位置的海劍二(恕刪)


主要是看背後排氣門高度允不允許
eclair_lave wrote:
主要是看背後排氣門高度允不允許


高度沒有變,是4 X 2 改成 4 X 3,高度都是4枚,只是變寬了,目視判斷3枚的寬度跟雄三發射箱寬度差不多,高度則低一截。
天衣神水 wrote:
高度沒有變,是4 X(恕刪)


目前看比較有問題
固定軌寬度有限,需要重新設計軌道寬度,人員攀爬梯也得另外找位置(被多出來的那一排飛彈給檔到)
syausky wrote:
將來海劍可裝多些,雄三少些嗎? 自保比火力重要! (恕刪)

數數一樓照片雄三只剩4枚,還要再少?

雄三雖然紅外線訊跡比較大,但是飽和攻擊下,速度快、動能大、射距比雄二遠,大型艦中一枚很大機率癱瘓敵艦。

若要增加自保應該是把方陣快砲換成16枚或24枚的海劍羚飛彈。但不知道何時完成作戰測評?
船尾的那個平台~~其實可以改掉了~~小船還設那個平台~~~以靠台灣島為基地~~~
不需千里奔襲~~有沒有船尾平台實際上無關緊要~~平台拿來改裝放武器比較實在~~~
中科院可以開發一組彈砲合一的武器~~採用30mm~40mm的口徑,8~12發海劍羚裝備~~
這樣火力會很可觀~~
正式量產型的這樣式,夠用了...所以本串不少人一直嫌還不夠?知不知這才幾噸??這樣的武裝夠了...

不要像美軍的自由/獨立級,定位是"護衛",就要幹護衛以上的事;能有這樣的支援火力,就夠了.
正式量產型的這樣式,夠用了...所以本串不少人一直嫌還不夠?知不知這才幾噸??這樣的武裝夠了...

不要像美軍的自由/獨立級,定位是"護衛",就要幹護衛以上的事;能有這樣的支援火力,就夠了.
MSF91S wrote:
船尾的那個平台~~其實可以改掉了~~小船還設那個平台~~~以靠台灣島為基地~~~
不需千里奔襲~~有沒有船尾平台實際上無關緊要


那個平台可以當用做小型無人機起降操作的空間
linalex3 wrote:
可惜不能垂直發射,要(恕刪)


700噸的應該是沒辦法塞垂發啦,其實塞12枚反艦飛彈就已經世界上少有的火力了
alexlin1 wrote:
700噸的應該是沒辦(恕刪)
如果不塞雄2,雄3改用垂發套裝可塞幾套?魚叉也可用垂發,後面平台裝個4套*6應該可以只是重量全在後面會有問題,或者垂發組件一樣放中段而且斜著擺,前方快砲改海劍羚飛彈,個人認為方陣快砲有必要成為第二層防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