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震海計畫的荒誕(三之一)──挑剔國產相位陣列雷達

再講講戰鬥系統

各個操作台控制一種設備能叫分散式系統但各個之間需口頭傳達不能自動綜合起來顯示提出威脅評估那就只各部件的操作介面而已不能叫戰鬥系統,這樣的操作介面那可是比成功級上的戰鬥系統還不如了,海軍不只使用過派里戰鬥系統更強大的基隆級也是使用多年的,現在搞出這種武器操作介面玩意兒當戰鬥系統這也太唬弄人了....


中科的董事長是國防部長,誰是老闆?

海軍的要包,空軍的要包,陸軍的也要包

中科的能力莫非是像洛馬,雷神這些等級的公司?真是失禁失禁
為什麼文中要提電戰系統呢?

因為美軍船上各種戰鬥系統下,ciws除了能受戰鬥系統指揮也是與SLQ-32電戰系統連動的

電戰系統偵測到反艦飛彈雷達波後通過解算算出大約位置然後指揮ciws轉動指向目標,再由ciws鎖定目標

而現代反艦飛彈只有接近目標後才會打開飛彈上的雷達,你能偵測到反艦飛彈上的雷達訊號帶表飛彈已經離你不遠了,你的操作介面還得靠口頭傳遞?那差不多得完蛋了

Jerrychiyupu
CIWS可以參考搜索雷達、電戰系統威脅(飛彈、飛機)截獲的目標方位,CIWS自己有搜索雷達及射控雷達系統解算威脅目標方位、距離,解算威脅目標達到它的threshold 然後接戰、發射、摧毀目標
Escentric Molecules05
j波段雷達距離很短,也不可能一直開著
有誰知道中科院做的PESA相位陣列雷達到底有多爛??
海軍連給中科院講話的機會都沒有 !!
就光是海軍說中科院的雷達大又佔位置這點就是明顯的說謊
空拍圖上的雷達大小跟南森級巡防艦雷達大小幾乎是一樣

有讓中科院出來辯解跟說明嗎 ?
也許中科院做的真的沒有人家的好
但是不是真的差到不能用??

要說PESA雷達怕零件消失性商源
美國還有幾拾艘伯克級
歐洲現在在用PESA雷達的也比比皆是
海軍建造的輕型巡防艦用的雷達也是啊
擺明的自打嘴巴

好歹給中科院出來說明一下自己做的PESA相位陣列雷達性能和諸元
總是有內行的人啊

真的是官大學問大
FDC_panda
海軍推翻自己要求的開發項目 你要搞新的項目總要給預算吧 ?不管東西行不行總得講道理啊 !這真的跟專業無關啊跟職業道德有關
Escentric Molecules05
你跟人家簽的是AESA雷達就是交給人家AESA,其他的規格人家怎麼收?
又不是只有雷達就好

你的戰鬥系統就不行啊,

FDC_panda
你的眼睛業障重 海軍震海計畫的荒誕(三之二)──國造戰鬥管理系統開發爭議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204188
Escentric Molecules05
光說是靠口頭互相傳遞訊息,你認為這麽搞行嗎?[鬱卒]
海軍、中科、這篇報導三者問題都很多。

南森級的AN/SPY-1F是超級閹割版,四面盾共用一部發射機,訊號處理機台大幅減少,偵測距離短且性能指標跟原版落差極大,拿來當benchmark有點瞧不起海軍的胃口。作者是民間人士,大家各憑心證,這也就罷了。

海軍、中科可以說是已經喪失其前輩先賢的開拓精神,天弓是世界第三套使用相列雷達的防空系統,武進三號是世界第一套艦用分散式作戰系統,而且採用商用處理器,老美這幾年才在做的事,台灣在八十年代就已經做到,只能說,軍方跟中科同心協力,向先進科技挑戰的精神已不復存在,只看到大家推來推去或是保守心態,只求自己沒事。

在這種心態下,採用官方專案協調+統包商結合本土外商技術,也就是IDS和輕型巡防艦模式,跳過現有官僚體系,這樣或許會比較有效率。

天衣神水
這就是官僚體系作祟
Escentric Molecules05
天弓也需要外援的技術,
其實一路走到現在,都沒有發現有股「神秘力量」
可能是來自中科院或是海軍,甚至是國防部…….
(有可能是我自己想太多)

