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ta wrote:
只要對手有在空預警機,這玩意恐怕還沒遠離俄國國境就被八下來了.......
這種是可低空50到100米…超長距離的巡航導彈,飛這麼低可避開雷達。
要不然,烏克蘭無人機怎麼飛到莫斯科?雖然俄羅斯防空系統擊毀了幾台,還有12架UJ-22烏克蘭無人機得靠電子戰壓制才自行墜機。
(影片)烏軍UJ-22自殺無人機大規模襲擊莫斯科,鎧甲-S1防空系統攔截美國海馬斯
但海燕造價可能不低?好不好用難說?可偵測到低空的防空系統辛辛苦苦攔截到核動力巡航彈,打下來了,但墜毀地點又可能會有核輻射,該怎麼辦?
所以,海燕算用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小型戰術核武,不會像核爆影響範圍那麼大。
俄羅斯和G7國衝突到極音速導彈(普通彈頭)把五角大廈、白宮、北約總部…都炸了,還是嚇阻不了G7,海燕派上用場時,就差不多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式開戰, 沒法回頭了!
----
Burevestnik火箭將帶來什麼樣的革命 2021 年 1 月 29 日 09:26

據俄羅斯火箭工業的消息人士透露,核電站的現場試驗已於 2019 年 1 月完成,反應堆的運行特性得到確認,提供了無限的飛行距離。
已經完成十餘次發射,這是一場技術革命(根據北約分類——SSC-X-9 Skyfall,可譯為“墜落的天堂”、“開闊的天空”)。
雷達看不見的 Burevestnik 只能從衛星上探測到,而且只能在發射時探測到。在 50-100 米的高度跟踪和攔截飛行中的巡航導彈幾乎是不可能的。
沒有關於發電廠設計和特性的確切信息,但工作原理可以計算可能的飛行時間(以 800 至 1000 公里/小時的速度),以天、月、年為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