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俄軍1932年型45公厘(19-K)反戰車炮手為主角的電影----最後的前線

hx135cb750 wrote:
不過這電影感覺德軍戰車是以捷克35或38t輕戰車為主
德國的3號戰車和3號突擊炮出現得很少

1941年9月30日德軍發動颱風作戰(Unternehmen Taifun),劍指莫斯科。電影背景為十月中旬發生在莫斯科西南方140公里處卡盧加(Калу́га)州伊利因斯科耶(Ильинское)防禦要塞群的戰事。主攻的德國國防軍第19裝甲師當時隸屬中央集團軍第四軍團第五十七摩托化軍。該師裝甲兵力以捷克製38(t)戰車為主體,在侵俄之役發起時配備110輛,而僅有六輛三號戰車、卅輛四號戰車及卅五輛二號戰車。部署於鄰近地域的第20裝甲師亦然。

10月12日第19裝甲師在伊利因斯科耶的首波攻勢並不順遂,翌日即以首輛戰車懸掛紅旗偽裝為蘇聯裝甲縱隊進攻,但遭識破逐退。10月16日該師再度發動大規模攻勢,以戰車27團13輛38(t)戰車、一輛四號C型戰車與一輛四號F型戰車協同步槍73團三連發動攻擊。但此攻勢在四分鐘內遭蘇聯守軍76 mm及85 mm防空砲平射擊毀九輛戰車而撤回。電影將此兩場戰事混而為一,其實也屬一說。






據守伊利因斯科耶的波多利斯克(подольских)砲兵學校及步兵學校約3500名預備軍官學生兵在戰役期間陣亡2500名以上,甚至可能高達九成。因損失慘重而在10月20日撤出防線。


此場軍校學生兵大量犧牲的戰役成為蘇聯偉大愛國戰爭的宣傳樣板。1975年5月7日波多利斯克學生兵紀念碑(Памятник Подольским курсантам)分別在戰役地點伊利因斯科耶以及軍校所在地波多利斯克豎立。


redshoulder wrote:
1941年9月30日(恕刪)
讚啦!大哥,就等你的補充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老闆是神XX wrote:
這遊戲好玩.....(恕刪)


體驗過220高地的火網交叉射擊,
手掌都是汗…
空間稍微小,隔音有點吵,車齡漸漸高,大鼻孔真好~
hx135cb750 wrote:
我1996-1998(恕刪)

看到關鍵年份,剛好遇到兩顆導彈海峽試射,當時在金門前線備戰應該很辛苦吧,感謝當時國家有你們。
我也是那時服役的,可是是海軍,又是測量艦,沒太大備戰感觸。當兵期間唯一有感覺緊急備戰的事只有服役期間一架F16在澎湖失事,全艦休假官兵被從四面八方緊急限時召回高雄,衝到澎湖海域支援搜索。
redshoulder wrote:
1941年9月30日(恕刪)

感謝補充

antispy wrote:
看到關鍵年份,剛好遇到兩顆導彈海峽試射,當時在金門前線備戰應該很辛苦吧,感謝當時國家有你們。

我到金門時已經是1996 12/14了
危機早已解除
辛苦的是我弟,他是1718T在北竿的砲兵
他說當時他已經是睡覺槍不離身,備戰中了
mavistravel wrote:
體驗過220高地的火網交叉射擊,
手掌都是汗…

這遊戲蠻好玩
當初還想過,能否當戰車小隊長的佈署訓練工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