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有必要換裝M1A1/A2坦克

kurt524169 wrote:就因為台灣的軍事投資優先順序陸軍排最後,
並不是大家刻意忽略主戰車的必要性.....而是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孤立海島...如果台灣和他國有臨接的國土主戰的必要性會比目前高更多...只是對於一戰會分出勝負的台海來說...拼逆轉真的不是好主意....

台灣主要橋樑的承載能力...
比檯面上看到的高很多.....
這對戰車部隊的移防不構成問題..

但 問題出在當海空防都消失後....
敵機都在頭上飛來飛去...
這票主力戰車 要如何集結進行反攻?

在開闊地表 喪失空防的戰車群
會被空對地武器當鐵罐一個一個開....
看看過去伊拉克的龐大陸軍變成啥樣.....

在城鎮區內的戰車也好不到哪去...
敘利亞政府的裝甲車 就是很好的例子....

更特別的是 以台灣三大都會區
進入巷戰時 十來層的高樓
都是部署反裝甲 點防空 很有利的位置....

戰車要進到都會區拼生存機會太渺茫了......


狼0226 wrote:
你算了吧.經過拉法葉...(恕刪)

你先把當初鐽震公司是要幹嘛搞清楚再來說吧...


狼0226 wrote:
無制海˙制空權的支援˙買這麼多戰車是要作什麼?...(恕刪)

這你大可放心,M1已經停產沒有新車,只有單價百分之一的二手貨可買
國防部也說過,新戰車的需求只有200多輛

台灣海、空軍可沒像伊拉克、阿富汗讓美軍如入無人之境那樣不堪
如果真有那麼不堪,那連愛國者也可不必買了


kurt524169 wrote:
你先把當初鐽震公司是...(恕刪)


你也先把這件事真正意圖搞清楚再來談
開戰車不用人來開?˙人˙不用錢?不用燃料˙戰車可以動? 燃料不用錢?後勤˙零件補給不用花錢?台灣的軍火是賣方市場˙天價鏍絲˙台灣又不是沒有買過˙˙˙台灣地形˙都會發展˙我認為不適合戰車生存˙在無海˙空優下˙戰車局勢不妙˙˙被打好玩的˙˙
acelucifer wrote:
並不是大家刻意忽略主...(恕刪)

這沒錯,正是如此陸軍才會是台灣國防投資順序排最後的

軍事投資本來就該多元投資,只有優先順序,不該捨其一
必需針對威脅做想定,而不是去賭敵人主力戰車上不來
或是先設想台灣不會有空優所以戰車無用
好啦,就算台灣空軍如伊拉克、阿富汗那麼不堪好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台灣空軍被殲滅後,解放軍主力戰車運上岸了
這時美軍空中協防來了,美軍和解放軍空軍在台灣上空纏鬥
但地面上台灣的巴頓系列戰車完全擋不住99式的攻勢
結局是美軍協防也沒用,台北淪陷升起五星旗
如果台灣有M1呢?我這虛構的故事結局會不會就不同了?
要設想人人都能說的滿口經,但戰爭真的來了會怎麼打怎麼演變沒人能說的準
只有對所有可能的威脅都做好準備,才能盡可能避免悲劇發生

敍利亞攻府軍是攻方,戰車必需開進城掃盪反抗軍
而台、中開戰台灣是守方,城鎮反而是國軍戰車藏匿躲避空中攻擊的好地方
待敵軍戰車通過,埋伏在城鎮的國軍戰車才會傾巢而出給與痛擊
這不是我自己空想的,是守軍善用地形地貌的戰術,漢光演習實兵操練過

台灣沒有要入侵中國確實不需要數量龐大的戰車
台灣需要的是數量適中但質精的戰車,才能有效守住重要節點發揮守軍優勢

大雄. wrote:
開戰車不用人來開?˙...(恕刪)

這些錢其他國家就不用花嗎?
台灣有中國武力犯台的強大威脅,卻要和世界背道而馳省下這「民脂民膏」?
這是基於什麼戰略考量嗎?還是基於民粹無限上綱?
台灣都會密集度有新加坡高嗎?新加坡買豹二是「民脂民膏」太多地方沒花?
所以你認為台灣戰車部隊都要裁撤?不,應該是整個陸軍都解編算了?
反正一定、肯定、鐵定不會有空優嘛

狼0226 wrote:
你也先把這件事真正意...(恕刪)

所以你還是沒搞清楚
很多軍事論壇都將當時的原委說的非常清楚,要不要嚐試瞭解就看你自己了
nanno wrote:如要真要戰。
對左岸最佳的戰法是用電磁脈衝武器開路
緊接著海空進犯、二砲、特種作戰、空降與兩棲登陸等通通同步進行。
力求一夜之間完成全島控制。
這種玩法戰損驚人,但很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就成功奪取海空優(老美來之前)
甚至很可能同時以潛伏間諜在第一時間俘虜足夠的國會議員與行政主管,酷刑重利強迫投降。
瓦解有組織抵抗。...(恕刪)