就是要阻止

神盾艦與潛艦的國造計劃落實
天衣神水
怕事推拖的成份比較多
Escentric Molecules05
明年測試,後年量產的模式唬弄不了人了
其實空軍強弓專案的AESA和海軍迅聯專案的PESA差不多都是在2010年開始啟動,
至於為何沒像歐洲國家用一套AESA架構衍生出陸基型和海基型,
讓迅聯採用和強弓同一套架構的AESA,或許是因為時程太趕和經費不足的原因。

海軍原本在2013年曾有一個升級成功級MK-92射控系統並且換裝標二的屏海專案,
後來這個案子因故未成,從而縮水成為由中科院替標一換裝火箭馬達,
所以海軍急需獲得新艦以維持一級艦的戰力,
因此震海專案的原計畫是在艦體完成合約設計後就立刻在2019年開工建造,
但是從強弓專案在2022年才完成初期作戰測評的時程來看,
當時迅聯專案如果在射控雷達採用AESA的設計,
很可能趕不上原定2019年的起造時程。

另外海軍原本在震海專案是讓中科院負責作戰管理系統、射控雷達、
敵我識別、資料鏈和飛彈等武器系統,
至於反潛作戰系統、火炮射控雷達和近迫武器系統則是採商購程序獲得,
亦即艦上大多數系統都是在海軍限定一定數額的預算限度內通通包給中科院,
但問題在於錢實在不夠,以目前高雄艦駕駛台上方的環狀敵我識別天線為例,
原本中科院是想買現貨,但舶來品的價格是自製品的3倍,
後來退而求其次想裝設類似法國FDI的自製4條平面型敵我識別天線,
但價格要一億台幣左右,還是太貴,
最後只能以BAE的OE-120/UPX的規格研發環狀敵我識別天線,
所以在預算被匡列的情形下,中科院產製的戰系裝備只能處處以省錢的方向著手,
而與弓三射控雷達有親戚關係的艦載PESA,拜陸上表親大量生產的緣故,
可以沿用國內的高科磁技公司生產的相移器,藉此降低成本,
也就是如此,才有可能讓震海專案一級艦全部配置4面固定相列雷達的構想成真。
Escentric Molecules05
然後我覺得牛頭不對馬嘴不買了,你接著說你的渦輪增壓在超過2800轉開始工作,我的柴油引擎也在2800轉爆發出最大扭力,其實是一樣的 [笑到噴淚]
Escentric Molecules05
洛馬有mk92-6升級到mk96-12的方案,以優化設計sm2,
不知道中科院有沒有輸出裝備的可能

現在仍然有很多國家會想追求二三線產品
如果能接到外國的訂單
把技術實體化賣出去
這樣就不用太過於依賴單一客戶
這些投資也不至於白費
就算賣出去不賺錢都算一種勝利了
不賠本還能賺到吆喝
在外國試驗下如果技術成熟
也有可能反攻回台灣拿海軍的訂單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想像

軍方如果一直球員兼裁判

把中科院當成自己的禁臠

這樣台灣的軍工發展就永遠不會成功
Escentric Molecules05
只能賣邦交國
彰化周渝民
沒有這種規定
中科院是不能作別的??
(反戰車飛彈,反戰車火箭,短程單兵防空飛彈)...........這都是急需,又可外銷


不用像一堆阿呆眼高手低
神頓艦
這種高端的系統軟硬體整合
還要一堆高難度演算法與硬體搭配
銷到國外去沒人鳥你,你是啥東西,這麼大的項目,跟荷蘭,法國,美國電子能比?
人家旗下的協力廠商都比你行(除晶片製造)

作這個等於大把鈔票往水裏丟
對實際國防沒啥助益

也不看看你一個省的實力

沒有一個像樣的產品經理人才
FDC_panda
我覺得台灣蠻需要反坦克飛彈 和肩射飛彈
Escentric Molecules05
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單一沒有其他功能的還可以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