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2916分
文章編號:91924319
老闆是神XX wrote:
你可以查查1940 倫敦被轟炸 每夜約500架次轟炸機
兩岸短短距離用轟炸機成本太高啦 !
由於圖像末制導技術進步 , 近年實戰中的俄羅斯及伊朗導彈 , 統統都是精確
命中敵方目標的喔 ! 沒有失誤紀錄 ~ 反倒是極度仰賴GPS的美製武器 , 在烏
克蘭戰場就吃鱉啦 ~~
其實遠火及導彈這種地對地武器本錢最低啦 !
過去佔導彈 遠火成本最高 , 動輒十萬美金以上的高精度陀螺儀 加速計等慣
性導引套件 , 現在一塊百多美金的圖像末制導導航芯片就能取代 ~ 而遠火內
固態燃料HTPB , 自從被中國廠商量產價格搞臭之後 , 現在淘寶一噸價格只
剩下8萬人民幣 , 簡直是把美金價格直接改成人民幣 ....
難怪中國出口的衛士二(400毫米 , 1.5噸等級)遠火單價僅一萬美金呀 ! 既
然成本低 , 打啥都不需要心疼 ~~
民宅被炸得多,炸得多就叫精確?這麽精確,俄國怎不炸停在跑道上的f-16?跟本就垃圾的精確
個人積分:2066分
文章編號:91927649
老闆是神XX wrote:
反問烏克蘭那麼多小FPV
那他贏了嗎
烏克蘭有很多FPV 俄羅斯更多...
如果烏克蘭沒有那麼多小型FPV 可能早就戰敗了吧...
還在幻想二次世界大戰??在平原中拉開陣勢..雙方互相戰車砲擊??別傻了..
現在俄烏戰場上只要看到戰車..裝甲運兵車..或是任何機動車輛..雙方大概率是無人機攻擊..
俄羅斯方面:T-72B3、T-90M等
烏克蘭方面:豹式、M1坦克等
俄羅斯估計被擊毀的戰車數量超過6000台..且70%是被無人機炸毀..其他反戰車導彈擊毀...
跟據已公布的援助清單..
標槍導彈(Javelin):累計超過5000枚
拖式導彈(TOW):約3000枚
烏克蘭2024-05-05宣布採購30萬架無人機“.
俄羅斯現在一天大概500到700台無人機攻擊烏克蘭..
戰車在無人機面前束手無策..無法反擊..無人機速度比戰車快可以飛到他想要用的角度攻擊..戰車無法反制..
俄羅斯改用摩托車..叫摩步旅..因為摩托車是分散的..無人機只能炸一台不好攻擊..
烏克蘭現在高級一點的無人機改用影像比對..用預錄的影像跟無人機攝影機的實時影像比對..根本干擾不了..
而且現在俄烏無人機都是用跳頻加密..通信雙方依據預同步的偽隨機碼序列,在毫秒級時間內快速切換工作頻點(如軍用級可達1000跳/秒),單次通信僅佔用窄帶頻譜.
收發端需嚴格同步跳頻圖案與時間戳,否則無法解調信號,此特性天然形成通信障礙..
多層加密 :跳頻序列本身作為物理層加密,結合鏈路層AES/RSA演算法對傳輸指令二次加密
不是用小型干擾器就能干擾的..
很簡單..戰車要如何反制無人機攻擊??跑也跑不過..打也打不到??
願聞高見??
你登陸不了wif和我干擾你的wif訊號是兩碼事
個人積分:2066分
文章編號:91928074
老闆是神XX wrote:
FPV
電戰干擾車隨行啊
這麼簡單
你那些什麼加密
不用你擔心
人家做干擾的比你想得遠
人家也會監聽你的眺頻,去改變干擾頻段
大不了送出相同區段複製的電磁破,管你加密不加密
數位最後還是要轉類比
最後都是反映在電磁波上,大家都看得到電磁波頻譜
你在沒有同步時間密碼時..你監聽是無意義的..你不知起始時間..跳頻是每秒千次以上.
你只能用.寬頻雜訊覆蓋 :在跳頻工作頻段(如1-6GHz)全頻段發射高強度雜訊,迫使通信信噪比惡化那問題是如果是多重導航切換用衛星導航不在這這個頻譜內呢??
要干擾跳頻要寬頻覆蓋..這會需要很大功率..車載式無法提供這麼大功率覆蓋距離受限..
現代戰場電磁環境複雜,需同時壓制通信、衛星導航(GPS/GLONASS)、雷達等多種信號,但干擾車頻段切換速度有限,難以應對多頻段飽和攻擊..甚至招致反輻射導彈..
電戰干擾車..如果遇到無人機是影像對比?根本干擾不了..那怎辦??
電戰干擾車在俄烏實戰中效果很差..
俄烏雙方都使用跳頻電臺(如AN/PRC-152)、星鏈或GPS/GLONASS衛星通信、加密數據鏈等技術,大幅降低傳統干擾效果..
干擾車開啟時會無差別壓制電磁環境,可能導致己方通信中斷...自己的無人機也無法上線??
無人機可通過預設航點自主飛行(無需持續遙控),或使用低電磁特徵通信(如LoRaWAN),傳統干擾車難以有效反制。
大量使用FPV自殺無人機、改裝商用無人機投彈,其控制信號多樣且靈活,干擾車疲於應對。
電戰干擾車在俄烏實戰中效果很差..反而容易招受攻擊...
戰車本身對於無人機攻擊根本無法反制..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