關於紅字這點....台灣人民會大樂吧,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看到我都手癢~
版上有真的陸裝獨旅的嗎? 我是Lkk了! 1354/3年/Tow, 後一年在司令部開車, 屏東當年是我老闆下去看地的, 當然是我開車, 2天一夜...哪單位是陸裝的應該都知道吧!?
我離開後一年就全是2年的了~ 問題我認為不是 裝備, 是 訓練 熟練 精練, Tow/3年, 第一年訓練期, 死老百姓搞清楚狀況. 第二年熟練期, 還是新兵, 剛進入狀況. 第三年精練期, 老兵沒退你永遠是新兵, 管你幾勾. 要退伍了~~~
有參加過 星光演習 嗎? 看過人家怎麼操 百夫長嗎? 怎麼洗槍嗎? 裝備再好 訓練不過熟練, 都是空話.

現在一年不到, 連阿根廷兵還短, 福克蘭島~英軍一到 武器就丟出來, 媽媽 我回來了~

問我 TOW 打過 幾枚? 據說 一枚美金 5萬上下.

我在潮州傘兵場 退的, 還沒進新臥室...可惜!
是陸裝的才知道 缺什麼, 我認為缺的是時間, 正要敢開槍殺人(敵軍), 退伍了~71~74.


kurt524169 wrote:
就因為台灣的軍事投資...(恕刪)

政治抹黑????
我只知道部要讓別人當盤子敲
用私人公司買軍火
不用受任何人監督
看拉法葉案及幻象回扣
笨蛋才覺得達陣是間好公司
這間公司若真的成立
他只要犯罪行為在境外
在境內他收任何回饋
沒人動的了的
覺得雷克勒跟疾風是好東西
沒後勤的好東西就是一堆廢鐵
另外沒空優坦克就會被當把打
我記得以前部隊
坦克附近都會跟著防空飛彈營
哪有那麼好打的活靶
相對的
對方主登陸部隊一定有短程對空飛彈
如果只是單攻擊直升機出擊
台灣AH64才是會變成活靶
一堆根本不知道現況的直升機派步兵派會不會把戰時狀況想得太簡單了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政治抹黑????我只...(恕刪)

你以為成立一間專司國家武器採購、外銷及整合工業互惠的公司,可以說成立就成立?
鐽震是依國防法第22條授權辨理,這叫合法成立
你以為動輒百億、千億的預算不用跟國會「請款」,單憑這民間公司就能挪用國庫?
公司資金及採購預算都要經過立院審查,而且還是「朝小野大」的立院

為何要用民間公司來避開國會監督?因為要「解套」
你以為台灣的國際處境是像南韓那樣,想買什麼武器,向國際招標就可順利完成建案嗎?
由軍備局依採購法招標的話,不是只有美國敢投標,就是歐洲廠商得標後得不到出口許可而破局
結果就是現在這樣,整個武器採購來源只有美國,隨美國漫天叫價要台灣吃下
不吃,或不符美國利益不賣,那國軍古董級武器就繼續撐
而台灣要走「特殊管道」另尋來源,就要面對地下軍火市場的遊戲規則
那就是「佣金」,不然沒錢賺誰要幫你「喬」?
民間公司運作不受國會監督,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支付佣金讓建案順利完成
至於怎樣算合理,鐽震在國防法的規範下還是要向立院交待清楚(臺面下)
立院掌握預算生殺權,但臺面上不對鐽震的運作做監督,也就迥避了「違法情事」
唯有如此才能在有規範的情況下疏通特殊管道另闢武獲來源

而那些爆料者真的是基於「揭弊」嗎?就不用在那自命清高了吧
他們會不知道沒有鐽震還是有白手套在台灣運作嗎?
只是和鐽震不同,這些白手套的運作方式是先收買立委,預算過關後回扣再「雨露均沾」
這就是為什麼自製武器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爆料出現在媒體
講白了就是自製武器有回扣也是小條的,鬥臭後改進口才有大條的可賺
鐽震的出現,講白了就是斷人財路,才會被用政治抺黑的手段讓鐽震見光死

監察院對鐽震的調查報告也說明「查無不法」,只是對國防部提出糾正(走旁門)
當時抺黑別人的爆料者有出來倒歉嗎?
好啦,現在這查無不法的公司被抺黑掉了,台灣武獲來源繼續受制美國
要想獲得歐系關鍵設備(如國造潛艇的紅線設備)就只能經由不受國防法規範的白手套
這樣對台灣是正面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