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6895分
文章編號:85632749
stever2018 wrote:
韓國研發20年的KF-21「獵鷹」戰機7月底試飛成功,反觀空軍3月底向蔡英文總統就「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提出簡報,並規劃用2年時間設計出原型機,據指出,因該研製案並不符合現階段積極建構不對稱戰力,以及多項關鍵性技術都還未與美方洽談等多重因素,貿然啟動太過草率,全案暫緩實施就此劃上句點。
這整個新聞一直在自我矛盾,自大嘴巴,似乎在黑民進黨總統府內問題叢叢,簡報前就應該知道簡報的目的,結果一副完全狀況外的反應,最扯的是取消/暫停這個專案的原因是完全否認自己當初的規劃與設想,這個沒有策略與戰略思考能力的政府很可能會搞死台灣未來十年的國防建軍!
真是悲哀到了極點!


Charlie2020 wrote:
這整個新聞一直在自我矛盾
我也是這樣認為+1
這新聞很怪!
空軍3月底提出簡報,並規劃用2年時間設計出原型機......
X的! 就這點時間生的出原型機?
又說不符合不對稱戰力,多項關鍵性技術都還未與美方洽談.....
X的! 都已經抓2年了,卻至今多項關鍵技術還沒跟美國洽談?
光洽談可能都不只兩年了!
決定選用2具F414,所以在簡報時(3月)訂了2具,
但後來全案喊停(8月),結果退訂.......
剛選好引擎,
但是其他戰機設計出來了嗎? 多項關鍵技術有跟美國洽談嗎?
什麼都沒做,就急著去下訂引擎?
老實說光這樣看過去,
要不是空軍或政府官員(姓陳的)整個無腦,
就是空軍或這官員壓根故意讓這研製案中止。
(為了配合不對稱?
新戰機真研發下去,估計未來沒什錢再採購F35,
所以暫緩研製案為了未來採購F35?)
個人積分:16803分
文章編號:85633535
到
2014 制定織女星
2016, 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成立,空軍司令沈一鳴表示,航發中心未來將專責「國機國造」督管、「下一代戰機」概念設計和參與研發作業。
2016底, 織女星建案, 預估10年
2017, 國防委員會國防部評估, 2032原型機試飛, 2042交付130架
所以建案成因原由與軍方武獲建案方式逐步步調一致
國安會陳副在前半場主導潛艦國造與國機國造
2021, 織女星卡關,
同時國防委員會報告, 中科院第一階段有兩案同步進行,分別是整體設計及發動機製造,預計民國113年結案
2022上半年就傳出美方喊卡.
以中科院科研與計畫案進度步調前半期合情合理, 為何計劃案無法依照既定計畫執行?
通常是外在因素與人的因素.
外在因素造成時程被迫縮短, 當然是兩岸關係比想像中急迫與美方指導方針改變.
而外在因素勢必需要改變對應, 所以國安會陳副在決策圈腳色變動老早就有蛛絲馬跡.
請自行google 陳副的各種報導與時間點.
也許人去政息.
看來空軍三代機計畫案未來仍是遙遙無期.
lordkon wrote:
不過IDF也沒多種飛彈可以用
換雷達意義不大
IDF用的那組孤鳥雷達與老美對於我方自沿武器抱持一種你家的東西你自己搞定的態度才會使得IDF只能用國產的飛彈。而目前的科技歐美不少公司都提供AESA的解決方案,一個雷達系統可以針對你飛的鼻子的大小與供電的多寡配置,鼻子大功率大塞的東西就多反過來就是少,但AESA能上機。而如果使用已經可以使用各種歐美武器的空用雷達只要老美不靠北IDF也就擁有使用美系飛彈的能力。
但F-16都不夠掛了還有多的給IDF扛出去?
而戰鬥機計劃本身風險與投資都是天文數字,不然歐洲也不用動不動就聯合再一起開發戰機了,而反過來如果沒有歐美武器廠商的站台與配合想靠自己搞飛機很大程度是在搞自己的飛機,棒子生產的武器都是一開始就打算外銷的,上面的零件一堆也是歐美的東西,但棒子的優點就是可以降低成本讓東西變得比較好賣然後大家都有錢賺。
洛克希德還是波音會入我軍的股?如果肯付天價的授權金應該可以考慮。
waffe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