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研發進度曝光

等真的看到成果再說吧,看海軍那四千噸級的鎮海計劃現在是如何的雄壯威武?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94要客訴》節目分析,這個是代號A1的飛測原型機,以及代號T1的地面靜態測試機共2架。這款戰機未來也可以局部匿蹤,原本100公里之外會被敵軍雷達發現,現在敵軍必須30公里內才能發現,戰力大為提升。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123683
讀新聞要看重點。

中科院長張忠誠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新一代戰機有2個研發案刻正進行中,包括設計案及發動機製造案的進度都很正常,預計都在113年結案,前者攸關24項設計關鍵技術,後者的目前進度則超前。

天使專案被塞了一大堆東西,24項技術有待研發,織女星專案卻獨立出來做發動機,說明什麼事情?整架戰機來說,內部系統根本不被重視吧。

要知道做大系統的最怕這種不被當一回事的。要是我是天使專案的人一定是會滿肚子生物消化完成物資。

兩案各做各的,長官問天使專案的人風洞做好了沒,做好了,機身、彈艙、電波評估,設計好了沒,回答設計好了。

這叫空中閣樓。所有的設計基於一堆虛擬的存在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包括了各個次系統的機構尺寸,電力,推力,進氣量,等等等等。

雷達不知道在哪裡,就先塞AN/APG-83尺寸和電力及冷卻系統需求,發動機不知在哪裡,就先塞F414,光電不知道在哪裡,就先塞IRST21。反正一切都是虛擬。

不這樣做你到底要怎麼交代這接下來的工作要怎樣進行?總要有工作進行。

套句俗話,時到時擔當,沒米再煮蕃薯湯。按照原本的五代時程,這個時間在幾年之後?六年還是十年?忘記了。

反正弄弄而已。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馮世寬 現為 退輔會主委.

奇怪了, 怎麼由 退輔會主委 透露 空軍下一代機種 ???
愛。回。家
馮世寬飛官出身,幹過漢翔董事長
莊孝爺
上面留言都知道, 現任 退輔會主委 身份的問題....為何不是 國防部 或 空軍 或 中科院 或 漢翔 來透露 ?
研發進度應該是持續的沒有停
就像潛艦也是一度傳說做不下去一樣
TW Energy wrote:
天使專案被塞了一大堆東西..........


戰機(任何稍微複雜一點的物件)本來就可以分成很多區塊,
如操作和電戰系統,機身,武器,引擎等,
因專業不同而各別成立一個組或專案,計畫來處理看似也沒什不行啊。
如當初IDF發展被分為四個部分:鷹揚,雲漢,天雷,天翔等後續還有,
OK啊!

風洞: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8E%E6%B4%9E
風洞(英語:Wind tunnel)是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工具。
風洞是一種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用於研究空氣流經物體所產生的氣動效應。

哪有測電力,推力,進氣量?
目前看來aesa 雷達是有的

麻煩了,現任總統任期也就剩2年


如今在國機國造政策下,空軍於民國106年1月1日正式編成「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航發中心再次復活,以引導我國航太科技研究及武器系統自製的需求方向,督導國機國造及研發設計下一代戰機。國防部公佈之「國機國造之機會與挑戰」報告中也提到「我國在20年內無法獲得先進戰機,必須在IDF研發能量流失前儘速啟動高教機研製,以凝聚下一代戰機研發能量。




https://www.storm.mg/amparticle/223475
小步快跑,就算性能比不上歐美現役aesa
能用先上,再改進
還再繼續


空軍:下一代戰機及武器裝備 依規劃期程研發

2022-08-23 12:23 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6557513
錢沒到位
哪來的研發產品
當然只能先畫個大餅給你吃

不然這些高級軍官
要如帶領者學弟一起退伍
靠啥吃喝發大財

當局者當年短視近利
並且砍掉各種需要持須研發的技術
如今需要苦苦追趕
感覺就已經來不及

時間限制就在那邊
就算給你5年左右研發好
還需經過試飛.驗證.量產
又是一個5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