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期,「大和」進塢維修,順便升級防空火力,拆掉了左右兩舷的155mm副砲,放上大量的防空火力 (如下圖)【初期配置】【後期配置】防空火力的改變如下:(取自維基百科)【初期防空火力】6座12.7厘米聯裝高角砲8座25毫米3聯裝機槍2座13毫米聯裝機槍【後期防空火力】12座12.7厘米聯裝高角砲52座25毫米3聯裝機槍6挺25毫米機槍2挺13毫米聯裝機槍但是,這些改變在空優時代跟本起不了作用,面對大量敵機的飽和攻擊下,被擊沈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且,在整個攻擊行動中,美軍只損失10架飛機。
天衣神水 wrote:面對大量敵機的飽和攻擊下,被擊沈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且整件事情結束後對於擊沉史上最大戰艦美軍其實沒有很高興.他們在想的是為何派出這種等級的架次仍放跑了幾艘DD而沒有全殲.雪風:接受挑戰!
天衣神水 wrote:在戰爭中期,「大和」(恕刪) 主要是防空砲火太遜....加了再多的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看看影片中的表現,就知道效率和射程差Bofors 40mm高射炮有多少條街了.....前面提到三式彈,爛歸爛,有些艦長還挺愛用的...當然比起VT信管,那簡直是垃圾ASRAAM wrote:而且整件事情結束後對...(恕刪) 大和在那裏就是吸引飛行員去炸她啊其他小嘍囉就算了
BUCK wrote:大和在那裏就是吸引飛行員去炸她啊 沒錯,美軍機群甚至有派TBF在現場做空中管制與目標分配不然全部的人一到場都往大和衝了.>有些艦長還挺愛用的砲長覺的母湯三式彈很傷膛線,以砲長的立場來說是能不用就不用.
莊孝爺 wrote:看到標題, 在想..(恕刪) 類似的問題之前有用Mk-41算過,二戰機幾乎不可能突破以美軍的神盾系統來說一艘就能追蹤200+以上的目標,64管最多能填裝64x4=256發ESSM對慢速螺旋槳飛機來說單發致死率接近100%,發射器射速1秒1發,只憑一艘船的一組發射器大約4分鐘多後來襲飛機連目標都還無法目視前就會損失超過200架.就算突破飛彈防禦圈,第二層是雷達指揮的艦炮+雷達測距設定定時引信砲彈.慢速螺旋槳飛機不會有生機的
太平洋戰爭一開場(偷襲珍珠港)就已經確立之後的海戰模式,沒有空優者必敗。早前大和號的同型艦【武藏號】也在雷伊泰灣海戰中遭美軍機擊沉。二戰後的福克蘭海戰,英軍的戰損大部分是阿根廷空軍締造的。兩伊戰爭中美國海軍史塔克號(USS Stark FFG-31)也是遭伊拉克空軍擊傷。所以現代海戰一定是先爭取局部空優才有機會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