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情》萬噸兩棲船塢運輸艦下週二下水典禮 命名「玉山」軍艦

Charlie2020 wrote:
該艦最好用途就是可以...(恕刪)

現在韓國造艦
都採混合動力
1. 柴燃混合
2.電動馬達與燃氣渦輪混合

高速行駛可以爭取時效


搞不好最好用的運補艦是海巡的安平艦
快 吃水淺 跑淺灘 不怕魚雷

大型運補艦雷達目標顯著 很容易成為目標

經濟有效的對付方式是用小型跑30節的魚雷艇 飛彈艇獵殺

這種過時設計除了平常運補救難功能外
打戰時要格外小心 不要成為大和艦
gprs19 wrote:
一個小問題日本日向級(恕刪)


沒必要


平底型的船隻要飆高速那個功率要求根本划不來,尤其對非戰鬥艦常常到處跑的的運輸用途來說經濟油耗還比較重要,運輸艦裡多的是甚至配兩組柴機只有16~18節的,像Makassar class跟那一票衍伸型甚至經濟速率只有12節,極速16節,南韓就算獨島級用了SEMT Pielstick 16 PC2.5 STC 柴油機*4 一樣極速就23節而已




foxport wrote:
除了模擬攻擊軍 用途...(恕刪)


啥模擬攻擊軍?
每年離島運補.裝備後送跟部隊換防都是這些兩棲艦的工作,海軍在退役掉一艘大型兩棲艦後現在只剩一艘大型塢艦跟幾艘老戰車登陸艦在苦撐這些日常業務,明明是工作馬卻老是被講的好像沒啥用似的

gprs19 wrote:
現在韓國造艦
都採混合動力
1. 柴燃混合
2.電動馬達與燃氣渦輪混合

高速行駛可以爭取時效


搞不好最好用的運補艦是海巡的安平艦
快 吃水淺 跑淺灘 不怕魚雷

大型運補艦雷達目標顯著 很容易成為目標

經濟有效的對付方式是用小型跑30節的魚雷艇 飛彈艇獵殺

這種過時設計除了平常運補救難功能外
打戰時要格外小心 不要成為大和艦


雙船體不怕魚雷?
魚雷也有近炸模式,不一定得靠碰撞式引信才會爆

雙體船天生也不適合承受大負載,除了腹內容積不足只能往上發展外,HSV-X1這類雙體渡輪在輕載跟滿載間船速差了十節,吃水深度變化也大,這也是大型滾裝輪還是傳統單體平底船的理由



不管哪個國家的運輸/兩棲塢艦都一樣,提供海外基地.離島.駐紮等部隊的經濟運輸手段,及大運量來維持部隊日常運作能量才是她最主要的目的,而不是能跑多快或會不會被攻擊,多的是運補艦自衛能力薄弱或甚至幾乎沒重武裝的

可泛水的塢艦可以說對於港口基建設施不良的離島駐防與中繼支援用的機械艇等提供了一個經濟高運量的的長航程母艦,嫌不夠快,嫌武裝薄弱,或說成是過時的設計的人,有沒有弄清楚這些大型後勤艦之所以一直都存在,甚至近年來不少國家持續添購的理由?
這種登陸艦或將來直通式,設計交給台船就好,反而能獲得更好設計。

中科院專心在戰鬥艦和系統
jasonwu709 wrote:
中科院專心在戰鬥艦和系統


應該說中科院專心在飛彈設計,戰鬥系統與武器整合上,中科院完全沒有船艦設計的能量,中科院還有一個航空所,但是完全沒有船艦所,所以船艦設計必須要交給船舶設計中心或是台船。

這一次把鋒眼雷達放大的改良,應該要有一個新的名稱,上面的模組增加了許多,後面的電腦管控能力應該也要提升才能面對更多的目標,這個改良極可能可以用在下一代的巡防艦上,我們看看後續的發展吧!
gprs19 wrote:
日本日向級 出雲級快三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都是用燃氣渦輪引擎
速度可以到30節


攻擊艦跟運輸艦用途不一樣,兩棲攻擊艦的用途在於兩棲登陸戰,因此除了要有很強的防護力以外,在放下登陸部隊後還要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台灣的外島除了澎湖,其餘在戰時皆必須自理,本島無法支援,玉山號的用途是在戰前運補,戰時沒辦法。
陳小春2525 wrote:
攻擊艦跟運輸艦用途不(恕刪)


我覺得軍方把76快砲與兩門30鍊砲還有近迫系統放上去就是要他能應付各種運輸任務的戰場!

這種水面短程火力已經等於拉法葉與成功級成功級!!

回到這個船本身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這艘船的長寬比遠大於這一類型的船,我猜這是有一些折衷的考量造成的,這艘船的寬度必須要容納LCM登陸艇,所以寬度已經被定下來,整個船如果要接近老美的安東尼奧級的上層結構,與容納更多的人員與直升機,因此上層結構佔整艘船的2/3,如果按原船比例設計整艘船,總噸位必定超過一萬噸很多,結果看起來是只有把船的長度減短來減少噸位。所以看起來他的直升機甲板比例上幾乎是所有同型艦最短的一艘船,長寬比應該也是最寬的一艘! 事實上如果設計得當,一個長寬比稍長一點的船通常是比較省油,比較起來,這艘船如果可以增長一點船身,不見得會更費油,長一點的直升機甲板讓飛機降落時要安全很多,尤其是航行中前面上層建築的亂流會早成直升機起降甲板的降落控制的嚴重問題,這應該是該船設計時完全未想到的一件重大瑕疵。
以兩棲運輸艦來說,玉山號武裝已經算是超強,法國的西北風級甚至於連方陣快砲都沒有,這艘外型真的很前衛,可謂文武兼備,現在就看震海計畫的進度是否可以突破,台船造船體是沒問體,現在就看中研院的雷達系統是否能符合海軍的需求
zenhai wrote:
以兩棲運輸艦來說,玉...(恕刪)

武裝部份建議採模組化設計
讓下面的裝備有機會上艦
1.海瞪羚
2.震海火箭彈 搶攤照明設備或消滅小艇
3. 新式短程反艦飛彈
4. 雷霆火箭
Charlie2020 wrote:
回到這個船本身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這艘船的長寬比遠大於這一類型的船,我猜這是有一些折衷的考量造成的,這艘船的寬度必須要容納LCM登陸艇,所以寬度已經被定下來,整個船如果要接近老美的安東尼奧級的上層結構,與容納更多的人員與直升機,因此上層結構佔整艘船的2/3,如果按原船比例設計整艘船,總噸位必定超過一萬噸很多,結果看起來是只有把船的長度減短來減少噸位。所以看起來他的直升機甲板比例上幾乎是所有同型艦最短的一艘船,長寬比應該也是最寬的一艘! 事實上如果設計得當,一個長寬比稍長一點的船通常是比較省油,比較起來,這艘船如果可以增長一點船身,不見得會更費油,長一點的直升機甲板讓飛機降落時要安全很多,尤其是航行中前面上層建築的亂流會早成直升機起降甲板的降落控制的嚴重問題,這應該是該船設計時完全未想到的一件重大瑕疵。


沒比較短

Makassar class級也有單起落點的外銷艦型,KRI Tanjung Dalpele 972的直升機坪也是單起落點的構型


印尼以Makassar class級為基礎的修改型運輸艦(尺寸不明,按船側配置看應當與原型相似,預估 長125 寬22 滿載 113xx t )



KRI Tanjung Dalpele 972(長122 寬22 吃水6.7 滿載16000t)



玉山級兩棲船塢運輸艦(長153 寬23 吃水 5.8 滿載10600t)

按模型比例與帳面尺寸,去比對甲板長全艦長寬應該都不是最短的
zenhai wrote:
..法國的西北風級甚至於連方陣快砲都沒有,(恕刪)


西北風級的攻擊武力主要是艦載機,沒空中武力的普通軍艦在還沒發現西北風前就會被擊沉。
hansbi
法國的西北風是兩棲登陸艦,艦載機用的是戴高樂航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